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摘要:教育現(xiàn)代化發(fā)展藍圖已經(jīng)基本繪就,信息技術教學的受關注程度不斷提升。為降低信息技術的知識理解難度,使學生具有信息素養(yǎng)與應用意識,教師可通過生活化教學策略,打造高效信息技術課堂,促進小學生具有學好信息技術的自覺與自信。有鑒于此,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實際執(zhí)教經(jīng)驗,立足于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必要性,展開對有效路徑的探析,以期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為他們的高段學習奠基。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7-0227-01
Abstract:The bluepri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drawn, and the atten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make students have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pplication consciousness, teachers can create effic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hrough the life-style teaching strategy, and promote the students to have the consciousness and confidence of 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ll. In view of this,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practical teaching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 the life-style teaching strategy in the 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room,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for their high learning foundation.
Key words:Primary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Life-oriented teaching;strategy
引言:信息技術新課標中明確指出“作為一門實踐性學科,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與操作能力[1]”。智能時代中,互聯(lián)網(wǎng)、智慧平臺、AI、大數(shù)據(jù)等應用變得愈發(fā)普及,其不僅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也對人才培養(yǎng)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適當?shù)倪M行教學拓展,重視實施生活化教學策略,避免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枯燥感,使其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及其對生活的影響。從而促進他們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及信息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1簡析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必要性
1.1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需要教師了解學情、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特點及他們的興趣點,繼而巧妙地設計教學內(nèi)容,加強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這樣以來,既有助于降低理論性知識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也將讓信息技術教學與小學生生活融為一體。從而,使師生教學互動變得更加頻繁,構(gòu)建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2]。
1.2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以往教師依照教材中的難點和重點內(nèi)容進行反復講授、操作演練,再讓學生進行模擬訓練的教學方式,會導致部分學生在課堂中開小差,還有的學生會認為信息技術枯燥、無用、難理解。拉近教學與生活的距離,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課堂探究學習熱情,使其更具獲得感。
1.3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推行生活化教學策略,有助于形成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增強小學生的探究能力。
2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有效實施策略
2.1關注激趣導學,調(diào)動學習興趣。為了促進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有效實施,教師需精心設計導學案。在課堂起始階段便吸引學生的關注力,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這既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也將有助于打造高效課堂。例如,在部編教材《插入表格》的教學中,可以微視頻播放小明、小紅采集五家超市生活用品定價對比視頻,他們兩個分別將匯總的數(shù)據(jù)制成了不同形式的電子文檔,用郵件發(fā)送給了老師??梢宰尨蠹易鳛椤霸u委”,對純文字文檔與數(shù)據(jù)以表格形式插入的文檔進行觀察、分析,從而使小學生學會制作簡單的表格,認識到在文檔中插入表格、優(yōu)化表述的重要性。
2.2構(gòu)建生動情境,促進自主思考。為了給予學生熟悉感,教師可以構(gòu)建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促進信息技術教學逐層深入。從而,讓學生在熟悉的氛圍、事物中,結(jié)合所學知識進行探思、實踐,讓他們具有信息素養(yǎng)與應用意識,使其進行獨立思考,更好地解決現(xiàn)實問題。例如,在《修飾文字》的教學中,可以營造“選美比賽”的教學情境,并以“文字也想變得更美,我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幫他們嗎?”作為教學切入點,讓學生了解藝術字,并掌握其應用方法。
2.3引入創(chuàng)新方式,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在應用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還應重視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譬如:可以以任務驅(qū)動教學、小課題研究、翻轉(zhuǎn)課堂等不同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從而使其智慧在交流、溝通中碰撞出新的火花[3]。例如:在《設置動畫效果》教學中,可聯(lián)系學生以往在Power Point相關知識要點的學習,使其“為植樹節(jié)做宣傳”“制作校慶用PPT”“歡度六一”等不同的主題,進行自主選擇,合作制作PPT,了解其不同工具的功能。
2.4關注實踐訓練,促進全面發(fā)展。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4]”。為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在信息技術中推進生活化教學策略,還應關注實踐訓練,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動手能力,以體現(xiàn)學科育人優(yōu)勢,促進學生不斷充實自身的“信息技術知識庫”。教師可組織多樣實踐訓練,使學生走進信息技術學科,感受其對現(xiàn)實生活的影響。例如:在《網(wǎng)頁制作》教學中,可組織小組比拼賽,使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知名企業(yè)、當?shù)芈糜尉包c等,幫助其制作網(wǎng)頁。通過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
3結(jié)語
總之,構(gòu)建小學信息技術高效課堂,促進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并非一蹴而就的[5]。為此,教師應具有生本意識與教學反思能力,避免單一的進行知識的傳遞,或讓學生展開枯燥練習,這不僅難以激發(fā)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還會影響施教效率。只有引入生活化元素,構(gòu)建生動的信息技術課堂,才能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使其在快樂學習中形成學科一般能力與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
參考文獻:
[1]楊賀.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的設計分析[J].新智慧,2019(10):10.
[2]何基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10):30.
[3]張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生活化研究[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9(5):5.
[4]黃初敏.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gòu)建[J].黑河教育,2019(7):15.
[5]黃秋燕.淺談如何創(chuàng)新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J].小學生(下旬刊),20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