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自偉 張雪 韓娜云
【摘 要】目的:觀察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上肢痙攣狀況的改善效果。方法:隨機將所有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按1:1的比例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所有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均接受改善腦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等常規(guī)支持治療,給予翻身等常規(guī)護理,配合康復訓練,不給予抗痙攣藥物治療。研究組加用巨刺法配合治療;對照組加用患側針刺配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上肢痙攣程度變化,以改良Ashworth評分評價,評價兩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結果:治療前兩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Ashworth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Ashworth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方案對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能夠顯著改善腦卒中上肢痙攣狀況,且操作簡便,可行性高,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及其家屬接受度高,易于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巨刺法;康復訓練
【中圖分類號】 R65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0-233-01
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疾病,起病迅速,發(fā)病率、致殘率高[1],隨著現(xiàn)代診療水平的提高,雖然治療的總有效率大幅度提高,但仍有很多患者會遺留失語、癱瘓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預后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上肢痙攣就是常見的一種[2]。故目前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熱點之一就是腦卒中疾病相關預防、診療、康復方案。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下肢痙攣的改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神經內科自2018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84例。女38例,男46例;年齡45-70歲;病程27-65天;右側上肢痙攣33例(39.29%),左側上肢痙攣51例(60.71%);腦出血36例(42.86%),腦梗塞48例(57.14%)。隨機將所有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按1:1的比例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基礎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所有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均接受改善腦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等常規(guī)支持治療,給予翻身等常規(guī)護理,配合康復訓練,不給予抗痙攣藥物治療。研究組加用巨刺法配合治療;對照組加用患側針刺配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上肢痙攣程度變化,以改良Ashworth評分評價,評價兩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指定研究人員記錄、評定觀察指標,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秩和檢驗,有統(tǒng)計學差異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上肢痙攣程度變化 治療前兩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Ashworth評分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研究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Ashworth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治療總有效率 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上肢痙攣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為90.47%(38/42),患側針刺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上肢痙攣癥狀改善的總有效率為73.81%(31/42),差異有顯著性(P<0.05)。
3 討論
腦卒中給患者及其家庭均帶來較大的身心負擔、經濟壓力,故國內外醫(yī)學界近年來致力于腦卒中的防治、康復訓練工作。針對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病情不同,在日常治療過程中給予康復訓練指導[3],對患者的社會生活功能、感覺功能、運動功能均有明顯改善作用,可以預防和緩解肢體痙攣,與針灸治療協(xié)同作用,可最大程度的提高臨床癥狀治療的總有效率[4]。目前臨床已認可針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在腦卒中相關疾病治療中的應用價值。但有臨床研究表明,對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患側肢體進行針刺治療,若刺激量過大,反而會加重患側肢體痙攣。巨刺法的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xiàn)在,可調整患側與監(jiān)測的經脈之氣,使得患側筋脈得其所養(yǎng),改善痙攣狀況[5]。本研究結果可見,治療前,兩組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改良Ashworth分級評定差異無顯著性(P>0.05),研究組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后改良Ashworth分級評定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側針刺結合康復訓練(P<0.05),提示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對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痙攣程度改善效果更明顯。說明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在腦卒中相關疾病治療過程中有一定的臨床實用價值,用于上肢痙攣等的治療,對患側對側進行針灸治療,可避免患側刺激過重導致的痙攣癥狀加重。
綜上所述,巨刺法結合康復訓練能夠顯著改善腦卒中上肢痙攣狀況,且操作簡便,可行性高,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及其家屬接受度高,易于推廣,若能堅持執(zhí)行,對于腦卒中上肢痙攣患者的預后恢復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Petehkrua W,Harris SA.Shoulder pain as an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pneumonia in a stroke patient:a case report[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0.81:827-829.
[2]陳允利,解光堯.針刺結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后肩手綜合征臨床研究[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3):412-413.
[3]胡俊霞.平衡陰陽法針刺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運動障礙療效評價[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8,15(12):65-66.
[4]姜桂美,吳思平,賈超等.不同刺激量針刺拮抗肌與主動肌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的臨床療效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8,24(11):1-3.
[5]張艷,劉國成.巨刺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后痙攣性偏癱療效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2,31(9):63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