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王玲
【摘 要】目的: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提高心內科護理安全和滿意度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選取的106例心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3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管理,實驗組采用風險管理,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及感染發(fā)生率。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且實驗組患者護理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提高心內科護理安全,對患者滿意度及感染率控制都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因而可以在科室管理中,將護理風險管理意識提供。
【關鍵詞】護理風險;心內科護理;安全性;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3--01
心內科護理工作實施中,對于風險護理工作實施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只有在科室護理中,能夠提高護理風險處置能力,才能為科室患者管理質量提升奠定基礎[1]。在現(xiàn)有臨床醫(yī)學發(fā)展中,由于心內科科室患者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在患者護理中,應該就患者護理的各項工作作出評估[2]。通過護理風險管理工作實施后,能夠針對心內科護理中的風險因素排查,可以幫助患者制定護理方案,對降低患者護理差錯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本研究選取106例心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護理風險管理在提高心內科護理安全和滿意度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選取的106例心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3例。實驗組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齡(65.63±6.01)歲,對照組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齡(66.52±5.04)歲。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簽署同意書,且患者資料對比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即在患者管理中,對患者進行日常管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完善相關數(shù)據(jù)的記錄和管理。實驗組采用護理風險管理模式,方法如下:首先,按照科室護理工作實施需求,對科室護理工作實施要點分析,明確科室護理工作實施要點,對護理風險等級評估,確定護理風險評估辦法。其次,在患者用藥指導過程中,嚴格控制患者護理用藥,對各項用藥的方法做出嚴格標記,以此警示患者[3]。再次,在安全管理工作開展中,相關人員需要以科室護理工作安全因素排查為主,對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安全影響因素做出分析,及時完善患者安全評估要點,以此滿足患者自身護理評估工作處置需求。最后,制定風險護理對策,從降低患者護理風險著手,對患者護理中的風險因素做出嚴格的排查,然后從突發(fā)事件處置上著手,幫助患者完善突發(fā)事件處理能力,以此為患者自身護理質量提升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還應該針對患者護理中的安全教育工作宣傳,提高患者安全護理認知能力,以此為科室護理安全提升奠定基礎[4]。
1.3 觀察指標
對比患者護理滿意度及感染發(fā)生率。首先,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中主要從十分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項進行,以患者評分為主,滿分為100分,十分滿意評分范圍85-100分。滿意評分65-84分,不滿意評分低于65分。其次,患者護理感染發(fā)生率對比主要從組內出現(xiàn)感染的人數(shù)統(tǒng)計為主,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然后計算感染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作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校驗;計量資料用(t)校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價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患者護理感染發(fā)生率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心內科護理工作開展作為我院工作開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有科室管理過程中,由于心內科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所以在患者管理中,應該采取科學的管理措施。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實施后,能夠轉變患者護理方法,對患者自身護理質量提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通過建立護理風險評估機制后,能夠在科室護理工作開展中,將科室護理工作實施的影響因素做出評估,對改善患者護理方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5]。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選定的兩組患者護理中,通過不同的護理模式實施后,患者護理質量出現(xiàn)了顯著的差異。以表1中的結果來看,經過護理風險模式實施后患者護理滿意度有了顯著的改善,尤其是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更是明顯提高。而表2中的結果則表示,通過護理風險管理后,實驗組患者護理感染發(fā)生率明顯降低,表明護理風險管理模式應用在心內科護理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因而在未來臨床醫(yī)學發(fā)展中,對于心內科患者管理中,可以將護理風險應用到科室日常管理中。
參考文獻:
王波,楊玲.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探討[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A02):236-237.
張琳,趙剛.護理風險管理在老年心肺系統(tǒng)疾病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3):3287-3290.
史紅蕾.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內科重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95):123-125.
金秀梅,劉預新.心血管內科護理管理中風險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9,25(19):145-147.
彩霞.淺談心內科介入治療護理安全管理中的風險因素及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25(35):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