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蓉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6)
2019年年底以來,以湖北省武漢市為主要爆發(fā)區(qū)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向全國蔓延,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部署。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居家隔離、抗擊疫情。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高校正常開學和教育教學造成的影響,2020年2月4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采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方式,共同實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對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河南農業(yè)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航空工程管理學院、河南科技學院、信陽農林學院、河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河南經貿職業(yè)學院、河南農業(yè)職業(yè)學院等23所院校進行網絡調查。
主要包括疫情防控、教學模式、課程設置、在線教學、師資隊伍等。
(1)文獻資料法。
查閱了大量有關黨中央、國務院、國家教育部、河南省教育廳的相關文件,掌握了國家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政策和河南省高校在線教學的發(fā)展動態(tài),參閱了相關課題研究和文獻資料。
(2)網絡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需要本文采用《河南省高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在線體育教學情況調查表》并征求省教育廳有關領導及專家教授十余人的信用度認可,于2020年2月通過網絡對到鄭州、信陽、新鄉(xiāng)等地區(qū)23所高校進行了網絡調研和問卷調查。
(3)數理統(tǒng)計法。
主要是用Office 2003系統(tǒng)對網絡調查的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和分析。
(4)邏輯分析法。
運用統(tǒng)計結果對現(xiàn)狀進行科學分析,提出發(fā)展目標和相關對策。
調查表明,被調研的23所高校都能夠按照國家教育部和河南省教育廳有關要求把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引導師生科學做好防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做到疫情防控期間一“宅”到底,“宅”中有序,為疫情防控作出貢獻。能夠根據學校屬地和學生居住地的疫情形勢,科學研判、充分評估本校教育教學計劃實施的難度,堅持“一校一策”原則,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但大部分院校沒有很好的發(fā)揮信息化優(yōu)勢,利用多種學習平臺、微信等途徑對學生進行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形勢宣傳,防控知識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利于學生穩(wěn)定情緒、增強信心、科學防疫、加強鍛煉、增強免疫力。
調查表明,見表1。調查的23所院校都能夠根據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結合疫情防控和體育教學實際情況,按照“以身體素質鍛煉為主,以網絡教學為輔”的教學形式,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指導學生居家鍛煉。其中有15所占65%的院校錄制適合居家鍛煉的視頻資料供學生居家鍛煉;有11所占有48%的院校制定圖文并茂的周鍛煉計劃供學生居家鍛煉;有4所占17%的院校沒有錄制視頻資料、沒有制定周鍛煉計劃,而轉發(fā)兄弟院校和網絡資源供學生居家鍛煉。大部分院校沒有開通網絡直播教學,網絡直播缺乏直觀教學的真實感以及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不能很高的掌握學生的居家鍛煉狀態(tài),達不到教學效果。
表1 居家鍛煉的教學形式
體育教學呈現(xiàn)了項目多樣化、娛樂性的現(xiàn)狀。各所院校也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居家隔離的運動空間和體育器械的限制,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項目,從性別上看,男、女生之間的項目選擇存在著明顯的不同,見表2。大部分院校項目設置單調,主要以俯臥撐、仰臥起坐、跳繩等素質練習的傳統(tǒng)項目為主,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器械項目設置較少,嚴重影響到學生鍛煉積極性和體育教學質量。
調查表明,調查的23所院校中有19所占83%的院校的教師利用釘釘、微信或者學習通網絡平臺錄制或者直播體育理論課,主要包括體育選項課的概論、裁判法、運動損傷、疫情防控、愛國教育等內容。有部分青年教師以課程組為單位,開展24式太極拳、廣播操、八段錦等項目的網絡教學。但授課的效果整體不好,見表3。有22所占95.7%的院校認為學生對網絡教學重視不夠,刷課現(xiàn)象普遍存在;有19所占82.6%的院校認為全國大中小學都開展網絡教學,網絡堵塞嚴重;6所占26.1%的院校認為農村或偏遠山區(qū)的學生沒有寬帶,利用流量費用較高;有8所占34.8%的院校認為教師授課能力有差距,上課隨意性較大,部分年輕教師能熟練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但缺乏理論課教學經驗;有20所占87%的院校認為網絡教學缺乏直觀性,教師對學生技術動作出現(xiàn)的錯誤不能很好的糾正。
表2 體育項目的設置情況
表3 影響網絡教學的因素
素質練習是實現(xiàn)居家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體育教學的延續(xù)或補充,調查得知有14所占60.9%的院校開展了一些居家線上體育競賽活動,能夠貫徹國家提出的 “每天鍛煉一小時”的號召,做到“停學不停練”,引導學生居家經常性鍛煉身體。有9所占39.1%的院校沒有布置居家課外體育鍛煉作業(yè),沒有組織相關的居家線上體育競賽。居家體育活動組織開展好的院校,學生自發(fā)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就多,積極性高。不重視學生居家體育鍛煉,不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學生的體質體能就會下降,免疫力得不到提高,不能很好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全程、全課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體育本身即是人格的教育,體育可以養(yǎng)德、益智、勤勞、尚美,學校體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讓體育回歸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教育的目標訴求在于促進受教育者的發(fā)展。廣大教師要深入研究疫情防控期間涌現(xiàn)出的思政育人元素,在符合居家鍛煉和體育教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把疫情防控中的中央精神、先進事跡等鮮活素材及時納入課堂,把抗“疫”過程中的典型經驗變成體育教學中的“活教材”,讓學生切身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增強學生的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激發(fā)青年學子們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家國情懷。
樹立“安全第一”防控意識,堅持把師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通過微信、釘釘等網絡平臺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校園防護手冊》、《高等學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等疫情防控知識推送給學生,讓學生及時了解國家的疫情防控政策和防控形勢和防控知識,及時有效的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個人衛(wèi)生習慣,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開窗通風,咳嗽、打噴嚏遮掩口鼻,避免用不干凈的手觸摸口、眼、鼻,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做到不聚餐、不聚會、不聚集,有效預防感染。利用居家時間較多的機會,陪伴家人,做一些平時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情,例如,讀書、練字、運動、畫畫、做家務等,緩解心理壓力,放松心情,提高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
終身體育作為一種實踐體現(xiàn),也是一種習慣的養(yǎng)成,是指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能夠主動地進行鍛煉與運動,以促進自己的體魄強健、心智健康。疫情防控期間最大的特點就是居家隔離,4G網絡在線教學達不到現(xiàn)場教學的情景,無法監(jiān)控學生的鍛煉狀態(tài)和教學效果。教學評價需要采取多樣化監(jiān)控手段,加強遠程指導,注重練習的反饋。教學考核與評價應以線上考核學生出勤的次數和時間,考核學生視頻錄像或直播鍛煉的積極性和自覺性為主,包括單項技術、技能、運動幅度和運動質量等,采用學習效果和過程評價的方法,即既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有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教學效果的評價不以百分制衡量,而以等級制的“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來表示,培養(yǎng)學生自我鍛煉設計、自我監(jiān)督、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樹立“終身體育”價值導向,指導自己進行科學鍛煉,達到居家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免疫力、抗擊疫情的效果。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居家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抗擊疫情成為體育教師的重要任務,高校在體育教學的改革實踐中,教師就成了關鍵。要樹立“教書育人”奉獻精神,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一支與疫情防控、居家鍛煉相適應的高素質、高學歷的教師隊伍。第一,在線培訓。即通過在線培訓中青年教師,掌握開展網絡教學的技術和能力,實現(xiàn)線上視頻直播、視頻錄制、師生互動交流的教學效果;第二,言傳身教。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堅持同學生一起居家鍛煉,以教師身體的健康,身材的勻稱,飽滿的肌肉,動作的優(yōu)美,反應的靈敏給學生形體美的觀感,提高線上教學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三,教師育人。“教書育人”是教師的根本任務,教師要抱著一顆奉獻的心,轉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思想,堅持把學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增強改革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相關的體育教學改革和科學研究,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思政元素,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