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浩 吳秋紅
摘 要:鹽城淮劇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唱詞獨具特點,豐富多樣的辭格尤為典型。大量辭格的運用使得淮劇在故事敘說上更加完整,在情感表達上更加動人,展現出淮劇的獨特魅力?;磩〕~中辭格的運用主要分為單用與綜合運用,辭格的綜合運用中又分為辭格的連用、兼用與套用。
關鍵詞:鹽城淮劇;唱詞;辭格;運用
中圖分類號:H05;J82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5-0046-02
淮劇又稱江淮戲,源于江蘇省江淮地區(qū),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2008年6月,上?;磩F、江蘇省鹽城市申報的淮劇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辭格也稱修辭格,是一種修飾語言的特殊方式,主要作用是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淮劇唱詞中包含著多種辭格,辭格的存在使得淮劇在故事敘說與情感表達上呈現了豐富多樣的效果?;磩〕~中辭格的運用主要分為單用與綜合運用,辭格的綜合運用中又分為辭格的連用、兼用與套用。
一、辭格的單用
(1)比喻。比喻又稱打比方,可分為三類:明喻、暗喻和借喻。例如:“走不盡黃葉路沙飛風吼,路茫茫我好像大海孤舟?!保ā秵∨鏍睢罚┻@句唱詞中出現了“好像”這個喻詞,將趕路的自己比作大海孤舟,情境相似本質不同,是明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啞女孤苦無依的情形。
(2)比擬。比擬可以分為兩種:擬人和擬物。例如:“懸崖旁,臨深澗,鳥怯猿愁。”(《啞女告狀》)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鳥都怯弱,猿也憂愁,突出了當時情景的凄涼。
(3)借代。借代是指用與事物有關系的另一種事物代替原來要表達的事物。例如:“怎奈冰天雪地步難行,臣婦沿路把草根咽,血泡子哪能活得成?!保ā堆篮塾洝罚┢渲小把葑印贝缸约海f明前路艱辛,生活艱難。
(4)對比。對比是指將兩種事物的某一方面進行比較,重點突出描寫事物的特點。例如:“飛鳥有巢晚歸宿,我卻無家走荒丘。”(《啞女告狀》)此句將啞女自己與飛鳥進行對比,說明鳥尚且有家可回,自己卻無家在外,寫出啞女心境的凄涼。對比這一修辭手法在淮劇唱詞中被廣泛運用,大多是以情感對比沖突的事物為對象,使得唱詞具有感染力,使聽眾身臨其境。
(5)夸張??鋸埵侵高\用藝術手法,把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故意夸大或縮小,使其特點鮮明。例如:“誰知你怒火三千丈,錯怪為夫太冤枉。”(《紅酥手》)其中“怒火三千丈”是擴大夸張手法,反映妻子極度生氣的情形。
(6)襯托。襯托是指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的表現手法。例如:“一夜春雨草返青,我安家父子狀元天下聞。本應該盈盈笑語日日慶,哪知家中常聞嘆息聲?!保ā堆篮塾洝罚┛梢哉f,“一夜春雨草返青”既是正襯,又是反襯。用環(huán)境來襯托文章內容是一種常見的手法,淮劇唱詞中廣泛應用。
(7)頂真。頂真是一種特殊的辭格,在格式上表現為“A-B,B-C”。例如:“我的二郎兒,二郎在短刀之下命歸陰,我的兒啊,三郎兒又被馬踏,尸骨難找?!保ā稐畎私阌未骸罚╉斦嬖诨磩〕~中運用不多,主要是為了節(jié)奏順暢,使得上下文更加連貫。
(8)回環(huán)?;丨h(huán)也具有固定的格式,即“A—B,B—A”。例如:“張家長李家短,你個個知曉,男配女女配男,你個個知情,我吳漢拔寶劍迎頭就砍?!保ā秴菨h三殺》)此句中“男配女女配男”運用了回環(huán)的修辭手法,不同于一般的反復,回環(huán)使得句子結構連貫,具有音律美和節(jié)奏美。
(9)反復。反復是指有意讓句子或詞語重復出現的修辭方法。例如:“千難料,萬難想,我未過門君先亡;千難料,萬難想,姑娘披紅換白裝?!保ā队癖墶罚┐司浼瓤衫斫鉃榉磸?,又可理解為不規(guī)范的排比?!扒щy料,萬難想”,本身就有遞進的關系,兩句話間隔出現,屬于間隔反復,說出了主人公心情的悲痛?;磩〕~中間隔反復占了大部分,有利于情感的抒發(fā)。
(10)排比。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詞或句子(一般是三句或三句以上)組合在一起的修辭手法。例如:“爹爹他續(xù)弦劉氏性奸刁,不準兒把重孝帶,不準兒把紙錢燒,不準兒把詩書讀,不準兒把女紅描,兒在人間受折磨?!保ā多嵡蓩伞罚┻B用四個“不準”開頭的分句,說明劉氏的“奸刁”,表現了母親對孩子遭遇的感嘆。
二、辭格的綜合運用
辭格的運用可以是單向的,也可以是多向的,多個辭格可以在句子中同時使用?;磩〕~中,辭格的綜合運用占了不少比重。
(1)辭格的連用。辭格的連用是指一種或多種辭格接連使用,有先后關系。例如:“我好比離水龍沙灘被困(哪),我好比平原虎跌落陷坑,我好比沖鋒馬失蹄敗陣(哪),我好比大鵬鳥斷翅折翎,我好比窗前孤燈油干芯盡,我好比短線風箏翻轉飄零,我好比封門火無水救應,我好比缺帆船破漏江心?!保ā短K秦六國封相》)此句中,連用八個比喻,選取的都是極度危險、孤困無援的場景,說明人物當時的失望與憤恨,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刻畫出一幅絕望的場景。
(2)辭格的兼用。辭格的兼用是指兩種或多種辭格同時使用,不分先后,相互交融。例如:“如若你和友梅無緣分,卻為何踏青會在蘇城?如若你和友梅無緣分,卻為何贈詩題畫傳真情?如若你和友梅無緣分,卻為何肝膽相照一往情深?如若你和友梅無緣分,卻為何暗贈信物訂下終身?!保ā读G娘》)此句中,四個短句,結構相似,內容有關聯,是排比的手法,寫出江郎的種種行為以及女主人公的心馳神往。但從另一角度看,此句運用了反復的手法,“如若你和友梅無緣分”在文中反復出現,說明女主人公堅信自己與江郎是有緣分的,對于未能在一起的結局是不肯接受的,寫出了其困惑、失望的情感。字字句句,情感真摯,令人感動。
(3)辭格的套用 。辭格的套用是指一種辭格中又包含其他辭格,總的看來是一種辭格,但在句子內部又有一種或多種辭格。例如:“腳底下,云如海,不敢回首。懸崖旁,臨深澗,鳥怯猿愁?!保ā秵∨鏍睢罚┛傮w上看,這句運用了對偶的辭格,形式相同,結構相似。第二句鳥與猿擬人化,形象生動,屬于在對偶中套用比擬的手法。路途遙遠,地勢兇險,鳥怯弱,猿憂愁,情景悲涼動人。
又如:“一不能美酒來祭饗,只有哀思淚千行。二不能佳肴來供餉,只有戚戚哭兄郎。三不能為你夜走訪,只有嬋娟空照窗。四不能陪你將花賞,只有千紫枉飄香。五不能雙雙觀月亮,只有孤影守空房。六不能見你登皇榜,只有華韻赴汪洋。七不能聞你雪冤把父放,只有、只有尸骨含恨拋長江。八不能花轎相迎禮樂響,只有孝服代紅妝。九不能與你相依度時光,只有歲月添愁鬢染霜。十不能與你同殯葬,只有老死入陌荒?!保ā队癖墶罚┻@段話是典型的辭格套用,從結構上來看,整段話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也可以理解為層遞的手法。由一至十,級級遞進,從一開始的“哀思淚千行”到最后的“老死入陌荒”,情感深入細致。同時,“不能……只有……”引導的一系列句子既是對比又是對偶,寫出了幻想與現實的激烈碰撞。第七分句中,“只有”一詞出現了兩次,運用了反復的辭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轉折,這句話上面是本身的境遇,而從這句開始就涉及生死,唱詞譜寫之妙令人驚奇。
淮劇本身來源于生活,大量辭格的運用表面是寫事,實則抒情。無論是辭格的單用還是辭格的連用、兼用與套用,都在展現著淮劇唱詞獨有的魅力。在今天,一些方言逐漸走向沒落,公眾也許不能從語音中感知淮劇之美,但探索淮劇唱詞的辭格特點也是了解淮劇的一大捷徑。辭格的運用是一門語言藝術,也是淮劇唱詞的獨特靈魂。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旭東.現代漢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2]孫啟剛.淺析鹽城淮劇的藝術特征[J].戲劇之家,2015(07).
[3]張穎煒.海門山歌語言的表現特征[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
[4]朱詩宇.論淮劇藝術的綜合性特征[J].大舞臺,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