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萍
(啟東市人民醫(yī)院產房,江蘇 啟東 226200)
分娩是伴隨著高強度心理壓力、軀體痛苦和生理刺激的身心體驗,也是一種強烈的生理和心理應激過程,分娩期產婦極易發(fā)生焦慮癥,引發(fā)煩躁、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甚至出現(xiàn)情緒失控,不僅干擾產婦的順利分娩,增加難產概率,嚴重者還可導致分娩并發(fā)癥發(fā)生,嚴重影響母嬰結局[1-2]。產婦焦慮癥的預防是助產護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之一,而對分娩期產婦焦慮狀況的改善更是重中之重。循證護理又稱實證護理,是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依據具有可信度的、真實有效的醫(yī)學研究證據,提出護理問題,查找實證,對患者實施有效干預的最佳護理手段。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依據循證護理理念對產婦分娩期焦慮進行原因分析并實施了針對性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自然分娩的產婦80例,按數(shù)字隨機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4.56±4.15)歲;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5±3.25)周;對照組產婦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3.46±4.32)歲;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7±3.01)周。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等方面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助產護理,包括入院宣教、產期常規(guī)檢查,飲食管理、分娩指導、監(jiān)測產婦宮縮頻率、胎心變化及生命體征,產婦宮口>2 cm后進入待產室常規(guī)助產。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助產護理的基礎上給予以下循證護理干預。
1.2.2.1 循證方法 ①確定問題。國內調查研究表明[3],妊娠分娩會對女性造成巨大的心理應激,并由此引發(fā)一系列心理反應,其中以焦慮最為常見,又尤以初產婦焦慮最為多見,最為嚴重,并最終影響其生育結局[4]。②尋找產婦分娩期焦慮原因的循證支持。成立由責任護士和助產士骨干組成的循證干預小組,通過參閱文獻,檢索影響焦慮的因素證據,結合本院實例調查,查明主要原因包括:a.產婦缺乏分娩知識,憂心未知的分娩過程,臨產時高度緊張,出現(xiàn)臨盆現(xiàn)象時惶恐不安,手足無措,容易出現(xiàn)焦慮性心理障礙;b.產婦對分娩痛耐受力差,擔憂試產不順或失敗;c.身材矮小、高齡、肥胖或有妊娠合并癥的產婦常常因缺乏分娩信心而產生焦慮;d.陌生、嘈雜、孤獨的待產環(huán)境也會給產婦形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容易出現(xiàn)心理抵觸,焦慮敏感,甚至情緒失控[4-5]。
1.2.2.2 干預方法 循證護理干預小組根據循證原則,篩選實證,結合產科特點以及產婦心理特征,制訂分娩護理計劃,在入院首次焦慮測定后,從解決焦慮原因入手進行護理干預。包括:①產前訪視。評估產婦的身心狀態(tài)、焦慮程度和應對能力,了解其心理需求,進行針對性分娩宣教、助產指導和思想疏導,從認知、精神、知識、行為4個方面給予產前干預,緩解焦慮,使產婦能放松心情,保持最佳的臨產狀態(tài)。②人性化環(huán)境。為產婦提供溫馨、舒適、安靜的待產環(huán)境,同時產房工作“關口前移”,助產士主動下病房與待產婦溝通并用圖片示例介紹產房環(huán)境,以減少其分娩時的陌生感和恐懼感。③產程支持。產程中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護產婦,零距離照看護理,緩解其產時焦慮,給予心理支持和精神鼓勵。胎兒娩出斷臍處理后,第一時間抱與產婦,進行母子面部肌膚相親,使產婦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④分娩減痛。正確判斷與評估宮縮陣痛的性質和程度,依據疼痛指標適時指導產婦進行分娩球助產,配合拉瑪澤呼吸法引導產婦進行呼吸放松和情境性注意力轉移,以減輕分娩疼痛,必要時輔助椎管內麻醉鎮(zhèn)痛,避免痛性應激引發(fā)的焦慮。
1.3 評價方法 觀察分析兩組產婦產程焦慮及護理滿意率。其中焦慮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定產婦入院時、產前與產后24 h的焦慮分值,量表包括15個正向評分題,5個反向評分題,共20個條目,每條目按4個等級評分,以SAS標準分≥50分為有焦慮癥狀。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護理操作、助產技術、工作態(tài)度、服務流程、健康宣教、分娩環(huán)境等方面,共20個條目,每條目按5級評分,滿分為100分,總分≤80分為不滿意,80~90分為基本滿意,總分≥90分為滿意,滿意率(%)=(基本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數(shù)據分析,測評觀察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焦慮情況比較 兩組產婦入院時SAS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產程中都以產前時段SAS評分為最高,入院時和產后24 h SAS評分均低于產前。組間比較,經過干預后觀察組產婦產前和產后24 h 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不同時段SAS評分的比較(分,)
表1 兩組產婦不同時段SAS評分的比較(分,)
2.2 兩組產婦護理滿意率的比較 觀察組產婦滿意率為97.50%,其中,滿意25例,基本滿意14例,不滿意1例;對照組滿意率為82.50%,其中,滿意15例,基本滿意18例,不滿意7例,兩組比較χ2=5.00(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分娩期焦慮的不良影響 焦慮是孕產婦圍生期發(fā)生頻率較高的負性情緒狀態(tài),負性情緒對產婦身心可造成多種不良影響,產婦焦慮時在生理方面可表現(xiàn)為心慌、坐立不安、頭痛、頭暈、尿頻、尿急、失眠等。在情感和認知方面會出現(xiàn)無助感,情緒失控,交流困難、喪失分娩自信,表現(xiàn)出緊張、易怒、沮喪、自卑、哭泣等,嚴重干擾分娩進程,甚至影響分娩結局。臨床研究證明[6-8],產婦產生焦慮情緒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產婦的焦慮水平往往在分娩潛伏期和活躍期最高,癥狀亦最為嚴重,產婦的焦慮情緒會影響其在產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強化產時負性體驗。產婦處于焦慮緊張狀態(tài)時,身體內兒茶酚胺異常分泌,會影響子宮的正常收縮和血流灌注,造成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甚至會出現(xiàn)胎兒宮內窒息、產后疼痛出血等不良后果,嚴重威脅母嬰安全。科學的身心干預可以降低產婦發(fā)生焦慮的概率,對提高產婦的分娩依從性能夠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9],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常規(guī)的助產護理是一對多形式,各班次護患溝通和護理干預按常規(guī)千篇一律執(zhí)行,缺乏針對性和連續(xù)性,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直接影響到護理和助產質量的提高,為此,改進護理及助產干預方式,優(yōu)化護理服務質量,及時主動地滿足產婦的助產護理需求顯得尤為重要。
3.2 循證護理干預的成效 臨產婦大多思想負擔較重,尤其初產婦分娩經驗缺乏,情緒波動更大,產前焦慮往往嚴重且難以自我緩解,產前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疏導干預,帶著積壓已久的情緒負荷進入產程后,往往容易因焦慮情緒削弱產力,干擾分娩進展,造成惡性循環(huán)。循證護理是一種新興的思維理念和護理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護理只憑個人經驗和教科書式施護的局限,是充分利用最新醫(yī)療研究信息,獲取證據,有效干預解決臨床問題的護理實踐。對產婦分娩期焦慮進行循證護理干預,可以科學地調整產婦心態(tài),及時解決產婦存在的心理問題,達到最佳的護理效果,對保障產婦順利分娩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10]。
本研究通過對孕產婦焦慮情況的循證,獲知產婦的焦慮與產前認知、分娩信心、分娩疼痛、待產環(huán)境等因素密切相關,提前對產婦焦慮相關因素的進行干預,可以有效緩解和預防產婦應激反應的發(fā)生。助產士是在產程中近距離陪伴產婦,與產婦接觸最為親近、最為頻繁的醫(yī)護人員,助產士最能及時觀察和感受到產婦的情緒變化。由助產士給予積極有效地心理干預,有利于控制產婦焦慮和恐懼情緒,降低其心理應激程度,緩解分娩疼痛,維持身心指標穩(wěn)定,進而增強自然分娩動力,避免繼發(fā)性性激素水平紊亂,保證產婦分娩期心理狀態(tài)平穩(wěn),促進順利分娩[11]。據此,我院采取預見性護理干預,由助產士進行產前溝通,幫助產婦做好心理建設,降低心理壓力。在產程中對產婦全程陪伴照護和引導分娩,細致入微的觀察和照顧產婦的身心變化,讓產婦獲得充分的生理和心理支持,同時輔以人性化待產環(huán)境和多方式分娩減痛,取得良好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產前和產后24 h SA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護理滿意率達97.50%,與對照組滿意率82.50%比較,顯著提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循證干預在消除產婦對分娩期不良應激反應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能較好的解決產婦分娩期焦慮問題,緩解產婦異常心理狀態(tài),有效降低產婦焦慮水平,提高助產質量和護理滿意度,促進產婦順利分娩,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