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燕
【摘要】當前階段,社會各界對教育領域越加重視。在小學階段,語文學科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既能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又能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在小學語文中,閱讀與寫作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兩者密不可分。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中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以及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以期彌補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對閱讀與寫作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寫作
小學教育是教育的基礎階段,十分重要。當前,教育領域不斷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以學生為根本,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在小學階段,教師應為學生打好基礎,從小培養(yǎng)學生看待問題的思維。在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在講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入讀寫結合的觀點,加強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這也是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但在當前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教學面臨一些問題,不利于兩者的結合與共同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現(xiàn)狀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一些教學輔導機構隨之興起。分析這些教學輔導機構,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對這些教學輔導班往往感到抵觸,不利于其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在小學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學生完成了課堂上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后,還需要面對課后輔導班布置的任務。一些輔導班會對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二次鞏固,帶有一些“強加性”,會在學生原有的基礎上教授一些更高難度的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小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模糊不清,使得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掌握哪些閱讀與寫作知識,無法深入理解校內教師講解的知識和課外輔導班講解的知識,不利于其閱讀與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此外,“讀”與“寫”之間聯(lián)系緊密,一些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讀與寫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方面,教師一味地讓學生大量閱讀文章,卻沒有將其與寫作結合起來,忽視了對學生寫作和表達方面的訓練。長此以往,將不利于閱讀與寫作教學的結合,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當前,市場上銷售的書籍中,學生最感興趣的多為娛樂性質的,而一些作文、精品文摘等往往會被小學生忽視。這不利于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師在教學中進行讀寫結合教學。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的路徑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思想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如何更好地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對于小學教師而言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zhàn)。小學生的思想不同于青少年,需要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融入對其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讓學生更好地表達自身想法。教師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想法來解決閱讀與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堂伊始閱讀相關范文,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從而使其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寫作訓練中靈活運用在閱讀時積累的好句、好段。這樣,在打開學生思路的同時,使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詞匯量。教師應肯定小學生的寫作思路,并對其進行引導和完善,從而在教學上達到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
1.找到學生的興趣點
閱讀和寫作對于小學語文教學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在教學中將兩者靈活地結合在一起,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應在課堂上組織投票,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閱讀材料。教師在此基礎上根據(jù)每位學生的閱讀喜好,為其制訂相應的寫作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每位學生的閱讀習慣,糾正其不良閱讀習慣。對于學生不感興趣的閱讀內容,教師應歸納總結這類書籍的內容和知識,耐心指導學生克服對這類書籍閱讀的抵觸感,幫助學生全面進步。
2.指導小學生注重積累和實際運用
良好的閱讀習慣往往是從小養(yǎng)成的。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讓學生準備一個閱讀記錄本,在看到好句、好段、好篇及名人簡介時,指導學生學會留心記錄,使學生將這些素材深記于腦海中,以便在后續(xù)寫作中更好地運用,為自己的作文增加光彩。教師可在班級內舉辦閱讀大賽,要求學生在比賽中記錄自己閱讀的書籍中的優(yōu)秀語段。積累最多的學生獲得“閱讀小能手”稱號。比賽結束后,教師為“閱讀小能手”頒發(fā)相應的獎勵,在思想上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行動上鍛煉小學生的寫作積累能力。這能夠較好地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從而促進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
3.勤記讀后感,教師認真批閱
每閱讀一本書,都會與一位偉人面對面。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完一本書后寫下讀后感,鍛煉學生的思考感悟能力。小學生的思維往往會隨著經(jīng)歷的事、面對不同的人而改變,也會在不同階段中成長。在閱讀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走進書籍,使其感同身受,通過閱讀獲得更多心理感悟,以便今后在實際寫作時,更好地換位思考,提高寫作能力。教師在認真批閱讀后感時,可以借此充分了解學生的閱讀感受,從而為后續(xù)進行寫作教學奠定基礎。教師給予學生的讀后感相應的評語,以書面形式鼓勵學生,并根據(jù)書籍的實際內容對學生的讀后感進行評價,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相契合的意義
當前階段,教育領域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相契合,能夠在鍛煉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增加學生的閱讀量,使學生積累閱讀中的“精華”,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使其在今后成長中遇到類似情形能夠主動換位思考。此外,在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積累寫作素材與經(jīng)驗,從而在閱讀中抓住問題的本質。這樣,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帶著問題思考,將在閱讀中積累的素材靈活運用在寫作中,完善自己的故事,展現(xiàn)與眾不同的寫作風格,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感悟和觀點。這樣促進了小學語文閱讀寫作的發(fā)展,提升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能讓學生愛上閱讀,敢于寫作,敢于表達自身的想法。
總而言之,教師應兼顧每名學生的發(fā)展,為每名學生制定適合他們的教學目標。同時,學校、家庭和社會應對小學階段引起重視,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而教師更是肩負重任。教師應深入了解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努力落實每個重要的教育點,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他們的整體發(fā)展“保駕護航”。
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的契合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沖擊了過去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理論,能夠讓每位學生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寫作素養(yǎng),使學生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熱愛生活、勇于發(fā)現(xiàn)的精神。閱讀,對于剛剛步入小學的學生來說,是培養(yǎng)思想、接受新知識的最佳途徑之一。學生在閱讀中加入自己的想象,能夠激發(fā)學習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適時進行引導,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層次,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好地成長。同時,在寫作教學中,學生能夠不斷表達自身觀點、展現(xiàn)自身文采,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寫作中,使作文變得充實、富有情感。這樣,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自己在閱讀與寫作方面的優(yōu)勢,從而形成學習自信,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王婷,張云鷹.小學語文開放式閱讀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莊景波.小學語文閱讀和寫作的契合點探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0):210.
楊慧麗.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積累學習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郭旭.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chuàng)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二),2019:216-218.
劉愛君.基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9(35):120-121.
劉莉.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研究[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第二期座談會資料匯編(上),2019:142-144.
魏長瓊.讀出新意 寫出樂趣: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分析[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9(02):57-58.
馬小亮.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有效結合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08):130.
李娜.小學高段語文“讀寫結合”的教學案例研究[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16.
陳壽宗.讀中學寫 以寫促讀: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指導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6(12):23-25.
王春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chuàng)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2020:708-710.
陳佳麗.讓讀寫美麗相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鏈接點的探尋[J].名師在線,2018(3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