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
【摘 要】“愛”是教學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新”是新的課堂觀的關(guān)鍵,“活”是不拘一格的動態(tài)課堂教學手段,“趣”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要。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將關(guān)愛給學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運用趣味教學,促其樂學;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從而使其全面健康發(fā)展,最后實現(xiàn)“每一塊金子都發(fā)光”的育人宗旨。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愛”“新”“趣”“活”
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從“愛”“趣”“活”“新”四個方面,論述構(gòu)建小學英語魅力課堂的主要策略和實踐體會。
一、運用愛的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教育離不開愛,教貴情深。在教學中,積極的情感可以創(chuàng)造濃厚的課堂氣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之轉(zhuǎn)化為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闡述了“愛”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意義。國外的一個調(diào)查實驗證明,學習信息總效果,其中面部表情占據(jù)了55%,這足以證明“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用自己的大愛影響學生的情感,激發(fā)其學習熱情與學習動機。
在英語教學中,以“愛”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首先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遵循學生的層次學習需求,設計低起點、緩坡度的學習任務和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學習的希望,獲取學習的自信。例如,在教授譯林三年級Unit7“Fun time”時,該部分內(nèi)容的教學目的和方式是Make and act。為有效完成這個任務,有效的復習和鋪墊很關(guān)鍵,否則,多數(shù)學生會因為對Story time的知識沒有融會貫通,在活動中望而生畏,降低活動的參與度。為此,筆者設計下面的活動:
①運用搶答游戲,復習新單詞:ice cream、egg、cake、sweet、pie、hot dog;
②運用PPT再現(xiàn)Story time的對話情境,將學生置身于情境中,復習和運用What 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you?等交際句型;
這樣,有了詞匯、句型的鋪墊,再組織學生進行Fun time的學習和實踐訓練將不再是難事。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能自主交流、合作互動。并且,層次性任務的設計,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需要,激發(fā)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熱愛孩子是教師最主要的事情。愛學生,應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機會,設計有梯度性、有針對性的問題,對難度較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來解決,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參與的喜悅、收獲參與的樂趣。例如,在教授“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可以針對文本,根據(jù)學生的層次,設計問題:
(1)Did the king like new clothes?
(2)Who came to the king?
(3)What kind of clothes could they make?
(4)What do you think the king would do when hearing the words?
這些問題,有可用簡單的Yes或No回答的一般疑問句,也有難度稍大的特殊疑問句,也有創(chuàng)新拓展的問題。這些問題基于教材內(nèi)容,也根據(jù)學生的不同需要,讓每一個學生自主、合作完成,激發(fā)其參與的興趣,讓每一個學生感受學習的快樂。
二、運用創(chuàng)新理念,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
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師,其教學方式應常新,應從學生的角度,研究教學方法,構(gòu)建新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首先,教師應建立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改變以往權(quán)威型的“師道尊嚴”的理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促使學生健康發(fā)展。
為建立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應摒棄強制、訓斥、羞辱、告狀等方式,采用“你不學我吸引你”的理念,讓學生樂于學習。也可以用師生合作的方式,加強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樂于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例如,在教授“At the weekends”時,可以讓學生以“My weekend”為題,寫3~5個句子。在寫作前,為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開啟思維之窗,筆者可以先提出問題:Do you want to know what I did this weekend?讓學生給出不同的答案。然后,筆者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If you want to know who is right,please watch the video.筆者為學生播放周末的一日活動的微視頻,使學生通過微視頻了解教師的一日行蹤和活動。通過猜、說、看、寫,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其創(chuàng)新學習的能力。
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改變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樹立創(chuàng)新意識,做到變中有新,常變常新。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需要,融入游戲、歌曲、表演等,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chant或者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等,這既創(chuàng)新了教學模式,也激發(fā)了學生無限的創(chuàng)新靈感,有助于創(chuàng)新學習意識的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
三、融入趣味元素,激活英語課堂氛圍
精彩課堂、有效課堂的主要特點是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小學生由于年齡、認知特點等因素,對新奇、有趣的事物感興趣。為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需要,巧妙融入趣味元素,以趣味元素激活課堂氛圍,提高課堂參與度。
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競賽、chant等趣味元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玩中學,實現(xiàn)“寓教于樂”。例如,在教學水果類名詞、學習用品類名詞時,可以開展“袋中摸物”的游戲。游戲的開展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讓學生在玩中掌握了這些基本詞匯,并充分訓練和運用了句型Is it…?What is it?It is…。趣味元素的融入,優(yōu)化了課堂模式,讓課堂不再乏味。
同時,體驗法、情境法、任務型教學法、交際法、故事法等,也是激活課堂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是促使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參與的有效途徑。例如,在教授“The kings new clothes”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電影《皇帝的新裝》的片段,以視頻吸引學生的興趣。也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法,激活課堂氛圍: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king.He liked new clothes very much.Every two hours,he changed his clothes.So he spent almost all his time and money on the new clothes…故事的融入能誘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降低閱讀理解的難度。
另外,課程標準倡導活動教學,凸顯英語的交際性、實踐性,讓學生“學以致用”。為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也可以采用手工操作、實踐活動的方式,激活課堂,提升課堂教學質(zhì)量。同時,這也能滿足學生喜歡動手動腦的需求,實現(xiàn)“做中學”“學中做”,“做”讓課堂煥發(fā)魅力。例如,在教學“School subject”時,可以讓學生借助班級的課程表,介紹一周中某一天的課程安排情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制作自己的課程表,并相互交流。而在教學“Look at me”時,可以模擬時裝秀表演,開展走秀活動。在教學“Keep our city clean”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環(huán)境保護的宣傳活動……以活動為載體,可以讓課堂教學充滿活力,獨具魅力。
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樂育英才”是愛的教育的理論基礎,倡導把愛散播到學生的心中,只有愛的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新課改倡導創(chuàng)新教學,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以“趣”營建有效課堂,激活課堂氛圍;通過融入趣味元素,開展多元活動,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快樂學習、積極參與。為此,新形勢下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立足“愛”“新”“趣”“活”,力爭教貴情深、教貴求新、教貴求活,讓課堂成為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樂園,讓課堂煥發(fā)生機活力,讓課堂魅力無限、精彩無窮。
參考文獻:
[1]劉薇.小學英語課堂提高學習幸福感的策略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09).
[2]夏娟.小學英語課堂運用多媒體的理性思考[J].小學教學參考,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