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旭 朱利雙 孫娜
【摘 要】 目的:本文研究在應用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與顳部皮質入路治療后,對治療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價值作出對比。方法:本次實驗研究的時間選擇為2018年8月-2019年8月,實驗對象則選擇我院抽取的74例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37例。實驗過程中為兩組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案,研究組為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而對照組使用顯微鏡下經顳部皮質入路治療。結果:研究組患者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存在差異,且差異性明顯(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能夠有效清除血腫,為患者起到極為顯著的康復效果,應該大力推廣與使用。
【關鍵詞】 顯微鏡;側裂;顳部皮質;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
對于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來講,該病情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會造成患者的視覺、語言等發(fā)生功能障礙[1]。因此,必須要采取適宜的治療方式,來幫助患者病情的治愈?;诖?,本文將對我院共計74例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應用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與顳部皮質入路治療的療效作出對比,具體內容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研究的時間選擇為2018年8月-2019年8月,實驗對象則選擇我院抽取的74例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研究組,每組37例。其中,研究組年齡為48.5±23歲,對照組年齡為50±25.5歲。實驗過程中為兩組患者提供不同的治療方案,研究組為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而對照組使用顯微鏡下經顳部皮質入路治療。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調查;患者有很好的依從性;患者能夠完成隨訪;患者診斷符合我國醫(yī)學會所頒發(fā)的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診斷標準[2]。
排除標準: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調查未允許;患者有妊娠或者精神異常;無法完成隨訪。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患病的7個小時之內,必須要展開手術治療,并且在顯微鏡的直視下將血腫清除,在手術結束之后轉入ICU病房,并且在手術結束后的六個小時展開顱腦CT檢查,對患者血腫清除狀況作出細致的了解。
為對照組患者提供經顳部皮質入路治療,在患者的顳上回或是顳中回將皮質切開,并且沿著切口逐步深入至血腫腔當中,在顯微鏡下將血腫清除,在清除結束后,血徹底止住后將引流管置入其中,并將硬腦膜縫合關閉。
為研究組患者提供經側裂入路治療。將患者的外側裂中、上部額側蛛網膜銳性打開,促使島葉皮質顯露后切開,沿著切口逐步深入至血腫腔當中,在顯微鏡下將血腫清除,在清除結束后,血徹底止住后將引流管置入其中,并將硬腦膜縫合關閉。
1.3 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術后血腫清除率作出對比。
(2)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作出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集本次實驗收獲的兩組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數據與信息,并將所有實驗數據放入到SPSS21.0軟件,計數數據信息可以通過率(%)作為表示,通過卡方檢驗。判定統計學差異的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血腫清除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方式應用后,其術后血腫清除率要高于對照組,如表1所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效果要遠高于對照組,具體如表2所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病情十分嚴重,如果沒有及時的予以治療,會增加患者的致殘率與死亡率,因此,必須要及時的為患者展開相關的手術治療。而在臨床治療中,主要以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與顳部皮質入路,兩種方式為主,但是其療效卻存在著明顯差異[3-4]。
根據本文的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的經側裂入路治療方式要更佳,相比于顯微鏡下經顳部皮質入路治療,其在血腫的清除率方面要更勝于對照組,并且具有極高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的數據表明,研究組的治療效果高達97.30%,而對照組的治療效果僅為78.38%。由此可以看出,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方式要更為適用,能夠有效幫助患者清除血腫,加速患者的康復。
綜上所述,為左側基底節(jié)區(qū)高血壓腦出血應用顯微鏡下經側裂入路治療,具有十分顯著的治療意義,值得大力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陳伯賢,吳曉納.經側裂入路顯微術式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療效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8,39(24):2885-2886.
[2] 樊保華,王學富,楊國瑛,胡月龍,黃永輝,盧煜.直切口小骨窗經側裂入路血腫清除術治療基底節(jié)腦出血的療效[J].安徽醫(yī)學,2018,39(07):863-866.
[3] 莫貽敏,王光綠,羅大山,潘明遠,鄧峰.側裂入路顯微手術治療高血壓基底核區(qū)腦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8,13(02):180-182.
[4] 浦志一.直切口小骨窗經側裂入路顯微手術對高血壓基底節(jié)腦出血患者水腫帶變化及腦脊液細胞因子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7,39(24):3704-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