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銳
摘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學習語文已經不僅僅局限在老師的單方面?zhèn)魇谥R,更注重“讀”的作用,在語文課文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更加深刻的理解課文的內容,在讀中體會的文字的關感,鍛煉學生的語言的語感,現在,就如何指導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獲得感悟,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學生;語文朗讀;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中高年級要重視默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庇纱丝梢娎首x在語文課堂的學習中越來越重要,在朗讀中不僅能夠鍛煉同學們的閱讀能力,更可以陶冶同學們的情操,為同學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同時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會不斷地思考,在讀中獲得感悟,能夠自主的理解到文章的主旨大意是什么。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在朗讀中自主學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語文之美”,學生們能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本文就如何指導學生學會在讀中感悟提出幾點意見。
一、初學內容,學習生字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習得文字是閱讀一篇文章的前提。在課前教師可以先將預習作業(yè)布置下去,安排同學們在家中進行初步的朗讀,以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上冊的《少年中國說》為例,在家中的朗讀過程中,也許會產生許多閱讀方面的問題,比如說生字不認識等等,教師要提前將講義下發(fā),輔助同學更好的認識文章中的生字,同學們也不要一味的只依賴教師,要學會自主學習,在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同學們可以借助計算機來了解那些難以理解的生僻字詞,以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文章內容,經過這樣的初步自主學習,能夠更好為教師下一步開展教學任務打好基礎。
二、情景式朗讀,激發(fā)興趣
無論學習什么知識,興趣都是第一任教師,只要有了興趣就可以促使同學們有著繼續(xù)學習下去的欲望,所以作為一名教師,要給同學們設立一個富有樂趣的課堂,激起同學們對于的樂趣。以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的童話故事《狐假虎威》為例,請同學們分角色扮演狡黠的狐貍、迷茫的老虎、深林中不知真相的其他小動物,進行情景式的表演朗讀,并且拋出一些課后問題給同學們進行思考,比如文章中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狐貍;在這篇課文中“狐假虎威”到底是什么意思等等,讓同學們在朗讀和傾聽的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鍛煉同學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請同學表述答案的時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語言表達的能力。在同學們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學習空間里,同學們會學習的更加自主,學習效率會比老師硬性傳授高出很多。
三、巧妙引導,以讀質疑
學習語文課文絕對不僅僅是依靠學生們的簡讀課文和為了激發(fā)上課樂趣的情景式閱讀,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一篇文章必須細化所朗誦的內容,用心感受文章內容,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在讀中感悟。以部編版六年級上冊魯迅先生的《少年閏土》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朗讀文章的第1至4段,從這幾段中找到魯迅先生用來形容少年閏土外貌,性格等的關鍵詞語,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從哪些詞語可以體現出閏土的形象,從閏土的嘴里吐出一些令我新奇的華語又說明了什么樣的社會現實等等問題。有問題的引導,同學們會更加認真仔細地進行朗讀,為了更好的開發(fā)同學們的思考能力,教師可以把學生們分成幾個組,進行情景式朗讀教學,在各個小組內,由小組成員自由選擇扮演對象,這樣在朗讀的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更加有效直觀的深入到課文當中,能夠更好的了解閏土的出現對于作者有什么樣的影響。在之前的兩個朗讀過程中是以學生自主朗讀為主要手段,但在這一階段當中,教師要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朗讀過程中來,對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有關問題教師要及時予以解答,并提前將文章的寫作背景,時代環(huán)境講述給同學以便讓同學能夠更好的了解文章內容。這樣進行語文課文的講解會使得同學對于學習語文更加的富有樂趣,教師也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拉近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提高師生親密度,對于課堂效率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四、以讀促悟,升華主題
學習一篇課文不僅局限在了解文章的生字詞,文章的淺層內容更要理解文章的主題內容是什么。以學習小學四年級下冊的《三個孩子》為例,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不僅僅要了解文章所傳授的新的生字詞,更要知道文章最后,老爺爺為什么會說在母親的三個孩子中他只看到了一個孩子,這才是這篇文章的主題。在課堂的中后期,教師可以安排同學再一次的進行朗讀,重點朗讀在母親辛苦扛水的時候,三個孩子都分別在干什么,老爺爺嘴中的那個孩子到底是這三個孩子中的哪一個。同學們經過閱讀會發(fā)現,第一個孩子像車轱轆一樣一直在翻跟頭,第二個孩子在唱歌而最后一個孩子卻是幫媽媽扛起了水桶徑直的往前走。在教師的引導下,同學們可以了解到那個幫助媽媽扛起水桶向前走去的孩子就是老爺爺嘴中的那個孩子。接下來教師可以提出下一個問題就是老爺爺為什么會認為這個孩子才是媽媽唯一的兒子呢,教師可以請同學們再一次細化閱讀描寫第三個孩子的動作的那部分文章,通過一系列動詞可以了解到,老爺爺評判的標準就是孩子對于母親的孝順。在鄰近下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對這節(jié)課的主題進行升華總結,用來幫助同學更好的理解和記憶。
五、結束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朗讀通順是理解一篇文章的基礎,教師在學生們誦讀的過程中要作為一個指導者出現,指導學生在朗誦中由淺人深的在朗讀中獲得感悟,在閱讀當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樂趣,讓同學們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彭光遠,讓學生在語文閱讀中感悟生活的真、善、美[J].新作文:教研,2019(08):119-119.
[2]黃翠蘭,淺談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8(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