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沙沙 樊思凡
摘 要:晉語是指山西及毗連地區(qū)有入聲的聲音,沁水城東方言則隸屬于晉語上黨片,在語音、詞匯、語法上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如“圪”字的使用。在沁水方言中,“圪”字的使用頻率非常高。文章基于語言學(xué)視角,選取晉語中的沁水方言,從沁水方言中“圪”頭詞的構(gòu)詞形式出發(fā),通過列舉一些具體的“圪”頭詞,分析“圪”頭詞中“圪”的意義,并簡要陳述“圪”頭詞的存在及其對保護(hù)傳承方言的意義,提出保護(hù)方言的建議和策略。
關(guān)鍵詞:沁水方言;“圪”頭詞;方言安全;形式;傳承
中圖分類號:H17 文獻(xiàn)標(biāo)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6-0040-03
一、前言
語言安全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使用語言文字的權(quán)利不被干涉和威脅。方言作為局部地區(qū)使用的語言,代表著獨特的民族區(qū)域文化,是語言研究的活化石。
沁水縣,隸屬于山西省晉城市,位于山西省東南部,東與高平市、澤州縣為鄰,西與翼城縣搭界,南與陽城縣、垣曲縣接壤,北與浮山縣、安澤縣、長子縣毗鄰。1985年,李榮先生在《官話方言的分區(qū)》中提出“晉語是山西及其毗連地區(qū)有入聲的方言”。1987年出版的《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將沁水城關(guān)方言歸到中原官話汾河片的平陽小片。侯精一在《晉語的分區(qū)(稿)》中,則認(rèn)為沁水城東方言隸屬于晉語上黨片,城西方言屬于中原官話汾河片。本文基于語言學(xué)視角,主要研究隸屬于晉語的沁水城東方言。
二、沁水城東方言中“圪”頭詞的構(gòu)成形式
根據(jù)《晉城方言志》,沁水方言(以沁水城東方言為主)中的“圪”是一個入聲字,讀音為[ke22]。“圪”頭詞的構(gòu)詞方式多是附加式,“圪”作為詞頭或詞嵌,構(gòu)成圪頭名詞、圪頭動詞、圪頭形容詞、圪頭量詞等,表示“小”“少”之意,還可表示搖擺,動作的輕微、短暫等。在沁水方言中,“圪”頭詞最主要的形式是圪A式,此外還有圪AA式、圪AB式、圪ABC式等。下面將逐一進(jìn)行分析。
1.圪頭名詞
(1)圪A式。圪針:某些植物樹干或樹枝上的小刺兒。如:小心樹上的~。圪臺:臺階。如:看得些~。圪腦:指人的頭。如:小心碰~。圪石:石頭。如:不要耍內(nèi)(那)~。圪洞:胡同。如:后(不要)去~里耍。圪坨: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如:地上有一小~。圪渣:地面上的小而少的垃圾(或灰塵)。如:把地上的~掃掃。圪瘩:同普通話的“疙瘩”。如:臉上怎么長了個~。圪盧:泛指瓶子。如:把醋~給我拿過來。
(2)圪AB式。圪膝顱:指膝蓋。如:天冷了,~疼的。圪肢窩:指腋窩。如:癢癢你~。
(3)A圪B式。樓圪梯:指樓梯。如:上~慢些。窗圪臺:指窗臺。如:放~上。臉圪蛋:指臉蛋。如:這小孩~真紅啊。樹圪枝:同普通話中的“樹枝”。如:這樹上的~真多。
(4)A圪BB式。山圪梁梁:指較小的山梁。土圪堆堆:小土堆。
可以看出,在“圪”構(gòu)成的名詞中,主要有圪A式、圪AB式、A圪B式、A圪BB式等形式。圪A式中,圪后跟的多是有具體意義的表示實物的名詞,少數(shù)可重疊為圪AA式,如“圪盧盧”,即較小的瓶子,表示“小”的含義,帶有喜愛、親昵的感情色彩。多數(shù)圪A式和圪AB式后都可加“兒”,如“圪坨兒”“圪膝顱兒”,有區(qū)別意義和表示感情色彩的作用。在以上列舉的A圪B式中的“圪”大都可以去掉,并不影響詞義的表達(dá),主要是方言口頭表達(dá)的需要。
2.圪頭動詞
圪頭動詞主要是圪A式。圪搖:指搖動。如:不要來回~。圪瞇:指小睡一下。如:吃完飯~一會兒。圪摸:用手摸東西。如:不要胡亂~。圪轉(zhuǎn):類似于普通話中的“逛逛”。如:走,去外頭~一下。圪溜:與“圪轉(zhuǎn)”意思相近。如:多去外頭~~。圪眨:指眨眼。如:不要一直~眼。圪舔:即舔。如:小狗把碗~得干干凈凈的。圪擠:擠在一塊。如:大家不要~到一起。圪抿:①把嘴閉上。如:不要說話,把嘴~上。②少吃(喝)一點。如:慢慢~點。圪蹴:蹲。如:~下。
這里的“圪”也帶有“小”的意思,多指動作行為的幅度較小,程度較輕,延續(xù)時間較短等。如“搖”和“圪搖”都是搖動的意思,但“圪搖”多指幅度較小的搖動。圪A式的圪頭動詞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圪”可以省略,省略后詞的基本意義不變,只是指代的范圍發(fā)生變化。如“圪摸”“圪?!?,省略“圪”后,單“摸”和“?!币琅f可以表示摸某人(物)與眨眼的意思,“圪”表示的是對動作行為的一種限定。二是省去“圪”后,詞的意義發(fā)生改變。如“圪蹴”和“蹴”,“圪蹴”表示的意義是蹲下去,而“蹴”是踩、踏的意思。此外,圪A式的圪頭動詞多可重疊使用,形式為圪A圪A,表示動作的反復(fù)和延續(xù),如“圪搖圪搖”“圪轉(zhuǎn)圪轉(zhuǎn)”等。
3.圪頭形容詞
(1)圪A式。圪僚:形容彎曲不直。如:木條怎(怎么)得么(這么)~來。圪逞:與普通話中的“炫耀”“驕傲”意義相似。如:他孩考了第一,看把他~地。圪彎:指某物不直,呈彎曲狀,與“圪僚”意思相近。如:棍~了!圪渣:形容很臟,不干凈。如:你怎么那么~來。圪出:形容皺巴巴的樣子。如:衣裳怎么~成內(nèi)(那)來。圪拽:很牛很拽的樣子。如:不就是考了第一,有甚(什么)好~的。圪賤:形容人很討厭。如:你這人怎么得么(這么)~。
(2)A圪BB式。胖圪墩墩:形容小孩或小動物胖胖的,很可愛。如:看咱屋的咪嗚(貓)~的。笑圪喜喜:形容人笑得很開心。如:~得是有什么好事。薄圪零零:形容(紙、衣服等)很薄。如:天得么(這么)冷,~穿內(nèi)個幾(那么點)夠則甚(干什么)。新圪嶄嶄:形容東西很新。如:看囊娃穿得(這個)衣裳,~的。白圪生生:形容很白。如:隔壁屋的小閨女~的。
(3)圪ABC式。圪僚鬼拐:意思同“圪僚”“圪彎”,形容某物不直。如:沒看見內(nèi)(那)棍~的。
(4)其他。圪搭啷吹:形容(路面等)不平。如:這路~的,真難走啊。
在圪A式的圪頭形容詞中,“圪”仍表示“稍微”“略微”的意思,但在其他幾種形式中,“圪”的意義基本被虛化,有“圪”無“圪”人們在日常交流中都會用到,“圪”省去后也并不影響詞語的意思,如“新嶄嶄”“白生生”等。從這一點來看,“圪”在此表示“小”的意思并不明確。此外,在上述例子中,圪A式的圪頭形容詞,如“圪僚”“圪彎”“圪拽”“圪出”等多帶有貶義色彩,含不好、歪斜、自大的意思,而那些表示美好、平坦、謙虛等褒義色彩的語素一般不與“圪”組合。同時,圪A式的圪頭形容詞還可重疊為圪AA式,如“圪彎彎”“圪渣渣”,重疊后的圪AA式,意味著程度加深,感情色彩更加強(qiáng)烈。但在沁水方言中,人們很少這樣用,表示程度加深時,通常會用“真+圪A式”或“太+圪A式”等格式,如“真圪賤”“太圪出”。
4.圪頭量詞
圪頭量詞的形式是圪A式。圪截:一小節(jié),一小段。如:一~木頭。圪卷:一卷。如:兩~紙。圪亂:意為一團(tuán)。如:一~棉花。圪堆:小堆。如:一~土。圪綹:一小綹。如:一~頭發(fā)。圪撮:一小把。如:一~粉末。圪都:小、少。如:一~蒜。圪瘩:小塊兒。如:一~豆腐。圪幾:一點,極少量。如:一~味精。
圪頭量詞中的“圪”仍是“小”“少”“稍微”的意思,比起跟在它后面的量詞語素本身,圪頭量詞所表示的數(shù)量更少,但并不是所有的量詞語素前都可以加前綴“圪”,如只、雙、個等量詞前絕不能加“圪”。圪頭量詞一半都可兒化,如“圪堆兒”“圪綹兒”,也可重疊為圪AA式,如“圪截截”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使用重疊式的情況較少。人們在使用圪頭量詞時,多會在其前加基數(shù)詞“一、二、三……”,其中“一”使用頻率最高。同時,上述例子中還有一個現(xiàn)象值得注意:有的圪頭量詞前的“圪”可以省略,有的不可以。如“圪堆”前的“圪”可省略,有“圪”無“圪”均表示量詞且量少,只是“圪堆”表示的量更少;而“圪都”前的“圪”則不可省略,單一個“都”字,一般不將其用為量詞。
5.圪頭擬聲詞
圪頭擬聲詞也多為圪A式。圪嚕:喝水時的聲音。圪嘟:(水沸騰時)冒水泡的聲音。圪嘣:形容聲音很脆。如:~一聲響。圪巴:形容很脆但又不是很響的聲音。如:黃瓜~一聲跌成兩圪截了。圪吱:指細(xì)小而又輕的聲音(如踩雪、開門等)。如:門~一聲開了。
圪頭擬聲詞中的圪大多有“細(xì)小”“清脆”等含義。圪頭擬聲詞中有的可以重疊為圪A圪A式,如“圪吱圪吱”,表示一種聲音的延續(xù);而有的則不能,如“圪巴”,這類詞一般單用,或用于“圪A一聲X了”的句式中。圪頭擬聲詞大多也有兒化形式,如“圪嘣兒”等,兒化后,擬聲詞更加形象生動,更具有聲感和畫面感。
三、沁水方言存在的意義
方言俗稱地方話,是指通行于一定地域的、由局部地區(qū)人使用的一種語言。方言承載著中國各地區(qū)古老的歷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國家語言安全規(guī)劃的重要方面?!佰佟鳖^詞的存在只是沁水城東方言的一個縮影。作為通行于沁水縣城東地區(qū)的語言,它不僅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承載著沁水悠久的歷史文化。
1.方言有利于保護(hù)沁水文化的多樣性
方言作為一種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地域文化的一種符號載體。城東方言作為沁水話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城東地區(qū)地理文化的重要載體。保護(hù)沁水方言,有利于保護(hù)沁水文化的多樣性。沁水方言不僅體現(xiàn)沁水地區(qū)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族風(fēng)情,同時城東、城西、周邊地區(qū)的方言也在互相交流中發(fā)展。通過方言,我們可以了解這個地區(qū)的風(fēng)土人情、社會變遷、地理位置等。
2.方言能夠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方便交流
雖然國家現(xiàn)在大力推行普通話,但不乏有人仍不會說普通話,這時,方言就起了重要的作用。方言作為普通話的地域分支,作為局部地區(qū)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正發(fā)展成為語言生活的重要部分。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用方言交流能夠在無形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增加親切感和文化認(rèn)同感。
3.方言的存在有利于國家的語言安全規(guī)劃
語言規(guī)劃是語言政策的體現(xiàn),語言規(guī)劃一般包括兩種,一種是語言的地位規(guī)劃,如規(guī)范普通話和通用漢字是我國的通用語言文字;一種是語言的本體規(guī)劃,如對語言的語音、詞匯、語法系統(tǒng)進(jìn)行規(guī)劃。而妥善處理普通話和方言的關(guān)系,使方言在其使用區(qū)域上發(fā)揮作用和價值,能使這種規(guī)劃更加精細(xì)和完善。
4.方言的傳承與保護(hù)
(1)妥善處理普通話和方言的關(guān)系。方言作為普通話的地域分支,與普通話是共存共榮的關(guān)系,而非此消彼長的關(guān)系。我們應(yīng)妥善處理普通話和方言之間的關(guān)系,既要承認(rèn)普通話規(guī)范語言的地位,又要給予方言合理適當(dāng)?shù)纳婧桶l(fā)展空間,以一種積極平和、取長補(bǔ)短的態(tài)度來對待二者。
(2)學(xué)校和家庭應(yīng)重視方言教育。俗話說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學(xué)校又是孩子學(xué)習(xí)成長的天地,所以家庭和學(xué)校對孩子的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家庭和學(xué)校不僅要提倡學(xué)習(xí)和使用普通話,也不能忘本,還要鼓勵孩子學(xué)習(xí)方言。家長應(yīng)重視方言的價值,積極鼓勵孩子在家中使用方言,成為方言文化的傳播者和傳承者。學(xué)??梢蚤_設(shè)相關(guān)的方言選修課程,舉辦展示家鄉(xiāng)方言風(fēng)采的活動等,為方言的傳承與發(fā)展貢獻(xiàn)一份力。
(3)樹立保護(hù)方言的意識。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方言的使用者和傳承者。人們要正確看待方言的地位和作用,樹立保護(hù)方言的意識。我們在學(xué)習(xí)使用普通話的同時,也要注重方言的傳承。
四、結(jié)語
沁水城東方言中“圪”頭詞的形式多種多樣,與普通話相比既反映了沁水城東地區(qū)獨特的地域和語言文化,又多了一絲趣味和親切感。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fā)展,方言的意義已經(jīng)不單單是一種語言,它所承載的文化、情感都成為其最寶貴的成分。在大力提倡學(xué)習(xí)和使用普通話的同時,也要重視方言的獨特價值。方言的保護(hù)與傳承需要我們的堅持和努力,我們要將它傳承下去,讓方言永不褪色,熠熠生輝。
參考文獻(xiàn):
[1]張日培.國家安全語言規(guī)劃:總體國家安全觀下的范式建構(gòu)[J].新疆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18(06).
[2]寇福明.語言安全界定之批判思考[J].外語學(xué)刊,2016(05).
[3]武黃崗.晉語長子方言“圪”研究[J].語文學(xué)刊,2013(12).
[4]岳俊麗.晉語中的“圪”頭“小”義[J].忻州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1(06).
[5]張慎.晉語“圪”研究述評[J].安康學(xué)院學(xué)報,2010(05).
[6]郜晉亮.晉城方言中的“圪”頭詞[J].焦作師范高等??茖W(xué)校學(xué)報,2009(02).
[7]王臨惠.山西方言的“圪”字研究[J].語文研究,2002(03).
[8]王臨惠.山西方言“圪”頭詞的結(jié)構(gòu)類型[J].中國語文,2001(01).
Research on the Form and Inheritance of
"Ke" in Qinshui Dial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ecurity
Hu Shasha, Fan sifan
(School of Art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00, China)
Abstract: Jin dialect refers to the voice of entering tone in Shanxi and its adjacent areas, while Chengdong dialect of Qinshui belongs to Shangdang District of Jin dialect, which has its own unique aspects in pronunciation, vocabulary and grammar, such as the use of the word "Ke". In Qinshui dialect, "Ke" is used frequently. This paper selects Qinshui dialect in Jin diale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ecurity, starting from the word formation form of "Ke" head word in Qinshui dialect, and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Ke" in "Ke" head word by listing some specific "Ke" hea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security, this paper briefly states the existence of "Ke" head word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protecting and inheriting dialect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protecting dialects.
Key words: Qinshui dialect; "Ke" head word; dialect security; form; inheri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