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湲
摘要:初中英語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知識的重要學科,而教學質量是決定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因素。英語教師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提高英語語言能力。本文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研究,旨在為英語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策略;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1-0140-01
Abstract: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cultivate student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determine students'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formulat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meet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abil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in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s, 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nglish teacher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y;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新課改中強調了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英語是國與國之間的通用語言,是由國家教育局提出的初中應加強=英語詞匯、句型、寫作、聽力的學習。而初級中學學生由于好奇心強、耐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在學習初期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中后期興趣逐漸下降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下列內容是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法的研究,其具體內容如下:
1?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明確教學目標及創(chuàng)設語言氛圍
1.1明確教學目標。
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應以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教師應以此為核心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設計出教學方案,應用于教學中后進行反思,總結出存在的不足并有效完善,促進教學質量與效率大幅度提升。
1.2創(chuàng)設語言氛圍。
分析初中英語的教學特點可知,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語言氛圍與交流環(huán)境,教師在創(chuàng)設時應注重以下環(huán)節(jié):第一,充分了解教學內容。教師只有充分了解教學內容,才能使創(chuàng)建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充分結合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教學過程達到有效教學的目標。第二,應掌握豐富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英語知識的重要元素,只有教師不斷累積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并與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再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第三,有效調控課堂教學。教學質量與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密切相關,課堂教學應達到“重點突出、合理分配”的教學過程,從而使學生能夠高效的掌握重難點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2? 英語教學應注重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是實現(xiàn)課堂順利開展的重要因素,英語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注重課堂導入的質量[2]。教師在設計時應注意導入的方式具有新穎性與針對性,才能達到趣味性、精確性的要求,可以利用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情景導入法。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使學生能夠通過熟悉的事物掌握知識。第二,圖畫導入法。借助多媒體技術展示圖片或者是幻燈片,從而將抽象性的英語概念直觀化,能夠讓學生快速地掌握英語知識。第三,歌曲導入法。人類對音樂的熱愛度較高,學生也同樣如此,通過借助音樂,讓學習氛圍達到輕快的要求,使學生能夠放松并快速地接受英語教學。第四,角色扮演導入法。利用學生親自參與表演的過程,在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提升教學效果。
3? 英語教學中應采取創(chuàng)建實踐活動的教學策略
3.1立足課堂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立足于課堂開展實踐活動,從而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知識,使英語語言能力有效提升。教師可以先充分了解教材內容,讓學生根據(jù)教材內容自主設計對話情景過程,并在課堂中演繹,從而使學生在自主設計時、表演過程中深化英語知識,使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中的《This is my sister》一課時,教師可以在本節(jié)課之前為學生布置“根據(jù)《This is my sister》創(chuàng)設對話情景過程”的作業(yè),參演人數(shù)由學生自主選擇,并在課堂中根據(jù)角色演繹出來。采取自主設計對話情景的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且在情境對話中,還能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在設計、演繹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應用英語語言,使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yǎng)。
3.2開展延伸課外的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是有限的,而英語語言知識需要學生日常積累,才能達到正確應用的目標。因此,需要教師開展延伸課外的實踐活動。教師在實施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可以采取“食物總動員”、“我是一名科學家”、“節(jié)日傳說”等為活動主題,讓學生根據(jù)主題創(chuàng)作文章,并將課堂的前十分鐘給予學生表演,從而促進學生英語能力不斷提升。
4? 將創(chuàng)新教育融入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4.1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xiàn)學生英語能力不斷提升的重要元素,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培養(yǎng)時,應采取“授人以漁”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學習英語時,通過有效的學習方法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并提高運用能力,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師在引導時,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英語思維,讓學生善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形成,并在創(chuàng)新思維的促進下,促進學生快速的發(fā)展。
4.2鼓勵學生豐富想象,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性學習過程。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加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固定的,只有想象力能夠通過固定的知識挖掘出更多的知識,推動人類世界的發(fā)展?!币虼耍⒄Z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豐富想象,并根據(jù)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掌握英語語言的規(guī)律,使教學質量有效提升[3]。
例如,在學習英語詞匯find、look for時,同樣是表達“找”的含義,但是兩者的側重點不同。Find注重的是找的結果,而look for注重的是找的過程,而中文意思卻是一樣的。由于學生在學習英語時會受到漢語言的影響,教師可針對此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英語語言的規(guī)律,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大幅度提升。
結束語: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質量與有效的教學策略密切相關,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教學方案,讓學生在有效的教學方法下高質量、高效率地掌握英語知識,并通過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設,將英語知識應用于實際中,使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陳芳.淺談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7,(29):23-24.
[2]王玲玲.芻議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6,(25):32-33.
[3]王秀榮.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英語有效教學的探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5,(09):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