王斌章
滑育麥1號是河南滑豐種業(yè)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選育的半冬性中晚熟品種,2017年通過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豫審麥2017012。該品種幼苗半匍匐,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兩極分化快,株型偏緊湊,抗倒伏能力較好;穗長方型,白粒,籽粒角質;耐后期高溫,熟相好。為探索小麥品種滑育麥1號的最佳播種期和適宜播種量,集成播種期、播種量復因子裂區(qū)試驗栽培技術,該品種符合河南省小麥品種審定標準并通過審定,適宜河南?。喜块L江中下游麥區(qū)除外)早中茬種植。
一、特征特性
滑育麥1號屬半冬性晚熟品種,全生育期230.3~231.2 d。幼苗半匍匐,葉片寬長,葉色濃綠,冬季抗寒性一般;分蘗力弱,穗層整齊較厚,成穗率高,春季返青起身早,兩極分化快;株型偏緊湊,旗葉寬短,上沖,株高79.2~87.0 cm,植株偏高,抗倒伏能力一般;穗長方形,長芒,白殼,白粒,籽粒角質;后期耐高溫,熟相好。產量構成三要素:畝成穗數(shù)37.1萬~44.2萬穗,穗粒數(shù)29.3~35.6粒,千粒質量49.1~52.3 g。
二、抗病鑒定
2014—2015年,河南省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中感條銹病、葉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高感赤霉病。
三、品質分析
2014年,原農業(yè)部農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鄭州)檢測,蛋白質含量13.28%,容質量782 g/L,濕面筋含量24.7%,降落數(shù)值373 s,沉淀指數(shù)52 mL,吸水量63.4 mL/100 g,形成時間2.6 min,穩(wěn)定時間1.8 min,弱化度209F.U,硬度65 hI,白度71.8%,出粉率69.6%。2015年檢測,蛋白質含量12.55%,容質量815 g/L,濕面筋含量25.1%,降落數(shù)值409 s,沉淀指數(shù)53 mL,吸水量63.7 mL/100 g,形成時間2.5 min,穩(wěn)定時間2.1 min,弱化度170F.U,硬度66 hI,白度74.6%,出粉率69.4%。
四、產量表現(xiàn)
2013—2014年,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域試驗,12點匯總,11點增產,增長率91.7%,平均每667 m2產量578.6 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長5.39%,極顯著;2014—2015年,河南省冬水C組區(qū)域試驗,10點匯總,9點增產,增長率90%,平均每667 m2產量541.5 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長4.62%,不顯著;2015—2016年,河南省冬水B組生產試驗,15點匯總,15點增產,增長率100%,平均每667 m2產量542.4 kg,比對照品種周麥18增長5.5%。
五、栽培要點
(一)適宜播種期
適宜播種期為10月5—15日,每667 m2播種量8~10 kg。
(二)施足底肥
每667 m2施優(yōu)質有機肥1000 kg,純氮(N)21~23 kg,純磷(P2O5)8~12 kg,純鉀(K2O)15~17 kg,硫酸鋅2 kg,硼砂1 kg。全部有機肥、磷肥、鉀肥、微肥和50%的氮肥作底肥施入,剩余50%的氮肥作春季追肥施用。
(三)播種前準備
播種前曬種,用小麥專用種衣劑包衣或用辛硫磷乳油+多菌靈拌種。每667 m2用辛硫磷顆粒劑3 kg、多菌靈1.5 kg拌毒土20 kg撒入地表,深翻土壤,防治地下害蟲和土傳病害。采用機耕,耕深應達25 cm,破除犁底層,耕層土壤要耙平、耙細、耙勻,無明暗坷垃、無架空暗垡,達到上松下實,畦面平整,保證澆水均勻。玉米秸稈還田,還田秸稈應打碎、打勻,每667 m2施尿素10 kg。播種前土壤墑情不足的應造墑,堅持足墑播種。
(四)冬前管理
出苗后要及時查苗,缺苗的地方應補種經過浸種催芽的種子,同時拔除疙瘩苗,確保苗齊、苗勻、苗壯?;?號主要害蟲是螻蛄、蠐螬、金針蟲。在11月上中旬噴施小麥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冬灌有利于保苗越冬,使早春保持較好墑情,做到冬水春用?!耙箖鋈障币远嘧詈?,一般應于立冬至小雪期間冬灌。土壤墑情較好可不進行冬灌。
(五)春季及后期管理
早春頂凌劃鋤,提高地溫,促苗早發(fā)。以后每逢降雨或澆水后,都要及時劃鋤。起身拔節(jié)期追肥澆水。若年前沒有化學除草的,春季應在3月10日前進行1次化學除草。小麥孕穗和灌漿時對水分需求量較大,要及時澆水。于開花期每667 m2隨水追施尿素5~7.5 kg。小麥抽穗揚花期,做好赤霉病的預防及各種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搞好“一噴三防”。蠟熟末期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