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香
主題式微日記寫作教學是指以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為綱,以教材習作訓練主題和單元教學主題為經(jīng)線,以各主題內(nèi)學生自由自主選點選材寫作為緯線,面向中高年級的微型日記寫作(習作)教學活動。借助在觀察中積累素材、在練筆中提升能力、在評價中激發(fā)動能實施策略,引導學生積累素材、寫作體驗、激勵評價,讓學生在寫作中體驗快樂和成功,消除懼怕寫作心理,形成一定的寫作能力,逐步提高寫作水平。
一、在觀察中積累素材
習作教學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寫什么,其次是怎么寫。筆者一直思考如何讓生活中的素材成為學生的習作資源從而解決寫什么的問題。于是嘗試著從三年級起借助教材的編排內(nèi)容指引,在課堂內(nèi)外指導學生結(jié)合自身的觀察、閱讀感悟“我手寫我心”。
筆者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記錄校園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例如共同經(jīng)歷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在學生歡笑過后,及時指導記錄下自己開懷大笑的原因,同學們各異的笑臉,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感想。到了指導三年級上冊習作1“猜猜他是誰”寫作的時候,再一次引導學生回顧當時發(fā)生的事情,記錄的經(jīng)過,自己的感想等,結(jié)合課文的學習,復習通過外貌、語言、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反映人物特點的寫法。指導孩子們學會細致觀察人物形象的外貌特點,并用自己的語言生動地描述出來,讓孩子們學會結(jié)合人物的外貌特點、語言行為特點、優(yōu)缺點,用上平時收集的詞語,以及學過的修辭方法,把人物形象描述得生動、具體,描寫出一個完整的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同時,鼓勵寫作能力強的學生借助這方法延伸到生活中繼續(xù)觀察,并把生活中所發(fā)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慢慢地學生積累了不少習作的素材。
二、在練筆中提升能力
三年級是培養(yǎng)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形成關鍵期,學生經(jīng)歷著由句到段至篇的過渡轉(zhuǎn)換,初次成文獲得的成功心理預期影響著往后寫作的心理暗示和情感體驗。因此,習作教學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筆者通過課前課后、早讀午讀十五分鐘的碎片時間,借助“微日記”指導學生的寫作技巧。例如:學校操場邊的花兒開了,學生做早操經(jīng)過時紛紛發(fā)出感慨:“真美?。『闷涟?!”筆者適時要求學生現(xiàn)場將所見所感完整表述,有學生沖口而出:“操場邊的花兒開了,真美?。 睆恼Z言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但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來看就有待提升了。文章生動的表達、得體的修辭更能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為保護學生的積極性,我及時予以肯定,并迅速設計了主題微日記寫作活動方案,要求學生課后帶著以下問題觀察和研究(查找資料):花兒叫什么名字?花兒是什么顏色的?每一朵花兒有幾片花瓣?花蕊長什么形狀?從花苞到綻放一天天的變化,花兒顏色和形狀有不同嗎?這些問題難度不大,稍微用心觀察就能記錄下來。解決了這些問題,還延伸至課外查找資料,這種植物還有其他的顏色嗎?喜歡什么樣的生活環(huán)境?系列問題的設計指向?qū)W生的細致觀察和閱讀搜索。課堂上啟發(fā)學生運用閱讀課上學到的或課外閱讀中積累的好詞好句、修辭作表達。問題的引導激發(fā)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不少學生就寫出了精彩的句子:“操場邊的杜鵑花開了,真美??!一串串紅彤彤的花兒從墻角垂下來。我走過去數(shù)一數(shù),杜鵑花每一朵花都有三片花瓣,怪不得人們又稱它為三角梅?!?/p>
三、在評價中激發(fā)動能
主題式微日記的題材廣闊,可以述說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故事、見聞,也可以是基于特定主題,將在學習、生活、閱讀、網(wǎng)絡、大自然中捕捉所得通過微日記的形式思考與寫作。老師是寫作評價的引路人,評價的目的不應限于習作的質(zhì)量,更在于在評價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形成以文論文的能力,收獲交流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寫作的興趣。
例如,三年級的學生完成一篇微日記,也許沉浸在完成“大作”的喜悅之中,如果學生只看到老師“語句通順”的評語,相信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必定會受到打擊;反之,教師用飽蘸真情的話語和學生交流,挖掘?qū)W生習作中哪怕是僅有的值得肯定的某詞句予以表揚,寫下一兩句獨特的多姿多彩評語,相信這將如化雨春風,滋潤學生的心田?!颈疚南祻V州市海珠區(qū)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課題“主題式微日記寫作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19C012)研究成果之一】
責任編輯?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