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策 劉丹
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做好為人父母的工作。好的父母,就是在撫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慢慢成長,在一次次的冒險與防范風險、承擔風險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前段時間,為了讓大寶和小寶近距離地看到一片金燦燦的稻谷,我們約上好友一家去郊區(qū)住了一晚。其間發(fā)生的一段小插曲,讓我當下真的感到手足無措。相信這樣的事,每位父母也都經(jīng)歷過。
故事筆記
泡溫泉的地方,面向一片金黃色的稻田,風光無限好!老婆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二層的平臺上有一個巨型“鳥巢”——可以坐進去的座位,于是跟我說:“我們上去看看風景吧!”當我們帶著大寶、小寶一起來到“鳥巢”的時候,旁邊一位爸爸帶著一個小女孩也在玩,那個小女孩看上去大概六七歲,看到我們上來馬上爬進“鳥巢”里。看到這樣的情況,老婆和大寶說:“大寶,我們先等姐姐玩好了再玩吧!” 大寶也沒有表示異議。我們一直在旁邊等了很久,小姐姐也沒有要出來的意思,老婆就低聲跟我說:“我們是不是直接讓大寶、小寶上去玩就得了?!”我說:“也是,這是公共地方,讓小孩自己上去玩好啦!”然后,老婆就把大寶抱進“鳥巢”,然后接過我手里的小寶,想把小寶也抱進去。坐在“鳥巢”里的小姐姐表示不高興了,估計是覺得自己的地盤被侵占了。不過,這時候小姐姐的爸爸走過來和她說:“玩了很久了,我們不玩了,下來吧!”說話的同時,還強硬地把她抱了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小姐姐扯住大寶的衣服,把她連人帶衣服扯得后退了一步,差點摔倒。老婆嚇了一跳,對那個小姐姐說:“不能這樣扯小朋友的衣服呀!”話音剛落,大寶突然撕心裂肺地大哭起來,我們一下子也蒙了——是因為媽媽說出了她的委屈,她才哭的,還是媽媽說了這句話后她才覺得委屈?老婆想把懷里的小寶交給我,去安慰一下大寶,誰知道,小寶也開始撕心裂肺地哭了起來,不知是被大寶的情緒感染了,還是不想離開媽媽的懷抱。情況突然變得失控并且混亂,大寶一直喊著:“不要媽媽!不要媽媽!”所有以前老婆可以哄住大寶的招數(shù)突然間都失靈了,包括讓我哄她去買雪糕吃;同時,我也沒有辦法幫忙穩(wěn)定小寶的情緒……
或許,每次出現(xiàn)新狀況都需要新的解決方案吧!面對繼續(xù)表演著“行為藝術(shù)”的女兒,老婆很無奈,也很氣憤,就對大寶說:“大寶,你是不是不喜歡小姐姐扯你的衣服?”我女兒不吭聲了,但還在繼續(xù)哭。老婆繼續(xù)說:“如果你不喜歡小姐姐這么做,那么現(xiàn)在媽媽就陪你去告訴她!告訴她不可以扯你的衣服,好不好?!”來回重復(fù)了這番話好幾次之后,雖然大寶沒有回應(yīng)老婆的提議,但哭聲減小,也沒有再嚷著“不要媽媽”,可能是被這個提議嚇到了,也不知道怎么繼續(xù)“表演”才好。
思考筆記
事后,我和孩子的媽媽討論了這件事,雖然我們也說不清楚具體是哪個點讓大寶突然情緒崩潰,但是,我們心里知道,如果再發(fā)生類似的事情,我們不會再沖動地代表孩子去做決定,也不會為了自己的體面,讓他們刻意地去遷就別的小孩。小孩的事情,或許應(yīng)該讓孩子自己判斷并行使主動權(quán),在他們求助我們之前,我們就放手讓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解決問題,給他們犯錯的機會。
實踐筆記
這樣的機會很快又有了。前幾天,我們帶大寶去上舞蹈課,下課后,她在玩具區(qū)自己一個人玩了起來,旁邊還有另外3個小朋友。大寶剛開始在搗鼓一些廚房玩具,后來,她被地毯上放著的樂高積木吸引住了,就過去玩。又過了一會兒,一個和她年紀相仿的小女孩也想玩這套樂高積木,而且把所有的積木都往自己身邊挪,嘴里還說著:“這是我的玩具!”并開始伸手去搶大寶手上的一塊積木。我女兒當然不樂意了,緊緊地抓住玩具不放,小女孩也不放棄,繼續(xù)搶,還下意識地望了我一下。我和老婆馬上扭轉(zhuǎn)頭,假裝沒看到她們在打架。幾個來回后,大寶的玩具被她搶過去了,不過最終大寶又搶了回來。小女孩開始低聲哭泣,但我們卻置身事外,并默默地念“咒語”——這是她倆的事情,沒有安全問題,信任她們能自己解決……因為我們的“不插手”,我看到了大寶勝利的眼神。
想想以前,如果是遇到類似的情況,我們可能會抱大寶離開,至少也勸大寶不去爭奪,但是,這樣不就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但是不去管是不是也不太好?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的身心更健康地發(fā)展呢?
專家點評
養(yǎng)孩子要冒的風險
讀著陳策和妻子育兒的故事筆記,我忍不住為他們夫妻叫好!不是因為他們把育兒的事情做得完美,而是因為他們經(jīng)常一起商量,一起面對育兒中要冒的風險。他們倆還有一個非常有效的“咒語”——“這是她倆的事情,沒有安全問題,信任她們能自己解決!”
養(yǎng)孩子,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因為,在把孩子養(yǎng)大成人的漫長過程中 ,父母是要冒很多風險的。自己照顧孩子更放心,但是要冒著工作受影響的風險。讓保姆照顧孩子更能讓父母工作不受影響,但是要冒著保姆難以盡心盡力的風險。讓老人照顧孩子可以保證孩子得到盡心盡力的照顧,但是要冒著老人教育觀念落后影響孩子發(fā)展的風險。讓孩子多待在家里更安全,但是要冒著孩子發(fā)展不均衡的風險。讓孩子多到外面玩??梢蚤_闊眼界、鍛煉身心,但是要冒著身體受傷,與別人沖突的風險。養(yǎng)一個孩子父母經(jīng)濟壓力小一些、心理壓力也小一些,但是要冒著獨生子女小時候孤獨,長大后養(yǎng)老壓力大的風險。養(yǎng)兩個孩子可以彼此陪伴發(fā)展人際交往能力,但是要冒著孩子間經(jīng)常會有沖突、同胞競爭的風險,等等,不一而足。
因為有各種各樣的風險,所以,作為父母,育兒生活中最主要面對的挑戰(zhàn)就是選擇要冒哪種風險。我看到陳策夫妻選擇了帶著兩個娃和朋友一家去郊區(qū)游玩—這個選擇就是重視開闊孩子眼界,重視孩子身心發(fā)展,而冒著身體受傷,與別人沖突的風險。當大寶被別人拉扯衣服,差點摔倒的時候,爸爸媽媽高度警惕、及時出手幫助,有效防范了風險……
大寶撕心裂肺的哭聲中,有一部分是她自己感到不安全時體會到的恐懼,還有一部分似乎也在替焦慮的父母表達對能否撫養(yǎng)好兩個孩子的擔憂。確實,沒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做好為人父母的工作。好的父母,就是在撫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慢慢成長起來的。對比兩個故事的情景,去郊區(qū)玩和上舞蹈課,陳策夫妻從前一次的高度焦慮,到后一次的從容淡定,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我們的‘不插手,我看到了大寶勝利的眼神?!辈⑶?,他們的進步,也給了大寶空間,讓她有機會冒著小風險成長!
最可貴的是,這對夫妻的“咒語”—“這是她倆的事情,沒有安全問題,信任她們能自己解決”里面,包含了非常重要的兩個要點:第一,判斷是否有安全問題;第二,在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孩子盡可能的信任。這兩點是所有新爸爸媽媽可以借鑒來用的育兒冒險口訣—不涉及安全問題,就信任孩子自己的能力。
有人問,那如果有安全問題呢?我相信,所有家長都知道,如果有安全問題,其他一切都先放到一邊,確保孩子的安全。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