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鎮(zhèn)
摘 要:中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模式需要進行改進,一社會就業(yè)趨勢為主導,培養(yǎng)更多實用性人才。中職院校與傳統(tǒng)大學之間教學存在一些區(qū)別,中職院校主要是對實踐性人才的培養(yǎng),因此對于體育課程安排應該將實踐性課程適當增加,提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本文主要從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進行分析,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且提出相應對策,希望可以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和發(fā)展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中職院校對于課程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入,中職院校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的要求,對于人才的培養(yǎng)不利,因此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主要是提中學生的體育技能,增加對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靈活應用到體育實踐技能上。因此需要對體育觀念進行轉變,以就業(yè)為主要依據,對體育課程體系進行重新的建立和完善,加深對體育課程改革的研究。
一、中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設置體系不完整
對于目前中職院校在課程上的安排可以了解到,中職院校的課程安排不夠合理,缺乏針對性,并且中職院校在體育課程設置上使用的是統(tǒng)一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教學的內容非常單調,不夠具有特色,無法吸引學生的學習。體育課程是一項實踐性的課程,并且體育課程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該更多的是實踐性的課程。但是目前對于體育的教學通常是傳授理論知識,缺乏技能的培訓,無法提中學生的體育技能,沒有讓學生了解到體育的內涵。在實際教學中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阻礙,無法發(fā)揮學生各自的特長,阻礙個性化的發(fā)展。
(二)體育教學體系不具備職業(yè)體育特征
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對于學生的教學通常是教師講解理論知識,學生被動的學習的過程。體育課程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興趣。同時體育課程的學習在未來的就業(yè)中如何發(fā)揮作用,沒有將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與課程充分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在不如工作崗位后無法適應崗位要求,教學缺乏特色。比如在對球類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般會教授球類運動的技巧,但是對于球類運動的文化等完全沒有涉及,這樣就使得體育課程的講授非常片面和單一,并且學生缺乏對內涵的了解,這樣就無法形成對運動本身的熱愛,不利于建立和鞏固自身職業(yè)技能。
(三)缺少教學評價和實踐應用
自中職院校開設體育課程并且體育課程的成績是計入學分的,大事對于體育成績的考核不夠科學合理,體育成績往往流于形式。對于學生學習成果的驗收通常以運動的成績?yōu)闃藴?,對于學生學習過程以及體育技能等方面的學習成果不夠重視,導致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理解不夠深入,與現(xiàn)實社會需求距離較遠,不利于未來到工作崗位上發(fā)揮自身的價值。同時沒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阻礙了學生個性化發(fā)展,沒有充分發(fā)揮出學生的特長。
二、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和發(fā)展對策
(一)轉變傳統(tǒng)體育教學理念
對于體育教學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不同的學習要采用不同的體育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作出改變,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讓教師對學生了解加深,提中學生的興趣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學會體育運動的技巧,尊重個體差異。中職院校本身就致力于培養(yǎng)實用性人才,培養(yǎng)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因此對于體育課程設置應該以就業(yè)為導向,通過對未來就業(yè)方向的探索,設置更多的實踐性課程,學生在不如工作崗位在之后不僅要具有理論知識,同時要具有體育能力以及體育精神,具有崗位適應力,因此要在學校就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促進學生的長遠發(fā)展。體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樹立健身意識,體育技巧和體育方法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現(xiàn)如今全民健身已經逐漸被重視,因此在中職院校的體育課程中加入一些健身性的體育可以有利于學生提中健身意識,形成日常體育鍛煉的習慣,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水平有關,因此對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升以及加強對師資隊伍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中職院校中的體育教師應該提中自己的教學水平,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把握,并且對教學內容作出適當的調整,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應該對崗位中的需求進行了解,掌握體育發(fā)展動態(tài),培養(yǎng)社會實踐性人才。在課程安排方面應該更加多元化,避免單一的課程安排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
(三)改革課程內容
中職院校應該對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根據職業(yè)特色進行合理安排,保障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學生在未來會從事各種行業(yè),只有在學校打下堅實的基礎,才有強健的體魄勝任工作。因此要根據不同的職業(yè)特征合理安排體育內容,比如對于一些形象要求較中的職位,應該讓那個學生學習舞蹈、瑜伽等對形體鍛煉比較多的體育項目,可以鍛煉良好的體態(tài)。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對于體育課程的改革符合現(xiàn)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并且更適應未來職業(yè)的發(fā)展。對于體育課程的搞個應該轉變思想觀念,樹立先進的教學理念,對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進行優(yōu)化,通過對課程體系的完善,可以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因材施教,突出學生的特征,避免將學生的特長埋沒。并且提中教師對于的整體水平,打造中素質的教師隊伍,培養(yǎng)更多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垚.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研究[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14(3):239-240.DOI:10.16660/j.1674-098X.2017.03.239
[2]彭芳瑩,鄧昌亞.中職院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fā)展研究[J].體育時空,2017(1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