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醫(yī)院耳鼻咽喉科(四川 成都 611130)
杜 濤 徐艷輝 王榮坤楊 莉
鼻咽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多發(fā),發(fā)病有明顯的種族、地區(qū)以及家族聚集現(xiàn)象。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鼻咽癌發(fā)生率占全世界的80%,任何年齡階段都可發(fā)病,30~50歲多見,男性多于女性[1]。90%以上鼻咽癌患者為低分化癌或未分化癌。鼻咽癌易對周圍臨近組織結(jié)構(gòu)進行侵犯,并可通過淋巴結(jié)向頸部轉(zhuǎn)移,以及早期血行轉(zhuǎn)移[2],遺傳因素、EB病毒、化學因素以及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因素為鼻咽癌的主要病因,其臨床癥狀復雜多變,臨床上患者常主訴為鼻塞、血涕、面部麻木、視力障礙、頸部腫塊等情況,70%以上的患者就診時已經(jīng)出現(xiàn)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3]。目前鼻咽癌的首選治療方法為放射治療,治療后五年生產(chǎn)率可在34%以上,而局部復發(fā)以及腫瘤殘存是導致鼻咽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4],故對放療患者進行有效的療效評估并及時調(diào)整治療方案是決定療效的重要因素[5]。本文旨在研究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血清MIP-3α在評估鼻咽癌近期放療效果中的應用價值?,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30例鼻咽癌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8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13~77歲,平均(46.66±5.12)歲。所有患者均經(jīng)病理活檢檢查確診為鼻咽癌病患者。其中8例角化型鱗癌,20例為分化型非角化性癌,102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根據(jù)T分期:T1期35例,T2期45例,T3期30例,T4期20例。N分期:N0期21例,N1期40例,N2期51例,N3期18例。 臨床分期:II期32例,III期52,IV期46例?;颊咴诨熐熬鯩RI檢查。納入標準:(1)符合《耳鼻喉頭頸外科學》中鼻咽癌的相關診斷標準[6];(2)無碘過敏史;(3)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4)所有影像學資料和病理資料完整;(5)所有患者均為初次治療,且無遠處轉(zhuǎn)移者。排除標準:(1)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2)未完成相關檢查,中途退出實驗,影像學資料不完整者;(3)有MRI檢查禁忌者。另選擇在本院同期進行健康體檢者130例作為健康組,其中男性75例,女性55例,年齡20~71歲,平均(45.23±4.12)歲。
1.2 方法
1.2.1 血清MIP-3α檢測:130例健康組,使用定量ELISA檢測血清中MIP-3α的表達情況,并檢測130例鼻咽癌患者治療前后血清中MIP-3α的表達情況。檢測試劑盒:均使用美國USCN公司。操作步驟嚴格按照附帶說明書進行。
1.2.2 MRI檢查:檢查儀器選用西門子2.0T磁共振,掃描前需將患者身上金屬異物排除,患者平躺于掃描床,取仰臥位,使用頭頸部矩陣線圈。進行常規(guī)掃描,進行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T1WI、T2WI、DWI和矢狀T1WI和FLAIR序列軸位成像。掃描參數(shù):TSE序列T1WI參數(shù),射頻脈沖重復時間(TR)550ms,回波時間(TE)25ms,層厚6mm。T2WI序列參數(shù),TR/TE為3000ms/98ms,層厚5mm。DWI序列參數(shù):掃描層數(shù)為30層,TR/TE為4120ms/150ms,層厚6mm,F(xiàn)OV為50cm×20cm。FLAIR序列參數(shù):掃描層數(shù)為20層,TR/TE為5210ms/120ms,層厚6mm,F(xiàn)OV為40cm×25cm。先進行平掃,平掃完后注入Gd-DTPA試劑進行增強掃描。掃描完成后進行圖像后處理,最后由診斷醫(yī)師進行閱片得出診斷結(jié)果。
1.3 觀察指標 對患者所得圖像進行分析,比較不同群血清中MIP-3α表達情況,對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血清MIP-3α與鼻咽癌臨床病理特征(T分期、N分期、臨床分期)關系進行分析,并進一步研究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血清MIP-3α的關系。
表1 血清MIP-3α表達水平與鼻咽癌患者病理特征關系分析
表1 血清MIP-3α表達水平與鼻咽癌患者病理特征關系分析
病理特征 例數(shù) MIP-3α(pg/mL) t P T分期T1、T2 80 67.86±32.44 3.370 0.001 T3、T4 50 102.88±83.56 N分期N0、N1 61 89.11±75.44 0.461 0.644 N2、N3 69 83.12±65.88臨床分期II期 32 60.33±32.19 3.097 0.004 III期、IV期 98 98.56±67.22
表2 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鼻咽癌臨床病理特征關系
表2 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鼻咽癌臨床病理特征關系
病理特征 例數(shù) 最大上升斜率(%,±S) 達峰時間(s,±S)T分期T1 35 9.78±1.66 61.26±4.36 T2 45 10.71±1.76 62.33±5.62 T3 30 11.25±1.66 63.88±4.16 T4 20 12.55±1.97 68.23±3.26 N分期N0 21 8.86±0.88 61.22±4.74 N1 40 11.23±1.45 62.89±3.69 N2 51 12.31±1.24 63.22±3.27 N3 18 12.75±1.98 64.26±5.23臨床分期II期 32 9.23±0.74 62.03±5.12 III期 52 11.33±1.56 63.98±5.46 IV期 46 12.98±1.96 65.56±5.44
表3 不同人群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情況
表3 不同人群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情況
注:a為完全緩解與健康組比較P>0.05;b為未緩解與健康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MIP-3α(pg/mL)健康組 130 5.33±3.12完全緩解 52 5.42±3.24a未緩解 78 68.86±32.44b
圖1-2 MRI T1WI軸位圖像顯示鼻咽部軟組織彌漫增厚,信號稍高于周圍肌肉組織;圖3-4 MRI T2WI軸位圖像顯示病變呈稍高信號,信號不均勻;圖5-6 MRI增強掃描T1WI病變明顯均勻強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描述;計數(shù)資料通過率或構(gòu)成比表示,并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MIP-3α表達水平與鼻咽癌患者病理特征關系分析MIP-3α與鼻咽癌患者T分期以及臨分期有關性(P<0.05),與N分期無相關性(P>0.05),詳情見表1。
2.2 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鼻咽癌臨床病理特征關系 T分期、N分期與臨床分期之間患者最大上升斜率、達峰時間呈上升趨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2.3 不同人群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情況 治療后,完全緩解患者有52例,未緩解患者有78例。治療后癥狀完全緩解患者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與健康組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未緩解組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3。
2.4 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血清MIP-3α的表達相關性分析 鼻咽喉患者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最大線性斜率、最大上升斜率平均值、強化峰值、強化百分數(shù))與血清MIP-3α表達呈正相關(r=0.833、0.612、0.544、0.366,P均<0.05)。
2.5 MRI圖像表現(xiàn) MRI檢查T1WI信號稍高于周圍肌肉組織,見圖1-2。T2WI信號高于肌肉,見圖3-4。增強后:T1WI較明顯強化,低于鼻甲,腫瘤組織信號強度較均勻,壞死信號強度欠均勻,見圖5-6。
鼻咽癌是發(fā)生在鼻腔頂部以及側(cè)壁處的惡性腫瘤,在我國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7],治療后5年生存率約為70%[8]。影響鼻咽癌患者預后的因素為:局部復發(fā)、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臨床分期、治療方式、頸部淋巴細胞受侵等[9]。因此,選擇正確的分期,合適的治療方案選擇等有助于改善患者預后情況。
鼻咽癌患者中,淋巴結(jié)細胞的浸潤是其重要的病理特征,在微環(huán)境中淋巴細胞、腫瘤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腫瘤的形成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對T淋巴細胞的調(diào)節(jié)可增強腫瘤組織內(nèi)局部免疫抑制,可幫助鼻咽癌細胞逃避抗腫瘤免疫應答[10]。T淋巴細胞的浸潤需要趨化性細胞因子的輔助,而MIP-3α的基因編碼為CCL20,可作為T細胞以及未成熟樹突狀細胞的趨化物。而其在多種類型腫瘤中表達均為上升趨勢,且有相關研究指出,其在胰腺癌細胞的增值與侵襲中呈高表達。而在本文研究中,MIP-3α水平表達與鼻咽癌患者T分期以及臨分期有關性(P<0.05),在治療后癥狀完全緩解患者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與健康組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未緩解組血清中MIP-3α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組(P<0.05)。提示其在鼻咽癌患者中有著較高的表達水平,且與T分期和臨床分期有一定相關性,與以往文獻研究報道一致[11]。隨著影像學的發(fā)展,其被廣泛應用于疾病診斷中。對于鼻咽癌患者的診斷及預后評估中MRI增強掃描有著重要的作用。增強掃描通過注射造影劑,增加病變組織和正常組織、病變內(nèi)不同成分之間的對比度,對腫瘤本身、腫瘤血供及供血血管等具有較好的提示作用[12]。而MRI掃描過程中,各增強掃描的參數(shù)對鼻咽癌患者治療效果、預后的評估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有研究提出,使用MRI增強掃描,可發(fā)現(xiàn)患者復發(fā)病灶及治療后纖維病變存在時間-信號曲線差異,復發(fā)病灶呈速升緩降型,治療后纖維病變?yōu)榫徤?緩降型[13]。在本文研究中T分期、N分期與臨床分期之間患者最大上升斜率、達峰時間呈上升趨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以往文獻報道結(jié)果一致[14]。而因MIP-3α導致的炎癥細胞浸潤,從而促使腫瘤組織快速生長,而新生血管通透性會增加,就會間接導致患者行MRI增強檢查時,造影劑容易通透、彌散快的現(xiàn)象,其信號-強度曲線更明顯[15]。而通過對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血清MIP-3α的表達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提示,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血清MIP-3α的表達呈正相關??梢奙RI增強掃描可作為鼻咽癌預后評估以及近期放療效果的影像學指標。
綜上所述,MRI增強掃描參數(shù)與鼻咽癌患者血清MIP-3α表達水平呈正相關,可作為臨床治療及方案調(diào)整的影像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