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向廣 劉德軍
摘 要: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我國進一步加快了城市化發(fā)展的進程,而建筑工程與城市化建設息息相關。因此,圍繞著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工程質量,投資方或業(yè)主們多對大的工程建設項目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本文試著從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主要內容及重要性、當前全過程跟蹤審計過程的瓶頸以及今后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工程質量;資金使用效率
1 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主要內容
建設工程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是指從工程項目立項開始到工程竣工結算的全過程參與、監(jiān)督及結算審計的一種方式,它包含項目立項、規(guī)劃、設計、施工招投標、施工全過程到竣工結算的全部項目流程,目的是通過全過程跟蹤審計來控制投資目標,保證工程質量,保證工程造價真實合理。受投資方或業(yè)主委托的造價事務所或咨詢單位,按委托約定全過程參與跟蹤審計工作,當然也有從設計階段或單純從施工階段開始參與的多種全跟蹤審計形式。
在具體實踐中,跟蹤審計單位對項目立項的可行性、項目規(guī)劃的科學性、設計指標(技術指標、經濟指標)的合理性、招標文件的規(guī)范性、施工合同的公平性、施工過程的可靠性及竣工結算的真實準確性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進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工程質量。
2 了解了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內容,它的以下幾點重要性就呼之欲出了
2.1 跟蹤審計的主要內容
全過程跟蹤審計真實有效地保證了工程質量。全過程跟蹤審計有效避免了傳統審計方法的諸多不足,傳統審計方法只在工程結算時參與,工程審計人員面對的是已經定型的不可更改的合同約束下的冷冰冰的數字,對諸多前期可調整的變量因素因合同約定或招標文件的限制而不能調整,對施工工藝、施工措施無法得知,對所有的隱蔽工程只能照單全收,從而面對普遍的工程造價提高束手無策,只有被動接受。
僅以從施工階段開始的跟蹤審計為例。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多專業(yè)組成的跟蹤審計人員常駐現場,列席工程施工例會,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參加工程量測量,參與材料考察、認價、代換,審核專業(yè)分包等工作。采取對隱蔽工程現場拍照,對進場材料取樣留樣等方式,保證了隱蔽工程質量,保證了工程材料質量,從而確保了工程質量。
2.2 全過程跟蹤審計切實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
對設計技術指標經濟指標的限制在保證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倒逼設計單位改進設計方案、調整設計思路、使用更加合理的地基處理方案、基礎型式及結構形式,合理分配土建、安裝、裝飾資金比例,從源頭上破解單位造價難題。
對施工單位提交的工程進度進行審核,為業(yè)主撥付工程進度款提供依據。結合工程進展,就施工過程中產生的設計變更、工程量調整、工程索賠、材料調整、材料代換等對工程造價產生影響的因素及時換算,對工程項目造價進行動態(tài)調整,確保單位造價控制目標的實現,并為最終結算提供服務。
2.3 全過程跟蹤審計有效減小了審計風險
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實施有效減少了結算審計時的雙方風險,對業(yè)主及施工單位都有利。由于跟蹤審計,減少了審計的不確定性,確保了真實性,提高了準確性,堵住了諸多審計中雙方暗箱操作的漏洞,從而也客觀地保護了雙方參審人員。
2.4 全過程跟蹤審計使審結效率大為提高
由于前期的跟蹤審計投入,雙方的爭議大幅減少,爭議范圍限定到了大的政策調整上,如環(huán)保政策、不可抗力(譬如剛剛發(fā)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等索賠上,減少了扯皮現象,有利提高了工程項目結算效率。
3 當前全過程跟蹤審計過程中的瓶頸
3.1 全過程跟蹤審計的動態(tài)調整不及時
全過程跟蹤審計過程要求跟蹤審計人員要及時把握施工現場變化,盡快提供較準確的工程造價,并體現動態(tài)調整的造價。但現場遇到的情況更多是施工單位提交工程量簽證不及時,設計變更拿不到,材料考察價格雙方談不攏,減少造價的簽證施工單位不提供,這些都造成了動態(tài)造價調整不及時,不能準確反映現場實際情況,給后續(xù)造價調整帶來被動。
3.2 現場跟蹤審計人員專業(yè)單一業(yè)務素質有待提高
現場跟蹤審計相應提高了審計單位的支出,從而出現了現場審計人員多以土建類人員為主,安裝專業(yè)隔三岔五到場,弱電消防等稀缺專業(yè)無人的現狀,進而使全過程跟蹤審計成為空談。
因為造價咨詢人員相應報酬較高,市場競爭又很激烈,低報價中標使現場駐場人員多為經驗水平較低的剛出校門的年輕人為主,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嚴重不足,大大制約了全過程跟蹤審計的水平。加大投入,提高從業(yè)人員業(yè)務素質是當務之急,否則全過程跟蹤審計無從談起,也起不到跟蹤審計的初衷和作用。
3.3 現場跟蹤人員不固定及過程審計結算審計脫節(jié)現象較普遍
上文提到現場跟蹤審計人員普遍較年輕,多剛出校門,收入不高,人員調整較頻繁,人員穩(wěn)定性較差,現場人員極不固定。造成的后果就是對現場實際情況不了解或片段性了解,對項目總體無法控制,實際無法完成跟蹤審計的要求,達不到跟蹤審計的目的。
最終結算時結算人員多為不在現場跟蹤審計人員,審計結算等于另起爐灶,現場跟蹤審計材料多束之高閣,使全過程跟蹤審計流于形式,又陷入了傳統審計的怪圈。
3.4 審計結果的再利用亟待提高
單一建設項目的審計結果既有它的特殊性也有更多的共性,提煉審計經驗供其他項目借鑒不失為行之有效提高效率的好辦法。現實工作中,結算審計的結束就意味著某一項目的結束,如何利用審計結果,使其它項目建設少走彎路,使其它項目資金使用更合理,跟蹤審計效率更高都需要加大推廣力度,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今后提高全過程跟蹤審計服務水平的對策及建議
4.1 提高重視程度,加大使用力度,拓寬使用范圍
全過程跟蹤審計的重要性已經為社會實踐所認識,現階段需要更加重視跟蹤審計,投入少而產生的實際效益很高??此圃趥鹘y審計的基礎上多花了幾個錢,但它帶來的實打實的效益卻是百倍于我們的投入。建議考慮以立法形式推廣擴大使用范圍,在行政事業(yè)單位強制使用全過程跟蹤審計,真正保證資金使用效率,保證項目建設質量。
4.2 完善全過程跟蹤審計體系,規(guī)范審計流程
現階段,全過程跟蹤審計體系還不夠完善,各個審計階段介入的都有,從源頭上介入的還是少數,審計流程也基本是經驗主義至上。大的審計體系需要政府監(jiān)管,業(yè)主、跟蹤審計單位之間權力義務明確,審計流程再造需加快進行,審計的權威性也需要加強。
4.3 促進社會公平競爭,保障跟蹤審計單位權益,提高審計人員水平
低價競爭惡性競爭相應帶來的就是低水平的服務,低素質的從業(yè)人員,就是走板的失真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就是毫無意義的結算報告。因此,促進公平競爭切實保障審計單位的權益,才能提高從業(yè)人員的素質能力,才能保證跟蹤審計的真實有效。
5 結語
綜上,在工程建設領域推廣使用全過程跟蹤審計意義重大。它能切實保證工程質量,能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并有效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風險。全過程跟蹤審計有必要加大使用力度,以更好地為建筑業(yè)發(fā)展服務,促進建筑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作者簡介 :秦向廣(1970.12-),男,漢族,山東濟南人,高級工程師,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工程建設及工程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