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仁
摘 要:對于高中數學老師來說,其不僅僅要擁有數學知識與教育技能,同時還應當具有心理學知識以及一些別的學科的知識儲備。其中,數學知識對于數學教師來說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心理學知識和教育知識,排在最后的就是別的學科的知識。
關鍵詞:數學教師;知識結構;專業(yè)發(fā)展
良好的教育是推動是國家發(fā)展的最大前提,而實行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師,只有好的教師才能夠具備良好的教育方式,教育出好的學生。一般來說,人們都會將教育這一大任托付給教師,也就是對老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教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能夠極大程度上的對教育效果產生影響,要實施教學改革,首當其沖的就是要改革教師群體,不斷的提高教師群體的專業(yè)素質,提升教師群體的教學水平。
一、新課改對教師知識結構的新要求
(一)本體性知識深厚
所謂本體性知識,指的就是教師所應當具備的自己學科的知識,這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所必備的技能。從傳統意義來講,教師的學科知識對于教師來說是最為重要的。當前國際社會對于課程的發(fā)展也是出于對多樣性及選擇性的考慮,我國在新課改的目標線對這一目標進行了改革。但是,實際教課過程中卻很容易將課程的多樣性及選擇性落到實處,這是目前我國數學教育課程當中的一個難題。在新模式下,將課程結構分成了多層次的樣本選擇,希望通過此能夠讓學生更快的了解課程的要求。在新課改當中,注重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培養(yǎng),其指出應當重視學生對數學的應用價值的了解。通過數學的教程也能夠讓學生更加快速有效的了解數學學科與人類社會之間的一些內在聯系,從而通過對數學價值的了解,將其作用應用到社會生活中去,這也將要求數學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數學文化以及數學實驗等相關知識的了解。
(二)條件性知識寬厚
數學教師在應用教學技能進行教課時,應當關注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教與學的聯系、學生學習效果三個方面。這三個方面能夠對學生的整個知識架構產生一個大體的了解,并且能夠將數學教師和普通的數學工作者區(qū)分開來。在新課改的基本理念當中,其更加關注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并通過對高中生心理思想的研究,從而采取了更加豐富的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教學知識的講解。新課改希望通過鼓勵學生追求學習基本價值的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合作實踐能力等等。高中數學是一門具有探究性的學科,其可以將教與學的過程滲透入每個教學的專題當中去,讓學生能夠更快的了解現代教學理念想要給他們傳輸的一種學習思想,幫助他們更快的吸收現代化的教育理念。
(三)文化知識的廣博性
教師根據自己對各門學科的了解從而開展相關的教學工作即被稱為文化知識的廣博性。新課改當中更加關注教師的個人信息化技術與課程教學的融合,希望通過教師的個人能力來更好的為學生進行教學。
(四)實踐知識的豐富性
教師應當重點關注自己課堂當中的知識的講解,對難題進行重點的講述。教師對于自己實踐知識的要求完全處于其自己的個人特征,并將自己的教學經驗融入進去,從而能夠引發(fā)學生自己的思考。
二、新課改要求之下對數學教師的專業(yè)知識結構要求
首先我們可以將學科教學知識看作是一門廚藝,那么下廚的第一步就是要尋找食物素材,也就是學科教學知識中的整合相關知識。但是,在下廚時,并不是一味放入素材,覺得素材越多菜肴就越美味。要想完成一道佳肴,一定要對客人的喜好、忌口有一定的了解,在烹飪菜肴時,也要掌握好火候和烹飪時間等等,一道佳肴不會是渾然天成的,它往往是廚師經過多次的嘗試調整才出爐的。
而學科教學知識也是如此,它也需要實施者對受教者進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因材施教,使得受教者與知識形成一個聯系,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一)樹立合理的教學信念,建立充分的教學自信
信念是人的一種心理感受,指的是人對于一件事的充分把握,也就是人往往會按照自己的原則和方式方法去處理一件事,這就是一種心理的傾向性。信念對于人類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對人的行為具有絕對的導向作用。積極健康的信念能夠對身處絕望的人產生很強的激勵作用,當然與之相對的,消極灰暗的信念則會引導人類走向毀滅。因此要想做成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自信是發(fā)掘自己能力的必要條件,一個有自信的人,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激發(fā)自己內在的潛力,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信念對自信的方向也有影響,有些人的自信是盲目的,有些人的自信則是實在的。自信信念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信念決定自信,自信發(fā)展信念,因此我們既要充滿自信,又要堅定信念,只有這樣,才能更有把握的面對嶄新的挑戰(zhàn)。
(二)完善高中教師培訓制度
要想更好的建立專業(yè)的知識結構,就必須構建一個能夠幫助高中教師更快完善自身的培訓制度。這樣的方式能夠有利于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善自己的知識水平并且發(fā)展自己的知識結構。目前有很多的學院已經深入開展了對教師的培訓制度,但是由于我國面積大,僅僅依靠學院的培訓是不足以滿足時代的發(fā)展需要的。因此,為了讓高中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架構能夠達到新課改的要求,必須要加強對各個院校以及地區(qū)的高中教師的培訓才能夠建立一個具有綜合性的校園培養(yǎng)基地,讓高中教師接受到培訓之后將其傳授給學生。
(三)重視與學生共同體驗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
高中教師應當注重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其應當尋求能夠讓學生更加理解的方式來進行知識的教學。對于教學內容的選擇,應當找出一個有一些教學困難的知識,讓高中教師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找出利于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更加深入的了解數學學習的方法。同時,還可以建立專門的討論小組來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討論,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進步。
(四)強化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于數學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來了解學生的思維,并據此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互通,其更是一種靈魂之間的交流。通過這樣的交流可以讓學生與教師建立一個互相信任的平臺,并有利于教師通過此來發(fā)掘教學的方法。教師應當重視與每個學生談話交流的機會,并通過這個機會來了解學生的想法,從而實現自身教學方式的成長。只有縮小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才能夠構建一個自由、健康、活躍的課堂。
(五)開展教學反思活動
在新課改的要求之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找出一個有助于自身專業(yè)發(fā)展的道路。新課改要求高中教師必須要跟隨時代的步伐來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教學。這樣能夠更加適應當代學生的特點,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這就要求高中數學教師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出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加以改正,從而尋求一個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
(六)深入理解學生的學習,讀懂學生的思維與需要
有標準指出,“四大理念”之首應當是“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置于首要地位是改革教師教學方式首當其沖的要求。教師只有再“以學生為本”的前提下才能對學生抱有充分的尊重的關愛,才能注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各種矛盾和各種需求并及時解決這些挫折和困難。孩子們很容易因為日積月累的小矛盾以及學習壓力而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會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因此就需要教師及時的對他們進行疏導,減少這些不必要的安全隱患。教師在具備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理論的基礎上,還應該對不同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且要學會根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特點和行為習慣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解決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問題,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具備持續(xù)性的良好學習心態(tài),形成一套良好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最大關注就體現在對學生的認同,教師們需要學會在注重整體學生的情況下還能夠兼顧部分特殊學生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熱愛學習,達到事半功倍,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何飛.高中數學教師專業(yè)能力的構成要件及其培養(yǎng)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8(23)
[2]鄭晨;李淑文.中國數學教師學科知識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數學教育學報.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