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飛
一、科學選用品種,提高花生品質(zhì)
因時因地選用高產(chǎn)、高油、高油酸、高蛋白、抗病性好、適合機收的優(yōu)質(zhì)花生品種。春花生可選用生育期120天左右的優(yōu)質(zhì)專用型中大果花生品種;夏直播花生一般選用生育期110天左右的優(yōu)質(zhì)中小果品種,如遠雜9102、駐花一號、駐花二號、宛花2號、遠雜9307、遠雜6號、豫花22、豫花23等花生品種;高油酸花生可選擇已通過審定(鑒定)的品種,如豫花37、開農(nóng)71等花生品種。
二、 適時適量播種,提高播種質(zhì)量
(一)確定適宜播種期
春播大花生播種期應掌握在5 cm深、地溫連續(xù)5 d穩(wěn)定在17 ℃以上,小花生播種期應掌握在5 cm深、地溫連續(xù)5 d穩(wěn)定在15 ℃以上。地膜覆蓋花生適宜播種期一般在4月上中旬,春播露地花生栽培一般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高油酸花生對溫度相對敏感,最低發(fā)芽溫度比普通花生高2~3 ℃,一般掌握在5 cm深地溫連續(xù)5 d穩(wěn)定在18 ℃以上。夏直播花生在小麥收獲后及時整地,搶墑早播,一般于6月10前播種完畢。
(二)確定適宜播種量
一般春播大花生雙粒播8000~9500穴/667 m2,小花生雙粒播9000~10 000穴/667 m2;夏直播雙粒播9500~12 000穴/667 m2。
(三)搞好藥劑拌種
花生播種前10~15 d剝殼,剝殼前可帶殼曬種2~3 d,剔出霉變、破損、發(fā)芽的種子,按籽粒大小分級保存、分級播種。播種前已剝殼的種子要妥善保存,防止吸潮影響發(fā)芽率。選擇合適的藥劑進行拌種,拌種要均勻,隨拌隨播,可有效防治根腐病、莖腐病、冠腐病等土傳病害和蠐螬等地下害蟲。
三、改變種植模式,推廣起壟種植
花生推廣機械起壟寬窄行種植,春播花生每壟寬80~90 cm,夏播花生每壟寬75~80 cm,一壟雙行,壟高10~12 cm,小行距25~35 cm,大行距50~55 cm,一穴2粒。起壟后及時開挖地塊四周排水溝渠,確保大雨天氣田間排水暢通。這種方式有利于通水透光,控制徒長,便于排灌、田間管理,適宜豫南平原區(qū)域。
四、科學調(diào)控肥水,促進穩(wěn)健生長
(一)科學施肥
花生施肥的總原則是多施有機肥、少施化肥,有機肥與無機肥結合,因地巧施功能肥。酸性土壤可增施石灰等生理堿性含鈣肥料,連作土壤可增施石灰氮、生物菌肥,肥力較低的礫質(zhì)沙土、粗沙壤土和生茬地增施花生根瘤菌肥,增強根瘤固氮能力?;ㄉ弋a(chǎn)田增施生物鉀肥,促進土壤鉀有效釋放??赏ㄟ^施用生物肥料,減少化肥用量,控制重金屬污染及亞硝酸積累。
(二)科學排灌
足墑播種的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澆水,適當干旱有利于根系發(fā)育,提高花生植株抗旱耐澇能力,也有利于縮短花生一二節(jié)間,便于果針下扎,增加飽果率?;ㄉ箩樒诤徒Y莢期是花生一生需水最多的時期,此期干旱對產(chǎn)量影響大,當植株葉片中午前后出現(xiàn)萎蔫時,要及時澆水?;ㄉ柟谟龊狄皶r小水輕澆、潤灌,防止植株早衰及黃曲霉菌感染。澆水不宜在高溫時段進行,且要防止田間積水,否則容易引起爛果,也不宜用低溫井水直接灌溉。
五、加強田間管理
(一)化學除草
化學除草以花生苗后莖葉處理為主,土壤封閉為輔。苗前可選用都爾,苗后可選用精喹禾靈(精禾草克)或克闊樂等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要嚴格按照產(chǎn)品說明進行操作,以減少污染和藥害發(fā)生。
(二)及時查苗清棵,間苗定苗
花生齊苗后,要及時查苗,如有缺苗,應催芽補種或移苗補栽。自花生團棵期(主莖有4片復葉)開始,要及時檢查并摳取壓埋在土下橫生的側枝,使其健壯生長,始花前需進行2~3次。
(三)適時中耕滅草
花生全生育期一般中耕3~4次?;ㄉR苗后結合清棵進行第1次中耕,將幼苗周圍的表土扒開,使2片子葉外露。第1次中耕宜淺不宜深?;ㄉ咏鈮艜r,在兩行花生行間穿溝培土,培土要做到溝清、土暄、壟腰胖、壟頂凹,使更多的果針入土結實。
(四)促控結合
1.適期早控防徒長?;ㄉ蒙L到40~50 d時,株高約35 cm,葉片濃綠有徒長趨勢的田塊,用多效唑或烯效唑等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進行控制,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施用,噴施過少不能起到控旺作用,噴施過多會使植株葉片早衰而減產(chǎn)。
2.根外追肥防早衰。花生進入飽果期后,用磷酸二氫鉀+尿素+殺菌劑混合液,進行葉面噴灑,起到保葉、保莖、保根的作用,防止早衰,延長功能期,增加物質(zhì)積累,提高產(chǎn)量。
六、防治病蟲害
(一)花生病害
1.莖腐病?;ㄉ缙谧尤~黑褐色,干腐狀,后沿葉柄擴展到莖基部成黃褐色水浸狀病斑,最后變成黑褐色腐爛。后期發(fā)病,先在莖基部或主側枝處生水浸狀病斑,黃褐色變?yōu)楹诤稚厣喜课杩菟?。病菌主要從傷口或表皮侵入,借雨水和灌溉水傳播。苗期雨水多、濕度大,大雨后驟晴發(fā)病重。
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進行輪作換茬。藥劑防治以藥劑拌種,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 g兌水浸種防治效果顯著。
2.根腐病。該病在花生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生。感病植株矮小,葉片自下而上依次變黃,干枯脫落,主根外皮變黑腐爛,直到整株死亡。該病主要靠雨水和田間傳播。苗期田間積水,地溫低或播種過早、過深,均易引發(fā)該病。整地改土,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防澇排水。加強田間管理,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質(zhì)量的0.3%拌種。發(fā)病初期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全田噴霧。
3.葉斑病。葉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褐斑病病斑圓形,暗褐色,較大,病斑周緣有黃色暈圈,后期有灰色霉狀物。黑斑病病斑圓形,黑褐色,病斑周圍無黃色暈圈,病斑比褐斑病小。防治方法,一是輪作倒茬?;ㄉ~斑病的寄主比較單一,只侵染花生,與其他作物輪作,使病菌得不到適宜的寄主,可減少危害,有效控制病害的發(fā)生。輪作周期在2年以上。二是減少病源?;ㄉ斋@后,要及時清除田間病葉,使用有病株漚制的糞肥時,要使其充分腐熟后再用,以減少病源。三是加強管理,增強植株抗病性。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采取有效措施,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強抗病能力。四是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當田間病葉率在10%~15%時,開始第1次噴藥,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
(二)花生蟲害
蚜蟲不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蟲必須立足“早”字,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防治即可。地老虎和蠐螬是地下害蟲,不僅危害期長而且危害重,常造成缺苗斷壟現(xiàn)象。因地下害蟲常在地下活動,隱蔽性強,防治困難,所以必須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一是合理輪作?;ㄉ己玫那安缡怯衩?、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硬茬。二是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將害蟲翻至地面,使其曝曬而死或被鳥雀啄食,減少蟲源。三是種子包衣。播種前用種衣劑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地防治鼠害。四是土壤處理。播前整地時,每667 m2用3%顆粒劑呋喃丹22.5~30 kg或3%甲拌磷顆粒劑22.5~30 kg均勻撒施于田面,淺翻入土,也可將殺蟲劑拌入有機肥內(nèi)作基肥使用。五是防治幼蟲。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龜子孵化盛期和幼齡期每公頃用辛硫磷顆粒劑 35~45 kg加細土250~300 kg撒在花生根際,淺鋤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敵百蟲1000倍液灌根。
七、適時機械收獲,及時晾曬烘干
花生要在植株下部葉片脫落頂葉變黃、莢果發(fā)青、網(wǎng)紋突出時及時收獲,具體收獲期應根據(jù)天氣情況靈活掌握。收獲后應抓緊晾曬或烘干,使莢果含水量盡早降到10%以下,降低霉捂和黃曲霉毒素污染的風險,為提高花生品質(zhì)品相,要盡量做到分品種專收專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