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惠
【摘 要】優(yōu)化小學英語作業(yè)的類型,需要以興趣為引領,以靈活為導向。布置表演類作業(yè),在趣味中學習;鼓勵手工類作業(yè),在體驗中學習;豐富閱讀類作業(yè),在探究中學習;提倡創(chuàng)新類作業(yè),在思考中學習。
【關鍵詞】小學英語;作業(yè);興趣;英語學習
小學英語教師精心設計有創(chuàng)意的作業(yè),注重趣味性、靈活性,能幫助學生養(yǎng)成持續(xù)濃厚的學習興趣,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并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形成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筆者在小學英語作業(yè)設計及優(yōu)化方面作了如下嘗試和探索。
一、布置表演類作業(yè),在趣味中學習
孩子喜歡新事物并樂于參與活動,在外語學習時,他們喜愛表演,樂于展示的心理特點,使其在英語學習時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因此,教師要盡量多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以及表演的空間。然而有限的課堂時間或多或少地制約到全體學生的展示,這就需要聯(lián)結課內學習與課外鞏固,教師經(jīng)常性地布置表演類的作業(yè),讓學生在課后也能演一演。一方面彌補了學生課堂上未能盡興展示的缺憾;另一方面也鼓勵家長朋友參與到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家長在欣賞完孩子的表演之后,就流暢性、自信程度方面,可以對孩子的學習成果有大致的了解,還能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甚至有的能力較強的家長與學生進行親子合作與互動,學生的學習體驗積極。還有的學生利用語音學習系統(tǒng)app實現(xiàn)人機對話,以這樣的方式,學生嘗試模范純正的語音語調,增加了語言的輸入,還能與機器進行互動對話,選擇不同的故事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這都優(yōu)化了學生語音作業(yè)的內容和方式,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家校共育。在操練三下In class(以下舉例也均出自小學英語蘇教譯林版(三年級起點)教材)給機器人下指令時,有的家長戴起機器人頭飾,聽從學生的指令表演,學生在這個游戲中操練了祈使句的目標語言。此外,不僅是表演文本故事,筆者更是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編故事,并將表演拍成視頻,上傳到揚州智慧學堂app進行打卡比賽,教師及時點評反饋,學生也可以看到同伴的表演,分享評論,學習借鑒,激發(fā)了學生持續(xù)的英語學習興趣,一輪打卡結束還可以兌換獎勵,班級里形成濃厚競爭的英語學習氛圍,學生也獲得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
二、鼓勵手工類作業(yè),在體驗中學習
本杰明·富蘭克林曾說:Tell me and I forget. Teach me and I remember. Involve me and I learn.(聽到的我會忘記,教我的我只會記著,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誠然,實踐、體驗讓學習變得深刻,良好的英語學習情境非常重要,因此,不僅在課堂上讓學生卷入英語氛圍,在課后也要讓學生盡量多一點融入其中。尤其是在學習Fun time版塊時,筆者鼓勵學生事先準備好手工制作,基于這些手工作品進行對話練習,手腦并用“做”中學。此外,在班級群中分享優(yōu)秀的作品及對話,并進行點評,讓其他學生了解差距,“見賢思齊”,開拓思路。在學習三上Colours時,學生制作了顏色轉盤,將前一單元所學的服飾與本單元的顏色結合起來,通過轉盤指針的轉動,進行對話問答。A:What colour is my T-shirt? B:Its red.Its nice. A:What colour is it now? B:Its blue.Its great.借助轉盤的變化,學生很好地體會并理解了“now”的意義,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直接告知孩子中文意思。在學習完三下In the library和六上Signs之后,鼓勵學生制作圖書館和公共場所標識,并將優(yōu)質的標識放置校園相應的場所,將英語學習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之中。還有單詞卡片、報紙衣物、紙杯電話等手工作業(yè),教師關注到學生英語學習動態(tài)的過程,學生通過制作體驗,讓英語學習更具有情境性,而在情境中的英語學習才是真實發(fā)生的。
三、豐富閱讀類作業(yè),在探究中學習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才能獲得可觀的輸出”,而閱讀是將輸入轉化為輸出的重要途徑。除了班級英語角所能提供的英語資源外,校內英語學習任務比較繁多,課時相對緊張的現(xiàn)狀,使得老師們鮮少有機會給學生拓展課外閱讀的知識。所以,在課外提供更多的閱讀素材及資源,多方面創(chuàng)設英語閱讀氛圍大有裨益,尤其是能夠關注到學優(yōu)生的學習需求,因材施教。通過揚州智慧學堂教學助手“導學”的功能,將搜集到的優(yōu)質英語閱讀資源,包括鏈接、文本或視頻等,推送給學生,學生查看具體的任務并學習相關的閱讀材料,也可以在線搜索更多資源,自主探究,之后向老師提交學習成果。教師進行批閱,給予相應的評價和建議,學生也會及時接收老師的反饋結果。該方式在繪本閱讀教學的拓展延伸方面展現(xiàn)出一定優(yōu)勢。盡管這種新型的作業(yè)方式還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但基于在線平臺的自主式閱讀,無疑是一種積極的嘗試。多閱讀,才能學會用英語去理解,去表達,從而實現(xiàn)“悅讀”。
四、提倡創(chuàng)新類作業(yè),在思考中學習
眾所周知,素質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而,設計多樣化的開放作業(yè),提倡創(chuàng)新類的作業(yè),能給孩子提供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的機會,讓英語學習更鮮活靈動,煥發(fā)生命活力。章兼中教授認為,英語課程應當使學生的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都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如果說手工類作業(yè)是關注學生形象思維的直觀體驗,那創(chuàng)新類作業(yè)就是關照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學習四下Seasons之后,讓學生創(chuàng)作一幅關于四季變換的圓形信息卡,除了畫上四季的顏色與代表風景,還對四季進行了描述,包括顏色、氣候、活動、是否喜愛等。在創(chuàng)作信息卡時,學生需調動一切關于四季的直接經(jīng)驗,并開動腦筋,進行篩選與統(tǒng)整,設計出高質量的信息卡,在此基礎上再用英語談論四季。再如五下Around our city的教學中,他們通過繪畫作圖、立體展示、在父母幫助下繪制電子圖,展示了城市的地圖,并就地圖進行討論。此外,在特殊時期,學生在閱讀了繪本Fight Virus, I can?。ɡL本來自公眾號“槐蔭微英語”)之后,先是理解繪本故事,找出What is the best way to fight the virus? 和What should we do to fight the virus?兩個問題的信息,在此基礎上進行手抄報或其他創(chuàng)意作業(yè)的設計。有學生給字母ABC“戴”上了口罩,有學生用哪吒的風火輪壓制住病毒,這些都體現(xiàn)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還有思維導圖、調查性的作業(yè)、編寫動物英文謎語等都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效方式。這些靈活開放性的作業(yè)讓學生能夠喚醒所學,實現(xiàn)綜合語言運用,在思考中學習,也有助于提升思維品質,培養(yǎng)英語學習思維。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作業(yè)的設計與優(yōu)化上要多以培養(yǎng)興趣為抓手,以在線平臺為契機,讓作業(yè)“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在參與、體驗、實踐、探究中,促進學生的思考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薔主編.小學英語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15,16
[2]張靜,戚瑩瑩.小學英語作業(yè)應著眼于語言技能的提升[J].教學與管理,2016(10)
[3]郭寶仙,章兼中.英語學科中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17(2)
(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實驗小學北區(qū)校,江蘇 揚州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