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智學
摘 要: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能夠促進班級的有效管理。沒有班級文化的班集體,是沒有靈魂的班集體。文章分析特色班級文化的含義、班級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探討特色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特色精神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特色制度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特色物質(zhì)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特色模范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
關鍵詞:班集體;特色班級文化;班級管理;作用
中圖分類號:G631;G451.6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27-0032-02
無論是哪個年級,班級管理都是各個班主任的重點工作。對于學生而言,科學的班級管理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無形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整個班集體而言,科學的班級管理能夠凝聚學生團結的力量,構建良好的班風和校風。因此,構建特色班級文化,成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構建特色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性,讓特色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發(fā)揮更有效的作用,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特色班級文化的含義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是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tài)度的復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huán)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墻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nèi)外環(huán)境布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班級文化的塑造可以使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在實踐中獲得人生的真諦。班級文化不僅是每個人的言語行為凝聚而成,也是整體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形式。班主任通過塑造特色班級文化,可以實現(xiàn)高效的班級管理,讓學生在班級文化的影響下發(fā)揮最大的學習動能。
二、班級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
1.文化具有多樣性
網(wǎng)絡的普及,使得初級中學的學生能輕松獲取各種文化知識,也讓班級文化建設變得更加多樣化。當前,學生在網(wǎng)上搜集信息更加方便,但是信息有雙面性,可能會導致其受到負面文化的影響。初級中學要防止學生受到西方文化滲透和網(wǎng)絡不良文化的侵蝕,就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用先進的理論思想武裝學生的頭腦,使他們對文化的優(yōu)劣有一定辨識能力。
2.形式主義問題突出
在初級中學的班級文化建設中,一些班級并沒有真正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即使學校已經(jīng)制定了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但有些班級也只是簡單制作了班集體標語或者口號,并沒有讓班級文化真正起到核心引領的作用。文化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不是有了標語或者口號就能夠代表班級文化。因此,班主任不能為了應付學校的檢查,搞形式主義,要全面制定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促進班級文化建設。
3.個別教師綜合能力不強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綜合性的項目,教師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但一些教師的綜合能力不強,不重視班級文化建設工作,只關注學生的成績。這樣,只能使班級文化建設日漸落后于時代的步伐。
4.部分初級中學不夠重視
首先,部分初級中學沒有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教師與學生交流時抱著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這樣班級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質(zhì)量就會大打折扣。特別是新時代下,學生的思想日趨多元化,初級中學只有加強與學生密切聯(lián)系,打好基礎,才能不斷提升班級文化建設的質(zhì)量。其次,部分初級中學開展的班級文化建設工作比較空洞,沒有緊密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使得學生感受不到歸屬感。
三、特色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1.特色精神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
班級的精神文化又稱為“班級理念”,它是學生和班主任在精神上的融合。一個班的班級理念除了有最基本的班級目標,還包括班級口號、班級歌曲、班級標語等。班主任要通過班級文化的構建,讓學生在無形中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這樣,不僅能促使學生改掉身上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比如,以早自習為例,當學生從溫暖的被窩里爬起來,吃過早飯后來到學校后,會處于疲倦的狀態(tài)。為了讓學生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上早自習之前,班主任可以要求班長帶領大家一起喊班級口號,一來是為了振奮學生的精神,二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群體意識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班主任要發(fā)揮班級文化對學生學習的引領力,做好班級文化工作。在傳統(tǒng)的班級文化建設中,班主任采取的形式枯燥、單一,使得很多學生不能有效參與班集體的文化建設。因此,班主任不妨參考時下流行的抖音、快手、微博直播平臺,用學生喜歡的方式來進行班級文化建設。如將班級文化用網(wǎng)絡流行的形式包裝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也能參與到班級文化建設中。另外,考慮到現(xiàn)在的初中生學習壓力較大,班主任應重視對學生的心靈關懷,定期預約心理專家對學生開展心理咨詢,緩解學生考試的壓力。這樣,學生解除了內(nèi)心的顧慮,自然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特色制度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
構建特色班級文化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它的內(nèi)容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它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構建特色班級文化是雜亂無章的。俗話說:“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特色班級文化其實也是一種制度文化,它體現(xiàn)在班級和諧的氛圍和良好的班風上。比如,在選拔班干部的時候,班主任不能僅僅看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這是因為,在班級管理中,擁有責任心和正義感強的學生往往更能夠打動人心,能更好地為班級服務,做好管理工作,進而提高班級管理質(zhì)量。在班級文化建設中,班主任還要制定嚴格的工作機制。一個全面的工作機制,對于文化風尚形成有很好的作用。在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定期分析文化建設中出現(xiàn)的問題,并且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發(fā)揮學生的聰明才智,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在班集體會議之后,班主任還要統(tǒng)計學生的意見,根據(jù)這些意見做成表格進行分析。文化建設的基礎必須要基于對數(shù)據(jù)的準確分析,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集體會議中得出的這些數(shù)據(jù),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全面做好文化培育工作。
3.特色物質(zhì)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
除了構建特色精神和制度文化,構建特色物質(zhì)文化也是極其重要的。良好的物質(zhì)文化不僅能夠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基本的保障,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主人翁意識。班主任不僅要要求班干部對學生進行監(jiān)督和管理,切實履行他們的職責,還要把主人翁的意識灌輸給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做到自覺維護班級的公共設施。這樣,全體學生才能真正領悟到“班級是我家,幸福靠大家”的精神。以教室的布置風格為例,班主任可以通過調(diào)查,了解每位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他們布置教室的自主權,并充分尊重他們的創(chuàng)意。
4.特色模范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
要做好班級文化建設,離不開“領頭羊”的引領。一個優(yōu)秀的榜樣,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善于在班集體中發(fā)現(xiàn)和挖掘模范典型,并加大宣傳力度,讓學生向模范學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而且會形成良好的班風班貌。而且模范的作用能夠促進班集體積極向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四、結語
總之,班級文化建立在核心的價值觀念上,這種共同的價值觀念能夠使班級的全體同學達成共識,發(fā)揮文化的引領作用。班主任要做好班級文化建設,就要抓好學生的文化培育。班主任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重視特色精神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特色制度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特色物質(zhì)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特色模范文化的構建及其作用,將班級文化融入每一個學生的思想行為中,從而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溫云富.論班級文化的塑造[J].中國德育,2019(02).
[2]仝磊,楊倫.從靜態(tài)呈現(xiàn)到動態(tài)參與——班級文化墻的文化從何而來[J].江蘇教育,2019(31).
[3]韓曙光.論班級文化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考試與評價,2019(04).
[4]牛偉嶸.談班級文化的育人效應[J].寧夏教育科研,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