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
摘要:初中德育的終極目的,即讓中學生在德育過程當中能夠真切地體會到幸福感。而在幸福教育理念下開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應依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德育教學的目標,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幸福教育理念;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初中教育階段是一個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當中,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要有效地滲透幸福教育的理念,增強學生的幸福感。當前初中生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生具有較大的學習壓力。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生較難在學習與生活當中較好地感受到幸福感。而在當前開展素質(zhì)教育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實現(xiàn)幸福教育,是班主任必須研究與實踐的重要課題。在德育中,應使學生能夠較好地體會到幸福感,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讓學生能夠獲身心健康成長。
一、立足于學生個性發(fā)展,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
在初中教育階段,班主任工作范圍較廣、任務較重,并具有較大的挑戰(zhàn)性。班主任可通過德育工作,在班級當中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互補,促進班級學生獲得整體提升,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幸福感。在初中教育階段,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對學生開展德育的初始階段。班主任在對學生開展德育的過程當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重要引導作用,并將所有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具有良好道德品質(zhì)的人。班主任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時,不能完全按照自我的意愿,要求學生亦步亦趨地進行學習與生活。班主任必須充分尊重所有學生,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發(fā)展,如此才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與掌握知識技能,讓學生能夠?qū)Φ掠龑W習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興趣,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夠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真切地感悟到德育所具有的無窮魅力。
例如,班主任可組織學生到社區(qū),通過開展社區(qū)衛(wèi)生大掃除、開展公民守法宣傳、環(huán)境保護宣傳、疾病預防宣傳等社會實踐活動,能夠通過這樣的德育方式,讓學生懂得如何將所學的德育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運用進行緊密結合,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青年志愿者活動,親身體驗到如何在社會當中進行無私奉獻,從而真正做到充分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德育。班主任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時,不能進行空洞式的德育,必須讓學生通過積極參與到德育學習實踐活動當中,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并使其能夠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德育,如此一來,才能讓學生真正地獲得個性化發(fā)展。
二、關注學生的成長,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幸福教育是當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工作內(nèi)容之一,班主任必須依據(jù)中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理解能力、道德水平,在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各個方面來開展德育。通常而言,班主任德育工作是面向所有學生而進行的,班主任必須尊重與愛護所有的學生,而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較為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也較為缺乏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班主任必須積極引導學生學會進行自我管理。例如,針對一些中學生具有網(wǎng)癮,喜歡玩網(wǎng)絡游戲、看網(wǎng)絡小說,班主任可在班級中開展“如何做好自我管理,科學合理利用網(wǎng)絡進行學習”的主題班會,在這一班會中,班主任可舉出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通過師生共同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讓學生懂得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科學合理地利用好網(wǎng)絡進行學習,如何有效地克服網(wǎng)癮,真正做到守法上網(wǎng)、文明上網(wǎng)。通過這樣的德育方式,讓學生學會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另外,在學生進行自我管理的過程當中出現(xiàn)失誤,或出現(xiàn)不足之處時,班主任和其他同學應適時地給予其指導與提醒,讓其不斷進行改進與完善,有效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在整個班級當中構建起一個良好的德育氛圍。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全體學生,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德育學習,并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當中,有意識地學習與接受德育知識,讓學生能夠在德育當中不斷進行學習與實踐,并從中獲得成就感,進一步增強學生德育學習的信心,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三、積極組織多樣化的學生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緊密合作
班主任在開展多樣化的德育學生活動時,必須做到下述幾點:一是班主任必須較好地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班主任可依據(jù)初中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方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工作,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意識;二是班主任可要給予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愛與幫助,讓學生能夠真切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愛,并讓學生懂得在日常學習與生活當中去關愛他人、幫助他人、奉獻社會;三是班主任可通過積極組織學生參與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課內(nèi)外活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策劃能力、組織能力、執(zhí)行能力、協(xié)作能力等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通過這樣的方式方法,能夠讓學生獲得較多的幸福感?,F(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更加注重組織協(xié)調(diào)與團隊合作,對于初中德育而言,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合作活動,例如,班主任在組織班級學生參與學校運動會時,可讓學生依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個人能力,積極參加班級的校運會的班級“宣傳小組”“比賽小組”“后勤小組”等各個小組。并讓班級學生從參加運動會的組織策劃、參賽奪冠、宣傳激勵、后勤保障進行全程的安排與管理,同時在整個組織策劃、實際推行的活動過程當中,班級的各個小組要相互協(xié)作、共同努力,并在班級全體學生的協(xié)作共進當中,讓班級學生都能夠較好地體會到幸福感。并要在活動的過程當中有效地滲透幸福感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參與合作活動的過程當中,不僅能夠獲得幸福感的體驗,同時能夠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收到良好的德育熏陶,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能夠進行良好的情感交流,在開展合作時,能夠讓學生深入地體會到無處不在的幸福感。
總之,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有效地滲透幸福教育理念,幸福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必須圍繞下述幾個方面進行:充分立足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班主任必須關注學生的成長,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班主任應積極組織多樣化的學生活動,加強學生之間的緊密合作,從而行之有效地對學生開展德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包仲令.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意義探討[J]才智,2019(28).
[2]葛愛春,葛昌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實踐初探[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2).
(責編翁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