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群文閱讀這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得到廣泛關注并被大力推廣,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視野以及提升閱讀能力方面都表現(xiàn)出明顯的優(yōu)勢作用。但是由于很多教師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理念和方法不當,并沒有充分發(fā)揮其教育價值?;诖?,本文以《海上日出》的教學實踐為例,對群文閱讀有效教學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關鍵詞】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5-0082-02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由于其復雜性和綜合性,也一直是教學難點問題。小學正是基礎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方法,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為學生未來的閱讀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是教師教育教學的主要任務。群文閱讀可以有效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是語文閱讀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群文閱讀模式的概念解讀和優(yōu)勢分析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多文本閱讀,相對于單一文本閱讀而言。這里的群文是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而來的,不只考慮到文本的技巧和特點,還有內容表達以及人文內涵等,從而形成結構化的互文整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圍繞著議題展開探索交流活動,最終獲得有效的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這種模式在我國被提出以后,就得到大力的推廣應用。
經過分析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群文閱讀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首先,多文本閱讀可以擴大學生的閱讀量,豐富認知視野。學生需要具有豐富的閱讀量,這是新課標的明確要求。課本教材提供的文本相對有限,而且學生在課外閱讀的有效落實方面會遇到很多問題。群文閱讀有效地把課內課外閱讀結合起來,為豐富學生的閱讀量提供和創(chuàng)造各種條件。其次,群文閱讀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群文閱讀的文本組合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性,是按照一定的議題展開的探究活動。在這種針對性的訓練活動中,學生在豐富的文本內容中,可以進一步深化閱讀感悟和展開全面的歸納分析,提高知識整合能力,強化整體思維模式,從而實現(xiàn)閱讀能力地不斷進步。而且多文本的閱讀量也在無形之中強化了學生的閱讀速度,提升思維的靈活敏捷性。再次,群文閱讀有利于鞏固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在以前的教學活動中,單篇文本的閱讀時間通常是兩個課時,選讀的文本也要占據一個課時。而小學教材的文本相對短小,字數有限、內容有限,學生在完成基本的閱讀和初步的理解之后,教師的課堂講解和問題提問會占據大部分時間,導致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相對有限。而群文閱讀提供了豐富的閱讀內容,更加明確了學生的閱讀目標,教師的課堂講解時間能夠相對減少,學生能夠在閱讀、思考、交流的過程中,實現(xiàn)個人知識體系的成功建構,進一步落實學習主體的地位。
二、群文閱讀模式在小學語文應用中的問題研究
群文閱讀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在具體的開展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依舊深受傳統(tǒng)思想影響,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存在明顯的問題和不足,導致實際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一)文本組合不夠合理
群文閱讀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多文本閱讀,文本的組合和選擇是教學活動的首要環(huán)節(jié),為教學過程提供基礎,保證教學目標順利完成。在群文閱讀中,教師要圍繞著議題中心,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選擇適合的文本進行組合,確定師生互動的方法和策略,提供明確的問題導向,進而保證學生閱讀活動的科學有序。但是部分教師簡單認為只是文本數量的疊加而已,只是隨便選了幾篇文章進行綜合,導致和議題的切入點產生誤差,對整體的教學缺乏細致化的考量和安排。總之,這種隨意性的文本組合,脫離學生的實際閱讀水平,使教學活動最終流于表面化,只能實現(xiàn)閱讀量增加的目的,而無法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
(二)教學指導不夠科學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指導思想和指導方法也存在一定問題。群文閱讀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同時并沒有否認教師指導的重要性。這又導致了兩種課堂現(xiàn)象的發(fā)生:一種是教師依然用傳統(tǒng)的灌輸方式引導教學過程,用教授和提問的方式引領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生的自主閱讀和思考的時間有限,閱讀熱情和閱讀效果都被影響。另一種就是教師的指導不夠明確,主要體現(xiàn)在問題指向方面,學生不能理解教師的意圖,面對眾多的文本內容,學生的閱讀角度和思考方向差異明顯,難以圍繞議題中心深入思考分析,影響群文閱讀應有的效果。
三、群文閱讀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想要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的教育價值,教師必須對這種教學理念進行深入地研究和解讀,同時從其他教師的教學中吸取經驗教訓,然后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以下將以《海上日出》教學為例,展開詳細的分析說明。
(一)分析學情特點,進行科學組文
群文閱讀必須做到從實際出發(fā),確定議題中心,選擇適合的文本進行組合。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現(xiàn)有的閱讀能力、認知特點和興趣愛好,提供的文本范本既不能過于簡單,造成閱讀時間的浪費,也不能過于難以讀懂,打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比如在《海上日出》的學習活動中,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按照時間順序對海上日出的景象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并從不同的角度對太陽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了傳神的描寫。這個階段的學生雖然具備了一定的文本解讀能力,但是在領悟景物寫法方面依然還存在不足。寫作手法是教學的重難點內容?;诖?,教師可以以“體會景物描寫的主要手法、寫作特點,提高解讀運用能力”為議題中心,促進學生在這一方面的有效學習和深入學習,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和進步,進一步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教材文本以海上的日出為描寫對象,這樣的景色現(xiàn)象對學生是有吸引力的。教師可以再另外加上《登泰山觀日出》和日本作家德富蘆花《大海日出》,組成群文閱讀的基本內容。這三篇文章都圍繞著日出景色而展開,既有海中日出也有山中日出。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豐富他們的認知視野。另外,《登泰山觀日出》是滬教版小學語文的教材內容,《大海日出》雖然常在初中階段的閱讀活動中出現(xiàn),但是在寫作手法上具有很多共同之處,難度并不是很大,正好符合學生合作探究之后能夠實現(xiàn)的閱讀目標,可以構成科學有效的文本組合。
(二)明確閱讀主題,提供閱讀指引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想要獲得良好的閱讀收獲,就需要進行仔細的文本解讀。在有限的閱讀時間里,學生需要閱讀大量的內容,時間緊迫。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但還是容易發(fā)生脫離議題中心的漫閱讀情況?;诖?,在閱讀開始之前,教師要做好示范指導工作,明確學生的閱讀方向和角度,促進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比如在《海上日出》這三篇文本的閱讀活動中,“體會景物描寫的主要手法、寫作特點,提高解讀運用能力”這個議題對學生來說還是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他們整體的知識體系尚未構建完善,部分學生可能就會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去思考什么和分析什么。而且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可能僅僅從了解故事內容的角度進行閱讀,而不會從語文角度進行分析解讀。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明確的問題思考方向,分析各文本分別描述了怎樣的事件和內容,觀察其中的寫作順序和過程,然后思考在景物描寫中的具體手法,感受和體會不同的日出景象以及文章的情感表達,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在這里,教師的問題設計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由易到難的層層推進。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按照這樣的提示展開閱讀活動,通過分析思考和合作探究,從而獲得有效的知識理解和文章理解。到這里依然是單篇閱讀量的累加,只是通過同類型文本的反復閱讀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群文閱讀的主要作用并不在此,教師還需要從整體閱讀的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全面地研究和分析,同樣是日出描寫,分析思考各文本中的異同點,提高知識的遷移運用能力。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對寫景散文產生更加全面的認知,也能夠和議題中心進行融會貫通,總結寫作手法的相關問題,不斷提升整體的閱讀素養(yǎng)。
(三)鼓勵個性閱讀,促進思維發(fā)散
閱讀是讀者、作者和文本之間的交流活動,不同的個體會有不同的閱讀收獲和感受。思維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通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問題思考,可以拓展認知視野和思維方向。在當前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求同思維培養(yǎng)比較嚴重,很容易導致思維的單一指向性?;诖耍處熜枰膭顚W生進行個性閱讀,促進思維發(fā)散。
比如在《海上日出》這三篇文本的閱讀活動中,教師給學生指名閱讀的方向,同時要鼓勵他們自由想象,用質疑的精神和態(tài)度去進行文本解讀,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有的學生說總是按照時間的正常發(fā)展順序來進行景物描寫,雖然能夠一目了然,但是缺少了趣味性和神秘性,因此可以嘗試采用倒敘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正是這樣的質疑和創(chuàng)新,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不斷發(fā)展和進步。
(四)采用小組形式,落實合作探究
在閱讀教學中,合作探究是常用的教學方式。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借鑒,進行思維之間的交流和碰撞,從而獲得更加良好的閱讀體驗,對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都有促進作用。群文閱讀難度更大,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更加突顯?;诖?,教師也要積極采用小組的形式,落實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
比如在《海上日出》這三篇文本的閱讀活動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興趣愛好進行科學分組,保證各成員之間能夠互相補充和互相借鑒,共同圍繞著議題中心而展開分析思考活動,從而實現(xiàn)共同的進步和發(fā)展。
(五)進行科學點評,提升群讀能力
教學評價對學生起著導向和監(jiān)督的作用,有利于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群文閱讀中,學生會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性,在方法探究和問題思考方面也容易出現(xiàn)各種偏差。想要實現(xiàn)群讀能力的不斷進步,教師需要給予恰當的點評,引導學生改正問題,發(fā)揮潛能,向著更高更遠的目標發(fā)展。
比如在《海上日出》這三篇文本的閱讀活動中,學生圍繞著議題進行閱讀收獲的感悟的分享,教師進行最后的總結和歸納,幫助學生實現(xiàn)整體認知體系的融會貫通。然后,教師對學生的閱讀表現(xiàn)進行點評,怎樣進行快速閱讀,在文章閱讀中容易忽略的細節(jié)等等,幫助學生逐步提升群讀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個體成長角度進行鼓勵和評價,提升他們的閱讀信心。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閱讀收獲,閱讀不足,問題原因探究,改進方法措施等等。這有利于學生的思想升華,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和調控自己,從而實現(xiàn)學習能力的不斷進步。
總之,群文閱讀具有巨大的發(fā)展空間,有利于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發(fā)展和進步。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認真分析學情特點,科學采用這種教學形式,進一步提升閱讀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長遠學習和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耿振華.小學生群文閱讀的“組文”策略與方法[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02)
[2]王繆高.新課程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特色課程建設的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2)
[3]張少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02)
[4]范娜.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上的群文閱讀教學[A].2016年1月全國教育科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
[5]蔣軍晶.群文閱讀:閱讀教學的跨越式變革[J].小學語文教學.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