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維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左心衰竭(簡稱ALVF)急診患者采取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主體為63例ALVF急診患者。以治療方法為標準,A組行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B組行常規(guī)護理,對比療效。結果 A組的監(jiān)測指標均優(yōu)于B組;A組的總有效率高于B組(P<0.05)。結論 為ALVF患者行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可改善相關指標,提高急診救治效果。
【關鍵詞】急性左心衰竭;無創(chuàng)呼吸機;急診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3..01
無創(chuàng)通氣技術是較為常用的呼吸支持法,被認為是心力衰竭的首選療法。ALVF的病因是心臟突發(fā)性病變,使心排血量減少,器官灌注量不足,進而引發(fā)心力衰竭[1]。其癥狀為心源性休克,多合并肺水腫。為探討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于該病的療效,本研究選取63例ALVF急診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主體為2017年1月~2020年1月間來院治療的63例ALVF急診患者。根據治療方法分組后,A組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齡范圍是41~87歲,平均(52.67±0.49)歲。B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范圍是40~89歲,平均(52.70±0.34)歲。經假設檢驗并無差異(P>0.05)。
1.2 方法
B組行常規(guī)治療,即吸氧、擴血管、利尿和強心治療。A組加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選用S/T通氣模式,行雙向正壓通氣治療,呼氣壓設定4~10 hPa,吸氣壓設定12~20 hPa,氧流量設定5~10 L/min,結合血氣分析情況適度調整參數。
1.3 觀察指標
觀察呼吸(簡稱RR)、心率(簡稱HR)、二氧化碳分壓(簡稱PCO2)和氧分壓(簡稱PO2)等監(jiān)測指標。
1.4 療效評價標準
顯著療效:癥狀消除,心功能改善2級以上;初見療效:癥狀改善,心功能改善1~2級;未見療效:癥狀無變化,心功能無改善[2]。
1.5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經由SPSS 21.0軟件完成,計量數據表達是(x±s),經t值對比與檢驗,計數數據表達是(%),經x2值對比與檢驗,假設校驗有意義的標準為P值<0.05。
2 結 果
2.1 對比監(jiān)測指標
A組的監(jiān)測指標均優(yōu)于B組(P<0.05)。見表1。
2.2 對比總有效率
A組顯著療效20例,初見療效10例,未見療效3例,總有效率為90.91%(30/33);B組顯著療效14例,初見療效7例,未見療效9例,總有效率為70.00%(21/30)(x2=4.456,P=0.035)。
3 討 論
ALVF患者的心臟泵血功能下降,多合并肺淤血、肺功能脈高壓和肺水腫等表現,影響其氧氣彌散與氣體交換功能,導致呼吸困難[3]。這會增加腎上腺素的實際分泌量,加重左心負荷,引發(fā)心搏停止等嚴重后果。常規(guī)療法通過擴血管和利尿等治療可緩解癥狀,但對于急危癥患者的療效欠佳。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借助呼氣末正壓預防肺泡萎縮,增加氣體的有效交換面積,糾正呼吸困難。并會利用正壓通氣升高氣道內壓,擴張支氣管,對萎縮肺泡發(fā)揮復張作用,增加氧供。持續(xù)性治療能夠減小肺泡與毛細血管的壓力差,緩解肺水腫。并能抑制靜脈回流,降低左心房的充盈壓和心臟前負荷,恢復左心室功能。其作用機制為:通過減少心肺組織的呼吸做功,糾正酸中毒或是機體缺氧狀態(tài),恢復胸腔內壓力,緩解前負荷,最終提高心功能[4]。
結果中,A組的監(jiān)測指標均優(yōu)于B組;總有效率(90.91%)高于B組(70.00%)(P<0.05)。說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能夠改善ALVF患者的通氣功能,恢復其正常體征,可優(yōu)化急診救治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金平.分析聯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嗎啡對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治療價值[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8,24(20):98-99.
[2] 張國梁,常念歡,楊 娜,等.老年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氣的臨床療效[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8,45(20):71-73.
[3] 柯 俊.無創(chuàng)呼吸機不同時期治療急性左心衰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21):109-111.
[4] 馬 玲,孫立娟,張 博.超聲評價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yī)學進展,2018,8(05):470-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