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牟縣人民醫(yī)院(450000)袁泉
中醫(yī)將過敏性紫癜納入“葡萄疫”、“血證”、“發(fā)斑”等范疇[1],認為該病與多個因素相關,溫熱內蘊并在膚表形成血斑,導致脈絡瘀阻[2],因此中醫(yī)認為治療該病因應以活血散瘀、通絡解毒為主要原則[3]。以往采用糖皮質激素、抗感染、抗凝等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效果一般,且不宜長期使用,因此需選擇更加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本文對丹芍湯聯(lián)合西醫(yī)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方案在該病中的效果進行分析,正文闡述如下。
1.1 資料 于我院接收的過敏性紫癜患兒中選取74例開展本次研究,病例選取時間:2017年9月~2018年8月,分組方法:隨機數字表法,共兩組(對照組、觀察組)。納入標準:①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腎臟疾病基礎與臨床》、《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關于過敏性紫癜的診斷標準;②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齊全,且患兒家屬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存在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急性腎小球腎炎、敗血癥的患兒;②存在感染性疾病、多臟器功能衰竭的患兒;③存在器質性病變、惡性腫瘤的患兒;④對相關藥物存在過敏反應的患兒。對照組(n=37):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齡范圍:5歲~12歲,年齡平均值(7.15±0.73)歲。病程范圍:3d~24d,病程均值為(15.33±0.65)年。觀察組(n=37):男性25例,女性12例;年齡范圍:4歲~11歲,年齡平均值(7.10±0.76)歲。病程范圍:4d~25d,病程均值為(15.40±0.69)年。組間基線資料進行比較無較大的區(qū)別(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每日口服雷公藤多苷片(江蘇美通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2021007,2017-08-05)1.5mg/kg;口服醋酸潑尼松片(廣東萬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4021252,2017-08-12)5mg/次,一日三次;每日口服雙嘧達莫片(黑龍江瑞格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0114,2017-07-30)2mg/kg;口服維生素C片(安徽金太陽生化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2873)0.1g/次,一天三次。連續(xù)用藥治療兩個月。
觀察組:丹芍湯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丹芍湯,方中包括蟬蛻6g,生地黃、丹參、小薊、赤芍各10g,雞血藤15g,水牛角30g,甘草3g。加水1000ml煎煮至300mL,再次加水500mL,取汁400mL,分兩劑分別在早、晚溫服。連續(xù)治療兩個月。
1.3 評價指標及判定標準 (1)對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療效進行評估,判定標準[4]:①治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且實驗室指標已基本恢復正常;②好轉:在治療后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實驗室指標均明顯改善;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指標在治療后無改變。臨床總有效率=(37例-無效例數)/37例×100%。(2)在治療前、治療兩個月后對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癥狀(皮膚紫癜、關節(jié)痛、腹痛、精神、面色、脈象等)進行中醫(yī)證候評分,采用0~3分的4級評分法,以分值低表示臨床癥狀輕微。(3)觀察和記錄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軟件SPSS21.0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取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以P <0.05表示差異具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
附表 比較兩組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分)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97.30%(治愈28例,好轉8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39%(治愈17例,好轉12例),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
2.2 中醫(yī)證候積分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對比治療前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低于治療前(P <0.05);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則明顯比對照組更低(P <0.05)。具體情況見附表所示。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兩組過敏性紫癜患兒在治療期間均未發(fā)生嚴重不良反應。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累及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毛細血管的過敏性血管炎[5],西醫(yī)認為該病的發(fā)生與病原體感染、藥物作用、過敏等因素導致體內形成免疫復合物有關。小兒過敏性紫癜多在7~14歲的兒童中發(fā)生,會出現(xiàn)水腫、蛋白尿等表現(xiàn),病情嚴重的患兒可能出現(xiàn)腎功能衰竭,對患兒的生命健康產生威脅。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長時間用藥會導致嚴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影響臨床療效以及患兒的用藥依從性。
中醫(yī)認為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發(fā)病機制在于風、濕、熱、毒、瘀、虛,風熱濕毒入侵為外因,蘊熱于內為內因,風熱相搏干擾血脈,促使血液行于膚表,小兒臟腑嬌嫩,更容易被外邪侵入。因此在治療該病時,應注意活血化瘀、健脾益腎、清熱祛邪。丹芍湯是臨床用于治療慢性腎炎的經驗方,應用在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中也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本文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治療后的中醫(yī)證候積分明顯降低,且無不良反應發(fā)生,提示丹芍湯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有效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將西醫(yī)治療所致的不良反應消除,有利于用藥安全性的提高,分析原因在于,丹芍湯中的蟬蛻具有祛風散熱、退翳的效果;生地黃可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生津潤燥;丹參以及赤芍可清熱涼血、化瘀止痛;小薊可涼血止血;雞血藤具有舒筋通絡、活血養(yǎng)血、調經的效果;水牛角可清熱解毒;甘草可中和藥性。諸藥配伍能夠起到活血散瘀、清熱解熱、涼血滋陰、祛風散邪的作用?,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丹芍湯中赤芍可對炎癥介質的產生進行抑制,促使蛋白尿排泄減少,能夠促進患兒免疫功能的改善,進而可減輕炎癥反應,有利于臨床癥狀的緩解。
總而言之,丹芍湯與西醫(yī)聯(lián)合應用在小兒過敏性紫癜的治療中安全有效,適合推廣應用在臨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