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愛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中應用碧蘭麻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應用利多卡因藥物進行麻醉,實驗組應用碧蘭麻進行麻醉。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和麻醉效果等臨床指標。結果:實驗組患者的麻醉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患者的麻醉總有效率為8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滿意度為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中應用碧蘭麻的臨床效果理想,可顯著提高患者治療滿意度,保證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碧蘭麻;牙髓病;局部麻醉;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9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3--01
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口腔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牙髓組織對刺激反應較為敏感,進行牙髓治療選擇麻醉藥物為關鍵一步[1]。為研究分析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中應用碧蘭麻的臨床效果,選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2月到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各30例。
對照組患者中,年齡范圍為14歲到70歲,平均年齡為(43.15±3.22)歲,急性牙髓炎患者為13例,17例患者為慢性牙髓炎,其中女性患者為13例,男性患者為17例。
實驗組患者中,年齡范圍為15歲到71歲,平均年齡為(43.09±3.10)歲,急性牙髓炎患者為12例,18例患者為慢性牙髓炎,其中女性患者為12例,男性患者為18例。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利多卡因藥物進行麻醉,注射劑量為2到4ml,實驗組應用碧蘭麻進行麻醉,應用碧蘭麻在患牙的唇(頰)、舌(腭)側黏膜處局部浸潤進行麻醉,單牙局部注射0.3到0.6ml[2],多牙根據(jù)實際情況注射0.6到1.0ml,麻醉5分鐘后進行操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和麻醉效果等臨床指標。
1.3.1 麻醉效果評價
無效麻醉:患者疼痛劇烈,手術無法順利進行。有效:手術仍能順利進行,但患者疼痛感明顯。良好麻醉:患者有輕度疼痛,可順利完成手術。完全麻醉:患者無任何痛苦表現(xiàn),手術順利[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的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為SPSS20.0,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shù)資料卡方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即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麻醉總有效率為93.33%,有效麻醉患者為2例,完全麻醉患者為18例,10例患者良好麻醉,對照組患者的麻醉總有效率為80.00%,其中無效麻醉患者為1例,有效麻醉為5例,良好麻醉患者為11例,完全麻醉患者為13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中,15例患者對治療滿意,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患者中9例患者對治療效果不滿意,9例十分滿意,治療滿意度為7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
3 討論
在臨床治療中,牙體牙髓疾病發(fā)病率高,常見的主要為牙體壞死及牙髓炎癥等,牙髓發(fā)生血管充血或急性炎癥后,神經(jīng)壓迫,患者疼痛明顯[4],進行牙髓治療麻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牙髓牙體治療中,利多卡因為常用的麻醉藥物,但麻醉效果持續(xù)時間短,患者接受度不高。碧蘭麻為一種新型的局部麻醉藥物,脂溶性高,滲透性好,可在短時間內進行擴散,用量相對較少,毒性反應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概率低[5],患者接受度高。相關研究表明,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中應用碧蘭麻起效迅速,麻醉有效時間更長,能夠用于單純的患牙麻醉,麻醉效果滿意。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麻醉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滿意度為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得,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中應用碧蘭麻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中應用碧蘭麻的臨床效果理想,麻醉效果好,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李欣, 衛(wèi)克文, 楊立. 碧蘭麻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02, 18(4):300-301.
楊文章, 張愛華. 觀察復方阿替卡因(碧蘭麻)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麻醉效果[J].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4(6).
汪竹平, 潭淑萍, 丁元珍. 碧蘭麻用于牙髓病治療局部麻醉的效果觀察[J]. 上??谇会t(yī)學,2018,(1):24-26.
盧驍鵬, 毛慶華, 呂敏. 復方鹽酸阿替卡因在牙體牙髓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yī)藥導刊(2):123-124.
Megan C. MacEachern-Balodis, Nathan S. Boyd, Scott N. White. Examination of dogbane beetle (Chrysochus auratus) feeding and phenology on spreading dogbane, and consideratio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J]. Arthropod-Plant Interactions, 2017, 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