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敏 羅婉婷 莫婉玲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1]。手術是目前宮頸癌最常用的治療手段,但盆腔結構復雜,手術可能會損傷膀胱功能,導致患者出現尿潴留、尿路感染、殘余尿量增加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2]。對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出院后進行持續(xù)、動態(tài)的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3]。團隊管理是指在一個組織中,依成員工作性質、能力組成各種小組,參與組織各項決定和解決問題等,以促進達成組織目標[4]。我院于2016年6月起,將團隊管理模式應用于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術后延續(xù)護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6月-2018年5月我科收治的376例宮頸癌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臨床病理組織學確診為宮頸癌;②符合根治手術指征;③無認知障礙及精神障礙;④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腫瘤合并遠處淋巴轉移;②臨床資料不全無法隨訪;③預計生存期間<6個月。所有患者均行廣泛性全子宮切除+雙側附件切除術及盆腔淋巴清掃術。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188例。對照組,年齡38~62歲,平均年齡(49.4±3.5)歲;手術時間120~225 min;臨床分期為Ⅰb期80例,Ⅱa期54例,Ⅱb期54例;觀察組,年齡37~64歲,平均年齡(48.8±3.4)歲;手術時間125~225 min;臨床分期為Ⅰb期82例,Ⅱa期56例,Ⅱb期5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行常規(guī)延續(xù)護理,即出院時責任護士記錄患者聯系方式,分別于患者出院1周、1個月、2個月、6個月后以打電話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居家康復情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指導患者定期返院復查。觀察組采用團隊管理模式實施延續(xù)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組建工作團隊
團隊分為電話隨訪小組(病區(qū)責任護士1名)、門診隨訪小組(主治醫(yī)師及責任護士各1名)、微信答疑及交流小組(責任護士1名、心理聯絡員1名、營養(yǎng)師1名)??祻椭笇в芍髦吾t(yī)師和護士擔任;心理聯絡員由護理部心理聯絡員小組成員擔任;營養(yǎng)師由醫(yī)院取得二級或以上營養(yǎng)資格證書的營養(yǎng)師擔任。心理聯絡員負責評估患者心理健康,了解患者負性情緒,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營養(yǎng)師負責結合患者營養(yǎng)狀況、家庭飲食結構及習慣,為患者制定合適的飲食方案。
1.2.2 團隊干預
①出院時,電話隨訪小組成員記錄患者聯系方式,及時了解患者及其家庭情況及自護能力,如藥物服用、飲食情況、活動情況、并發(fā)癥預防及管理等,指導患者院外繼續(xù)行膀胱功能鍛煉。出院后第1周對患者進行首次電話回訪,以后每個月對患者進行1次電話隨訪,共7次,由電話隨訪小組成員實施。②門診隨訪小組指導患者定期返院復診。術后4~6周,指導患者行門診隨訪,以后每月1次返院復診1次,隨訪期間有任何異常則立刻回院復診。③微信答疑?;颊叱鲈簳r通過掃描二維碼加入科室建立的微信群,微信答疑小組成員每天20∶00-22∶00在線為患者答疑,心理聯絡員負責患者心理問題的疏導,營養(yǎng)師負責指導患者院外的合理飲食計劃及患者營養(yǎng)支持相關問題的咨詢。同時患者每天可通過微信群進行病友交流,相互學習及交流自我護理心得體會。同時,邀請自護能力水平較高及康復效果理想的患者進行心得交流,增強患者康復信心。
分別于干預前、干預6個月后,比較2組患者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①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5]進行評價,量表包括護理責任感(10條目)、自我護理技能(11條目)、健康管理知識(11條目)、自護意識(11條目),共43條目,每條目采用0~4分評分,總分0~172分,得分越高,自我護理能力越強。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0.932。②生活質量。采用宮頸癌患者治療功能評價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cervix,FACT-Cx)[6]進行評價,量表包括生理狀況(7個條目)、情感狀況(6個條目)、社會/家庭狀況(7個條目)及功能狀況(7個條目),共27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0~4級評分,總評分0~108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越高。③比較2組隨訪期間尿潴留、尿路感染、殘余尿增加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干預前, 2組自護能力總評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差異;干預后觀察組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管理知識、自護意識及自護能力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2組干預前后自護能力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2組FACT-Cx總分及各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觀察組FACT-Cx總評分及及生理狀況、情感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2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尿潴留、尿路感染、殘余尿增加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2組隨訪期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比較 [例(%)]
宮頸癌根治手術是目前治療宮頸癌常用的手段,但手術過程中可能會損傷膀胱,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尿潴留、尿路感染、殘余尿增加等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7]。術后對患者加強護理管理將有助于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改善患者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8]。延續(xù)護理是患者出院后,醫(yī)護人員繼續(xù)為其提供專業(yè)的指導。團隊管理模式綜合多個醫(yī)療科目,從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對患者實施護理,團隊成員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共同制定干預決策,確?;颊叱鲈汉笕阅塬@得科學化、系統化的護理干預[9]。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護理責任感、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管理知識、自護意識及自護能力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團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的自護能力,該結果與徐靜等[10]研究一致。這可能由于團隊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有助于團隊成員間相互分享工作經驗并充分發(fā)揮團隊作用,每個小組有專門的分工,又有相互交流溝通,進而為患者提供更專業(yè)全面的護理。同時,微信小組組織病友間交流,通過同伴榜樣向患者介紹疾病管理相關知識,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識,并增強了患者疾病治療信心,提高了患者自護管理技能[11]。此外,觀察組尿潴留、尿路感染、殘余尿增加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表明團隊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術后并發(fā)癥。這可能由于工作團隊在患者出院后通過門診隨訪、電話隨訪及病友交流等方式指導患者進行膀胱鍛煉,從而有效改善患者膀胱功能,降低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2]。
生活質量是衡量癌癥患者遠期預后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FACT-Cx總評分及生理狀況、情感狀況、社會/家庭狀況、功能狀況各維度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團隊工作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子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生活質量。團隊工作是一個促進成員相互交流及合作的動態(tài)過程,團隊工作管理通過制定計劃,指導患者從科學飲食、合理用藥、康復鍛煉及情緒管理等方面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從而降低術后并發(fā)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13]。
綜上所述,采用團隊工作管理模式實時延續(xù)護理,能有效提高子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術后自護能力,降低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