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喜鐵 李永春
摘要 對海拉爾東山達烏爾黃鼠的貯食對象及數量進行研究。通過對黃鼠洞的挖掘和黃鼠的飼養(yǎng)試驗發(fā)現,不同年齡黃鼠的采食量不同,成年鼠日均采食量22.8 g,幼鼠日均采食量15.5 g。黃鼠喜歡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在黃鼠洞挖掘中發(fā)現9個洞,每個洞中儲藏的大麻籽46.8 g、枯黃植物5.9 g、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也有發(fā)現,說明黃鼠喜食種籽、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和冰草。黃鼠的取食對象隨著周圍環(huán)境和生境類型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對其食物貯食的研究需要長期進行。
關鍵詞 達烏爾黃鼠;貯食量;貯食對象
中圖分類號 Q9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0)18-0095-03
Abstract The foodhoarding targets and amount of Spermophilus dauricus at East Mountain in Hailar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of digging holes and feeding experiment of S. dauricus ?that the food amount of S.dauricus at different ages were different, the average mount of foods of adult and young rats was 22.8 and 15.5 g per day respectively, Artemisia frigida,Artemisia scoparia,Cleistogenes squarrosa and Agropyron cristatum were preferent foods of S. dauricus. In the nine digged holes, 46.8 g Cannabis sativa L. and 5.9 g withered plant, Artemisia frigida,Artemisia scoparia,Cleistogenes squarrosa and Agropyron cristatum were found, ?which indicated the seeds, Artemisia frigida,Artemisia scoparia,Cleistogenes squarrosa and Agropyron cristatum might be the preferent foods of S.dauricus.Forage target of S.dauricus altered to adapt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and habitat, so the foodhoarding behavior of S.dauricus should be studied in a long term.
Key words Spermophilus dauricus;Stored food amount;Foodhoarding targets
達烏爾黃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又名蒙古黃鼠、草原黃鼠,隸屬嚙齒目松鼠科,是我國荒漠、半荒漠、荒漠草原及草原區(qū)沙地等生境類型的常見鼠種。它危害農作物,破壞牧業(yè)草場,使得草原退化,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甚至出現水土流失等情況[1]。據統(tǒng)計,目前內蒙古鼠害的危害面積約為221.9 hm2,嚴重危害面積79.05萬hm2。達烏爾黃鼠主要是以草本植物的綠色部分莖稈和草籽為食,啃食植物多汁液的幼嫩莖稈部分,有時吃草根和某些昆蟲的幼蟲[2]。
食物貯藏可簡單定義為動物對食物進行處理,是許多動物的適應性行為,其本質在于動物對食物的利用被推遲, 而食物必須以某種方式加以處理,以防其他動物取食[3],降低被其他個體(同種或異種) 獲取的概率,同時可使它們渡過食物匱乏的嚴冬季節(jié),對于維持動物的正常生命活動十分有利[4-5]。此外,黃鼠對植物采食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對黃鼠的貯食研究具有重要意義[6]。筆者對海拉爾東山達烏爾黃鼠的貯食對象和數量進行了研究。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地概況及植被特征
樣地位于海拉爾東山,屬于中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區(qū),平均海拔650 m,地處119°39′32″E,49°12′45″N,年平均氣溫-2 ℃,年平均雨量為250~380 mm,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800~3 100 h,蒸發(fā)量1 350 mm,蒸發(fā)量為降水量的4~6倍,無霜期為80~110 d,這些條件都適于植物的迅速生長,為黃鼠提供充足的喜食性食物,而東山的植被有草本植物和灌木植物,草本主要優(yōu)勢種包括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羊草(Leymus chinensis)、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糙隱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黃蒿(Artemisia scoparia), 灌木主要包括山丁子(Malus baccata)、海拉爾繡線菊(Spiraea hailarensis)等。達烏爾黃鼠為冬眠嚙齒動物,為了生存冬天要進行打洞冬眠及食物儲藏,而周圍的植被環(huán)境有利于黃鼠的繁殖、生衍及打洞貯食。由于季節(jié)、溫度的變化,達烏爾黃鼠一般在5—10月進行取食活動;由于其嗅覺和聽覺非常靈敏,所以其取食活動隨著建筑施工及人為活動的干擾而變化。
1.2 調查方法和工具
1.2.1 樣地黃鼠鼠洞的確定。
根據東山樣地的特點,隨機在東山上選取一個100 m×100 m的樣地,通過觀察洞口形狀、腳印來確定黃鼠洞的數量及利用情況,調查洞穴樣地周圍優(yōu)勢種植被的蓋度。
1.2.2 單獨飼養(yǎng)黃鼠。對捕捉到的黃鼠進行人工單獨、定時喂食,根據黃鼠在特定時期內所食植物量來確定黃鼠對食物的喜食程度。
1.2.3 挖洞取食及稱量。
用鐵鍬挖掘黃鼠洞穴,觀察洞內儲存食物的種類及其株叢數,并對其稱量,從而確定黃鼠的喜食對象。調查用的主要工具有鐵鍬、天平、GPS、羅盤、鼠籠等。
1.2.4 指標計算。采用標準差的計算方法,通過計算黃鼠的食量與平均值之間的離散程度,確定黃鼠的選擇食物情況。計算公式為σ=1NNi=1(Xi-U)2。其中,σ為標準差,N=5, Xi為食量,U為食量的平均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鼠洞與貯食
此次調查的時間為5—10月,在所選的100 m×100 m大小的樣地內共發(fā)現25個鼠洞,利用15個鼠籠,以花生和油炸食物為食進行捕捉,同時對樣地內的洞進行逐個觀察,發(fā)現達烏爾黃鼠洞10個,有達烏爾黃鼠22只。洞周圍植被的蓋度約90%,其中草本植物層占50%,木本植物層占30%,灌木層占10%;草本植物中冷蒿占30%、黃蒿占20%、糙隱子草占20%、冰草占15%、其他草本植物占15%,而灌木以山丁子為主。每隔7 d挖開一個黃鼠洞,共有9個洞中貯藏有食物,并對 9個洞中的食物分別進行辨別和稱量,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9個黃鼠洞中貯有大麻籽、枯黃植物莖稈、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及少數植物,且它們莖稈平均長度均為2~5 cm,每個洞中都有種籽和植物莖稈,種籽平均重量為46.8 g,枯黃植物平均重量5.9 g,剩余的為植物綠色莖稈,可見黃鼠喜食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和大麻種籽。從洞中貯藏植物情況可以看出,黃鼠對植物的喜食程度不一樣,較喜食冷蒿和黃蒿,對冰草的選擇性較差,由此可見它們對食物的選擇是根據洞周圍植物的數量來決定的,植物多的選擇機會就多,喜食程度也較高。
2.2 食物的選擇
對捕捉到的黃鼠進行單獨飼養(yǎng),定時喂食,每次喂等量、較多的食物,減少因喂食次數多而造成對黃鼠的人為干擾,同時對不同年齡段的成年、幼年黃鼠分別飼養(yǎng),進行食量的對比。5個星期內黃鼠對所食植物的食量見表2。
由表2可知,成年黃鼠在每個星期內的平均攝食量分別為冷蒿68.80 g、黃蒿36.00 g、冰草15.20 g、糙隱子草39.20 g,日攝食量為22.8 g/d。根據標準差計算可知,成年黃鼠時冷蒿的食量變化最小,對其喜食程度最高;成年黃鼠對糙隱子草的攝食量變化最大,對其選擇性最不穩(wěn)定,說明成年黃鼠喜食的植物主要是冷蒿,其次為黃蒿,再次為冰草和糙隱子草。
由表3可知,幼年黃鼠在每個星期內的平均攝食量分別為冷蒿42.20 g、黃蒿22.80 g、冰草17.40 g、糙隱子草25.30 g,根據標準差大小可知幼年黃鼠對冷蒿的攝食量變化最小,對其選擇性最高;幼年黃鼠對糙隱子草的攝食量變化最大,選擇性最不穩(wěn)定。由此可見,幼年黃鼠喜食植物以冷蒿為主,其次為黃蒿,再次為冰草和糙隱子草。
由表2、3可知,不同年齡段的黃鼠均喜食蒿類植物、糙隱子草和冰草,但它們對食物的喜食程度不同,成年鼠和幼年鼠都對冷蒿的喜食程度較高,糙隱子草和黃蒿次之,而對冰草的喜食程度較差。此外,不同年齡黃鼠的攝食量也不同,成年黃鼠的攝食量明顯大于幼年黃鼠,對植物的破壞程度也大于幼年黃鼠,因此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控制黃鼠食物源的供應來降低黃鼠的數量,減少黃鼠帶來的危害。
3 討論
一方面,每個黃鼠洞中都貯藏有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大麻種籽和枯黃植物莖稈;另一方面,成年黃鼠對冷蒿的攝食量為68.80 g,對黃蒿、糙隱子草、冰草的攝食量分別為36.00、39.20、15.20 g,幼年黃鼠對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的攝食量分別為42.20、22.80、25.30和17.40 g。黃鼠喜食植物為冷蒿、黃蒿、糙隱子草、冰草和大麻種籽。大麻籽屬于大麻屬中的北方原亞種,在北方栽培亞種為纖維用植物,油性大、能量高、不容易變質,可以維持黃鼠長期的活動。黃鼠洞中冷蒿的平均株叢數為60.4、黃蒿平均株叢數為51.4、糙隱子草平均株叢數為43.9、冰草平均株叢數為46.5,說明黃鼠的喜食植物以冷蒿為主,其次為黃蒿,再次為糙隱子草和冰草。黃鼠以攝食植物性食物為主,攝食少量種籽來渡過食物匱乏的冬季,在貯食過程中黃鼠會通過塑料紙來維持食物的新鮮度。
食物是聯(lián)系動物與環(huán)境的紐帶,但目前尚未見到有關黃鼠貯食生態(tài)學的系統(tǒng)研究。黃鼠將種子搬運并淺埋于合適的微生境中,使部分貯藏的種子有長成幼苗的潛在可能性,從而促進植物的種群更新,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植物的分布范圍,還不僅對貯藏者有利,而且對種子的傳播也有利。同時,食物貯藏也是黃鼠對付某些特別嚴酷的自然條件的有效方法之一,對黃鼠的貯食對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7]。春夏季節(jié)喜食、作物的綠色莖葉和幼苗,秋季肥育期大量盜食即將成熟的谷穗和雜草籽[8]。在草原環(huán)境中,以采食牧草為主[9]。黃鼠的貯食在不同的地域不一樣,生長在農田附近的黃鼠采食農作物幼苗,生長在墳地、溝谷的黃鼠吃草根、昆蟲的幼蟲,而在草地上采食植物的莖稈,吸食植物的汁漿[10]。因此,要根據黃鼠的食性,通過控制黃鼠的食物來源,減少黃鼠的喜食植物來降低黃鼠的數量,從而減少黃鼠對植被的破壞。
參考文獻
[1] 王利民,周延林,鮑偉東,等.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食性和食量的研究[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29(3):395-401.
[2] 肖治術, 張知彬, 路紀琪,等.嚙齒動物對植物種子的多次貯藏[J].動物學雜志,2004,39(2):94-99.
[3] 路紀琪,肖治術,程瑾瑞,等.嚙齒動物的分散貯食行為[J].獸類學報,2004,24(3):267-272.
[4] 趙肯堂. 內蒙古嚙齒動物[M].呼和浩特: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5] 最富裕的越冬方式 儲食[J].旅游縱覽,2017(12):22-25.
[6] 王桂明, 周慶強, 鐘文勤,等.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的食性[J]. 獸類學報,1992,12(1):57-64.
[7] 夏重志,宋廣玉. 蒙古黃鼠對農田危害的初步觀察[J].動物學雜志,1965,7(3):109-111.
[8] 中國農業(yè)有害生物信息系統(tǒng)[DB/OL].[2019-11-05].http://www.agripests.cn/show4_1.asp?id=9.
[9] 劉乾開.農田鼠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6.
[10] 單繼紅,吳建平.食草動物食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評價[J]. 野生動物,2005,26(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