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春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閱讀能力發(fā)展的過渡時期,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對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標的全面實施,初中語文教師也應創(chuàng)新指向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和綜合素養(yǎng)的有效閱讀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本的內在價值和深層含義,充分發(fā)揮閱讀教學對學生培養(yǎng)的優(yōu)勢作用。鑒于此,本文探究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策略,以提升和增強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果,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教學方式多以灌輸式和習題式為主。灌輸式是指教師對學生主體性的認識不充分,在不考慮學生能否吸收和能吸收多少的情況下,一味地去灌輸學生知識;而習題式是指教師傳授給學生某一個知識點后,引導學生一味地做題和總結,只為尋求答題技巧。這兩種模式都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也不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長此以往,會導致學生缺乏閱讀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也受到束縛。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這樣展開教學。
一、挖掘生活元素,掌握閱讀方法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課堂,學生始終都是教學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以興趣為引導,將正確的閱讀方法傳授給學生,提升探究性閱讀效率,并引導學生利用這種方法深入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中的生活元素,形成情感共鳴,然后將其應用于閱讀理解的學習活動中,提高其文本感悟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背影》這篇課文時,教師要讓學生通過整體感知、綜合分析、鑒賞評價等環(huán)節(jié)達到理想的閱讀狀態(tài),學會從人物形象、寫作技巧、觀點態(tài)度等作文本進行鑒賞評價。而當學生陷入了閱讀困境中時,需要教師引入新穎的、適合學生認知的教學方法幫助他們展開高效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體會文章中作者回憶與父親相關的一些場景:文章中著重筆描述了父親的背影,從他的衣著到他蹣跚的步態(tài),再到他探身、攀爬動作的緩慢和吃力,都透出作者對父親的心疼與辛酸之情。文本結尾處樸實無華的句子也更讓人感到作者對父親的不舍與酸澀之情。教師要讓學生已生活中的事物為切入點來體悟文本的語言,深入挖掘內涵和情感,以此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拓展課程資源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教材、尊重教材,還應立足教材進行課程資源的有效拓展,創(chuàng)設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在重視知識傳授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使學生加深知識的理解,如此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開展深度閱讀,實現(xiàn)對學生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
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四季”的內容即體現(xiàn)了課程資源的整合,但語文教材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可將幾篇文章結合在一起教學,也可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拓展,在課堂適時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引入《秋天》、《瑞雪圖》等文章供學生閱讀,讓他們了解作者借景傳情的手法,深入了解這一類文章的閱讀。還比如,在學習完《送東陽馬生序》這篇課文后,教師可在班內圍繞“逆境和順境哪個更有利于人的成長”舉行一場辯論會,讓學生從課本知識出發(fā),根據各自觀點創(chuàng)作辯詞。通過有效的活動拓展,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將更為深刻,知識面得以拓展,思維能力也得以增強,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熱情也同步獲得提升。
三、聚焦寫作視點,提高應用能力
沒有閱讀也就沒有寫作,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離開了閱讀的寫作只可能是無源之水。因此語文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的簡單復制和機械記憶的淺層閱讀方式,要聚焦寫作視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從而讓學生將閱讀的重心放在文本的邏輯性體驗和感性體驗上,今兒達到拓展閱讀深度和廣度的探究性閱讀教學目的。
還以《背影》的教學為例。在學習完這篇課文后,學生都說被這篇文章深深地感動了,但當教師問道“你是否能寫出這樣的文章”的問題時,大家都默不作聲,讓他們說一說“這篇文章究竟是什么地方動人”他們也不知從何談起。于是教師引導學生:“你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將重點放在了哪里?”學生回答:“在父親買橘子這件事上,這件事讓我們感受到了深深的父愛?!苯處熡謫枺骸巴瑢W們在表達父愛的時候用的是哪種方式?又用了哪些事例來支撐這種情感呢?”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一項任務:大家回憶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并展開寫作,在下節(jié)課上一起進行分享,看看能不能帶給他人同樣的感動?!比绱?,將閱讀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既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原文的認同感,又強化和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實現(xiàn)了適度閱讀。
綜上所述,教師有效的閱讀教學方法是提升學生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文本內涵的重要保障,因此,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需要得到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的重視。教師應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教育思想,結合初中生的發(fā)展需求適時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掃清閱讀的障礙,并努力為其開辟道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應用水平,使其在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的閱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發(fā)揮出閱讀教學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桂新.淺論如何實現(xiàn)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拓展[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107.
[2]孫玉霞.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