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飛
摘要: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如何營造良好的思考環(huán)境,讓學生去形成自己的道德與法治意識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列舉了一些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效果較好的方法。一是和學生平等對話,講臺是大家的;二是呼喚碰撞與思辨,讓學生在矛盾中形成批判性的認知;三是巧妙利用插圖,學生通過感興趣的插圖,自然而然地學會相關(guān)的思考;四是適時來一點“微創(chuàng)新”,讓課堂更多彩;最后教師要保持陽光心態(tài),自己的行為與態(tài)度是最好的教科書。
關(guān)鍵詞:平等對話;碰撞與思辨;微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1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20)26-0032-02
眾所周知,聲音的傳播要有一定的介質(zhì)——氣體、液體和固體都可以作為聲音傳播的介質(zhì),但是,在真空狀態(tài)下,沒有介質(zhì),聲音是不能傳播的。試想:小學是學生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而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如果不能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提供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所需的介質(zhì),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得不到培養(yǎng),如何能使學生快樂健康的成長?所以,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新時期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找到優(yōu)良品德得以傳播的介質(zhì)。
1.我的課堂,需要平等對話
道德與法治課上,師生平等對話,使師生之間距離拉近,沒有距離之隔,沒有知識權(quán)威,沒有高低之分,這樣的課堂是魅力的磁場,置身在這樣的磁場之中,使得學生盡情地施展,自主發(fā)揮。師生平等對話是自由的講壇,講壇是大家的,站在講壇前的不只是老師,還有每一位學生,講壇上的對話不只是我說你聽,還有你說我聽。平等的對話離不開有效的話題,有效的話題需要教師知識面寬廣,深入解讀,淺出提取。課堂上,有了“有效話題”的統(tǒng)領(lǐng),師生平等地對話不會變得松散,而是變得更有意義,使得課堂教學更有效,更活潑。
例如:教學四年級上冊《我們的班規(guī)我們訂》,我先從學生的生活入手,讓孩子們說說平時愛玩哪些游戲?這些游戲分別都有哪些規(guī)矩?如果碰到個別同學不守規(guī)矩,游戲會怎么樣?同學們對這個問題分別發(fā)表看法。最后,組織全班同學進行探究、討論。得出結(jié)論:游戲中的規(guī)矩就是一種規(guī)則,參加游戲的同學必須共同遵守,否則,游戲就無法進行下去。接著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下一個問題:班級能不能沒有制度?如果沒有制度,同學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行不行?討論之后得出結(jié)論:班級是不能沒有制度的,學校也是不能沒有制度,社會與國家更是如此,否則將無法正常運行。之后,自然而然地鼓勵全班同學一起來制定班規(guī),并約定一起遵守!在輕松平等地對話中完成了本次教學活動。不失為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行為。
2.我的課堂,呼喚碰撞與思辨
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學生與書本、老師與書本、學生與老師之間會產(chǎn)生思維的碰撞。在碰撞中,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書本的語言被激活,學生、教師的情感在文本語言之間產(chǎn)生碰撞,對接,直至共鳴。我的課堂會因為擁有了碰撞與思辨而變得更深邃。當然,碰撞與思辨要遵循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水平。
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我經(jīng)常挖掘一些典型的貼近學生生活的素材作為課堂教學資源。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例如:故事、詩歌、漫畫、小品、微視頻等,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碰撞”,在真與假、對與錯、美與丑、好與壞的思考中學會判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少讓父母為我們操心》這一課時,我通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自身體驗、小記者提問和采訪、討論、提建議等活動教學,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關(guān)心體諒父母的情感。引發(fā)對為什么要體貼父母、什么樣的行為才是少讓父母操心等問題的思考、討論。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促進了思辨能力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
3.我的課堂,讓學生插上翅膀
與枯燥的文字相比,生動有趣的插圖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孩子們看著一幅幅富有生氣的、生動有趣的插圖,就像在閱讀繪本。插圖以形象直觀的畫面將抽象的文字轉(zhuǎn)變?yōu)榫唧w的、容易被理解的畫面,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提升學生對教材的整體感知。
道德與法治教材上的插圖都是教材編者根據(jù)具體的課文情景和內(nèi)容特點精心安排繪制的。利用好插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思考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插圖僅僅是在作為輔助,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這個順序如果稍微調(diào)整一下,先讓學生們在更有興趣的插圖上充分發(fā)揮想象,同學們以自己講故事的形式,引出這幅插圖所對應的知識鏈,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方法。
4.我的課堂,需要“微創(chuàng)新”
“微創(chuàng)新”,它指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根據(jù)自己的教學思考,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提出有效的小改革、小創(chuàng)意、小發(fā)明,再應用到教學實際中去,從而使課堂教學產(chǎn)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舉個例子,我在教學《做誠實的孩子》這一課時,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首先要列舉生活案例,比如,小明為了一件小事撒謊,然后不得不撒更多的謊來圓謊,最后對小明和小明家人都造成了嚴重的傷害。之后,帶領(lǐng)學生一步步探討,他為什么會撒謊,撒謊之后造成了什么樣的后果,如果他不撒謊會怎樣?通過這些問題,再讓學生一起討論交流,最后引導他們明白撒謊的危害,誠實對一個人很重要。而我對這一課來個“微創(chuàng)新”。我設(shè)置一個情景劇,讓學生扮演劇中一個個角色,課前讓他們排練熟悉,課上現(xiàn)場演繹!讓學生切身體會撒謊給每個人帶來的心理壓力和傷害。感興趣的同學可以交換角色扮演。在開展活動過程中,學生們積極參與,從中獲益匪淺。改變一種教學情景設(shè)計,來點“微創(chuàng)新”,效果真的不一樣。
教學《我們班四歲了》這一課時。我把課堂從教室搬到校園里,帶領(lǐng)學生從領(lǐng)略校園文化開展本課的教學活動?;貞浫甑男@生活點滴,感受自己在集體中成長與快樂,然后回到班級把它寫下來,進行交流分享彼此的見聞和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人翁意識和熱愛班級、熱愛校園的情感。經(jīng)過這一課的學習,班里隨手丟垃圾的行為變少了,每日打掃由原先的組長督促到現(xiàn)在積極主動去做,同學們之間變得團結(jié)友愛了,班級的凝聚力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微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方法、創(chuàng)新途徑,閃耀著教師智慧的火花,蘊含著先進的教學思想,體現(xiàn)著教學改革的新動向,每天進步一點點,天天都有“微創(chuàng)新”!我在這個方向上努力著。
5.我的課堂,追求陽光心態(tài)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說:“我的工作讓我常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這使我有個好身體。我夢見我種的水稻長得像高粱那么高,稻子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迸嘤滦退拘枰冻銎D辛的勞動,可是這些付出袁隆平看來卻是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為什么他會這么想?因為他擁有陽光心態(tài),便不會因為困難與挫折而放棄追夢。
蘇霍姆林斯基說:“培養(yǎng)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里培養(yǎng)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師,教書育人是我的責任,我們應該擁有陽光心態(tài),懷著熱情,去感染帶動學生,創(chuàng)設(shè)生動的教學情境,使教學活動更具趣味性。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走近生活,走近大自然,讓學生有如沐浴春風的感覺,暢享其中,身臨其境,心靈也得到升華,從而激發(fā)出新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習興趣。達爾文有句談及方法的論述:“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guān)于方法的知識?!蔽覀兊赖屡c法治的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了解、收集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存在的難點,得出規(guī)律和方法,教給學生。學生掃除了學習上的“攔路虎”,學習自然會更輕松,更愉悅。
我?guī)е鴮Φ赖屡c法治課的追求與向往,站在三尺講臺之上,面對無數(shù)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面對像花兒一樣的臉龐,我心潮澎湃。我想,在平凡的崗位上做著育人這樣不平凡的事情,給學生成長的路上扣好人生第一顆扣子,給每一朵花兒綻放的機會,尋找讓花兒健康成長的秘方,就是我最幸福的事情!
參考文獻:
[1] 張召桂.淺談道德與法治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中學課程輔導 教師教育(中)》,2018年第07期.
[2] 涂莎莎.適應新課標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點滴談[J].學周刊,2017(32):112~113.
[3] 王紅.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8(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