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一霖
[摘? 要] 近幾年江蘇高考數(shù)學(xué)中很多題目看似表面上與圓毫無關(guān)系,經(jīng)過我們細(xì)致分析,探索本質(zhì)引入輔助圓可以使問題極大的簡化. 這些題目得分率較低,入手較為困難主要是學(xué)生對于其本質(zhì)沒有搞清楚. 文章結(jié)合課堂實例,歸納總結(jié)引入輔助圓的幾種類型.
[關(guān)鍵詞] 輔助圓;圓;阿波羅尼斯圓;定值
圓是平面解析幾何中最優(yōu)美的圖形之一. 它表示平面內(nèi)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具有對稱性等性質(zhì).有很多題目從表面上看與圓毫無關(guān)系,但經(jīng)過分析結(jié)合圓的特征,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題目其實和圓有很大的關(guān)系,這時我們就可以引入輔助圓,使問題得到極大的簡化.本文結(jié)合具體課堂實例,歸納總結(jié)引入輔助圓的幾類題目.
特征一: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例1:如果圓(x-a)2+(y-a)2=4上總存在兩個點到原點的距離為1,則實數(shù)a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
解答:由題意可得. 圓(x-a)2+(y-a)2=4和圓x2+y2=1相交,
兩圓圓心距d=■=■a,由兩圓相交可得1<■a<3,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
本質(zhì)思考:到原點的距離為1,就應(yīng)該考慮圓的定義: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從而引入輔助圓.同理,到定直線的距離為定值,到定點距離為定值的直線集合都應(yīng)考慮引入輔助圓求解.
例如:①已知點A與點P(2,0)的距離為2,且到y(tǒng)軸的距離為1,則點A的坐標(biāo)為__________.
②已知到點P(2,0)的距離為2,且到點Q(-4,0)的距離為4的直線有________條.
①就可以看做直線與圓相交問題,②可轉(zhuǎn)化為兩圓公切線問題.
特征二:到兩定點的向量積等于定值
例2:如圖1,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6,點E,F(xiàn)分別在邊AD,BC上, 且DE=2AE,CF=2BF. 如果對于常數(shù)λ,在正方形ABCD的四條邊上,有且只有6個不同的點P使得■·■=λ成立,那么λ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搖.
解析:以EF的中點為坐標(biāo)原點建立直角坐標(biāo)系可以容易得出點P所在的軌跡為圓x2+y2=λ+9.
如圖可知若是圓P與正方形有六個交點,其半徑必須介于圖一與圖三之間,即3<■<■,所以0<λ<4.
本質(zhì)思考:此題采用了幾何意義,關(guān)鍵在于點P的軌跡是圓,由此問題轉(zhuǎn)化為直線與圓的位置關(guān)系.我們得出一個結(jié)論:
在平面上給定相異兩點A,B,AB=2a,設(shè)P點在同一平面上,且滿足■·■=λ(λ>-a2),點的軌跡是圓.
我們再看下面一題
例3:已知a=b=a·b=2,(c-a)·c-■=0,求b-c的取值范圍.
解:由a=b=a·b=2可知,a與b的夾角為60°,故a,b與a-b構(gòu)成一個邊長為2的等邊三角形OAB,其中■=a,■=b. 由(c-a)·c-■=0可知到點A、OB的中點M的向量積為0,故c的軌跡是以點A、OB的中點M為直徑的圓,此時引入輔助圓記為⊙C,半徑為r=■. BC=b-c,所以b-c∈■,■.
■特征三:到兩定點的比為定值(阿氏圓)
例4:已知AB=2,AC=■BC,則△ABC面積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
解:以直線AB為x軸,線段AB的中垂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則A(-1,0),B(1,0). 設(shè)點C(x,y),?搖?搖由題意得:AC2=2BC2,即(x-3)2+y2=8. 所以點C在以(3,0)為圓心,2■為半徑的圓上運動,所以點C到直線AB的距離的最大值為半徑2■,所以S△ABC≤■×2×2■=2■.
本質(zhì)思考:在平面上給定相異兩點A,B,設(shè)P點在同一平面上,且滿足■=λ,當(dāng)λ>0且λ≠1時,P點的軌跡是個圓,稱之為阿波羅尼斯圓,簡稱“阿氏圓”.
(λ=1時,P點的軌跡是線段AB的垂直平分線)
特征四:到兩定點的角度為定值表示一段圓弧
例5:設(shè)雙曲線x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F(xiàn)2,P為直線x=4上的動點,若∠F1PF2=θ,則θ的最大值為_________.
解:設(shè)x2-■=1的左、右焦點分別為F1(-2,0),P為直線x=4上的動點,若∠F1PF2=θ,則F2(2,0)當(dāng)過這三點F1,F(xiàn)2,P的圓與直線x=4相切時θ最大,最大值為30°.
本質(zhì)思考:平面A,B為兩個定點,設(shè)P在同一平面內(nèi),若∠APB=θ(0<θ<π)表示一段圓弧,當(dāng)這個圓與x=4相切時θ取得最值.
特征五:圓外一點引的切線長相等
例6:x,y為正數(shù),且x+2y=1,求■+■+■的最小值.
解:令■=a,■=b,本題可轉(zhuǎn)化為已知■+■=1,求a+b+■的最小值問題. ■+■=1可看作恒過(1,2)點的直線,a+b+■可看作求OA+OB+AB的最小值問題. 我們可以引入一個輔助圓(x-c)2+(y-c)2=c2,且該圓過點(1,2),則c=5使得直線AB與圓相切,因為切線長相等,所以最小值為OA+OB+AB=OF+OE=2c=10.
通過以上例子我們知道,如果滿足圓的如上幾個特征,就可以考慮引入輔助圓,結(jié)合輔助圓的相關(guān)性質(zhì)簡單明了快速求解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