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
摘 要:語文教師要不斷改變教學方式方法,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將核心素養(yǎng)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教師要有準確的角色定位,要幫助學生領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文化內涵,并對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具體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角色定位;文化內涵
中圖分類號:G632.0;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7-0052-02
語文不僅肩負著文明的傳承與發(fā)展重任,更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初中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這一階段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形成良好文學素養(yǎng)的同時,為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升學壓力和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學普遍重視對知識點的講解,很多教師都將語文知識點視為其工作的重心,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微乎其微。一些教師沒有真正認識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認為教學改革只是一種形式化的存在,沒有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相結合,最終導致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背道而馳。還有一些教師存在對學生評價不恰當?shù)膯栴}。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非常重視教師對自己的評價,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進度,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適當?shù)墓膭钆c支持,這樣才能激發(fā)他們學習的動力,最終實現(xiàn)語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二、教師要有準確的角色定位
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教師要緊跟時代腳步,轉變教育方式,以科學的、創(chuàng)新的方式進行教學工作,將課堂的重心放在學生身上,在主導課堂進度的同時做好引導學生的角色。但是受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教師仍采用“老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方式,師生之間互動較少,使得學生沒有很強的參與性。還有些教師放任學生自由活動,導致課堂失去秩序,這些都是因為教師沒有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因此,教師給學生自主權的同時還要盡到自身的指導責任,將核心素養(yǎng)有效融合到初中語文教學中。
三、幫助學生領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文化內涵
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命詞遣意,更重要的是通過對語文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文化歷史,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而教師通過語文教學,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滲透。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對文章進行深入解析,不斷幫助學生拓展對文化的認知。同時,教師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層面,熟練掌握教材知識內容并對知識點進行擴充,才能更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融入文章的文化內涵,通過教學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文化熏陶。例如,教學《木蘭詩》一課,教師講解木蘭替父從軍這一壯舉時,可以同時弘揚我國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百善孝為先”,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理解,懂得孝道的意義,反省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
四、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的具體策略
1.創(chuàng)造良好的初中語文課堂氛圍
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溝通、互動來了解學生的喜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創(chuàng)造更多的共同話題。這樣有利于教師將教學內容與學生接觸的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理的語文教學情境,增加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最終實現(xiàn)提升語文教學效果的目標。
2.轉變初中語文自主教學的模式
就像語文的核心在于弘揚與傳承中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樣,語文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語文知識外,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皫熣撸瑐鞯朗跇I(yè)解惑也。”優(yōu)秀的教師,可以通過語文教學影響學生的一生。尤其語文學科的知識面較廣,涉及的范圍多,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擴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利用豐富的文學知識、傳統(tǒng)文化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緊跟時代步伐,運用多媒體教學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改變傳統(tǒng)沉悶、死板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最終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3.豐富初中語文課程教學資源
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質量與課堂教學內容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對于教師而言,一切備課的付出、精心設計,都是為了取得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帶給學生更好的聽課體驗。語文教師可以緊跟時代步伐,在設計教學方案時適當匯入網絡課程資源,為學生開拓全新的聽課模式。網絡課程的優(yōu)勢在于視頻教學的生動性,能夠緊緊抓住學生的眼球。同時互聯(lián)網技術本身就能夠傳遞給學生更多豐富的信息內容,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課本中無法感受到的新奇知識,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互聯(lián)網技術等將課本中晦澀難懂、抽象的知識內容,以簡單、直接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同時選用一些能夠刺激學生感官,幫助學生加深印象的教學素材,幫助學生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教學內容。
4.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
盡管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也采用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原則,但是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堂過于死板、缺乏朝氣,師生之間沒有過多的交流和互動,教師很難了解學生掌握的程度。而且這種死板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造成了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多進行回答,不論回答得正確與否都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這樣學生才有勇氣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既能調動課堂的教學氣氛,又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老師的喜愛程度,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種互動,更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方便教師更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師生的有效互動,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并將此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力。
5.督促學生將所學運用到生活中
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希望將這些知識和技能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在平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如演講、寫作、詩朗誦或者主題板報設計等。就拿語文寫作來說,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與支持。寫作是最能夠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方式,在寫作過程中學生需要思考文章布局、遣詞造句或者引經據(jù)典,將所學的語文知識合理應用到文章之中。作文能夠呈現(xiàn)出學生的日常積累,反映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而一些演講及朗誦比賽,在鍛煉學生文字功底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臨場應變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內容、所學精神,以另一種方式在生活中呈現(xiàn)、踐行。教師還要將文學中優(yōu)秀的品德與精神融入到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中,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總之,初中語文作為小學語文與高中語文的過渡,不僅是學生儲備知識的重要時期,更是學生自我修養(yǎng)的最佳時期,一直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重視。在初中階段,學生可以學到更加豐富的語文知識,這些知識的掌握和積累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因此,語文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利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上緊跟新課改的腳步,以多元化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帶來更多豐富的課堂體驗,以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進而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鄭愛霞.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構建[J].課外語文,2019(36).
[2]楊穎.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課堂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J].吉林教育,2017(32).
[3]蘇小成.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探討[J].教師,2019(31).
[4]孫連生.基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8(12).
[5]方偉紅.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語文教學方法[J].天津教育,20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