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敏,劉 朋,李 恒,李 會,史勁松
(江南大學 藥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藥食用真菌多糖是一種從藥食用真菌的子實體、菌絲體或發(fā)酵液中分離得到的,由10個以上單糖單元構成的天然高分子聚合體。研究表明,藥食用真菌多糖不僅來源廣泛、安全性良好,還具有抗腫瘤、調節(jié)免疫、降血糖血脂等多種生理活性,因此在醫(yī)藥學和食品科學領域受到了廣泛關注[1-3]。目前,市場上已有多個品種的藥食用真菌多糖來源的藥品和保健品,如靈孢注射液、香菇多糖片等。
灰樹花又名栗子蘑,日本稱舞茸,其香味濃郁、質地脆嫩,營養(yǎng)價值高,在我國有悠久的食用歷史[4]。本學院生物制藥研究室致力于灰樹花真菌深層發(fā)酵以及藥理學應用開發(fā),建立了穩(wěn)定的發(fā)酵與提取工藝[5-7]。依托于該成果,圍繞生物特色,將微生物發(fā)酵與制劑技術、藥理學評價相結合,開設了制藥綜合性實驗,旨在彰顯我院生物制藥特色,促進學生掌握生物制藥基本技術并提高綜合科研素養(yǎng)。
灰樹花的深層發(fā)酵培養(yǎng)以及粗多糖參考崔鳳杰等[4-5]的方法。
培養(yǎng)基:PDA培養(yǎng)基(成分g/L):馬鈴薯200,葡萄糖 20,蛋白胨 2,KH2PO42,MgSO4·7 H2O 1,瓊脂20。
種子培養(yǎng)基(成分g/L):葡萄糖20,蛋白胨2,KH2PO42,MgSO4·7 H2O 1,麩皮浸汁 50。
發(fā)酵培養(yǎng)基(成分g/L):葡萄糖30,蛋白胨4,KH2PO44,MgSO4·7 H2O 2,玉米漿 1.5。
15 L發(fā)酵罐發(fā)酵擴大培養(yǎng),培養(yǎng)條件為25 ℃,通氣量0.75 vvm,攪拌轉速80 r/min,裝液量60%,發(fā)酵時間為10 d,發(fā)酵結束后,離心,收集沉淀,去離子水清洗3次,稱取濕菌體,提取溫度89.7 ℃,時間2.48 h,水料比31.1∶1,組織粉碎機勻漿,熱水加熱浸提,取上清,真空濃縮后按比例加入95%乙醇,4 ℃攪拌過夜,離心收集醇沉物,真空60 ℃干燥至恒重,備用。
灰樹花(Grifola frondosa GF9801)為本學院研究室保藏菌種;四氧嘧啶(160 mg/kg BW ip),用前新鮮配置;血糖試紙。
血糖儀;蒸汽滅菌鍋;搖床;15 L發(fā)酵罐;生化培養(yǎng)箱;三維混勻儀;搖擺式制粒機;烘箱;真空干燥箱;壓片機;電子天平;脆碎度儀;崩解儀;紫外分光光度計。
ICR雄性小鼠(20±2 g),由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責任有限公司提供,飼養(yǎng)溫度23 ± 2 ℃,相對濕度50 ±5 ℃,自由進食和飲水,適應性飼養(yǎng)1周。
1)工藝流程。
原輔料粉碎—過篩—原輔料按比例混合—制軟材—制?!稍铩!旌稀獕浩?。
2)配方比例。
赤蘚糖醇 35%,灰樹花粗多糖 60%,微晶纖維素5%。
3)工藝操作要點。
將灰樹花粗多糖、赤蘚糖醇、微晶纖維素等原料過粉碎機,過80目篩,按照配方比例稱量后三維混勻儀混合15~20 min。將物料充分混勻后,70%乙醇作為黏合劑,攪拌混勻,18目篩制粒。將濕顆粒均勻分散在托盤上,烘箱烘干,直至顆粒水分控制在3 %以內。將顆粒過篩整粒,去除較小和較大的顆粒,按照配方加入0.1%硬脂酸鎂,充分混勻。用自動壓片機壓片,制得規(guī)格為每片1.0 g的咀嚼片。
1)外觀檢查。[8]
取咀嚼片20片,平鋪于白底板上,置于75 W光源下60 cm處,距離片劑30 cm,以肉眼觀察30 s。檢查結果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完整光潔,色澤一致;80~120目色點應<5%,麻面<5%,中藥粉末片除個別外應<10%,并不得有嚴重花斑及特殊異物。
2)片重差異。[8]
取咀嚼片20片,精密稱定并記錄總質量,計算平均片質量,比較每片質量與平均片質量,超出重量差異限度(±5%)的咀嚼片不得多于 2片,并不得有 1片超出重量差異限度的1倍。
3)崩解時限。[8]
取咀嚼片6片,分別置六管吊籃的玻璃管中,每管各加1片,準備工作完畢后,進行崩解測定。
4)脆碎度測定。[9]
取20片咀嚼片,精密稱定總重量,放入振蕩器中振蕩,到規(guī)定時間后取出,用篩子篩去細粉和碎粒,稱重后計算脆碎度。
5)有效成分含量測定。
參考苯酚-硫酸法測定總糖含量。咀嚼片研磨,加入去離子水溶解,配置成 2 mg/mL溶液,吸取樣品1 mL,加入5%苯酚1.0 mL,搖勻,再加5 mL濃硫酸,搖勻,靜置冷卻后于49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10]。
1)造模實驗方法。
動物禁食24 h后,參考文獻方法[11-12],給予四氧嘧啶造模,3 d后過夜禁食,測血糖,血糖值 10~25 mmol/L為高血糖模型成功動物。
2)分組及處理。
選高血糖模型動物按過夜禁食血糖水平分成 3組,每組10只,隨機分組如下:糖尿病組與對照組,給予等量生理鹽水灌胃;治療組,咀嚼片研碎并加水溶解制成每組10只。
3)空腹血糖實驗。
劑量組給予咀嚼片粉末混懸液(咀嚼片研磨研磨成粉,去離子水制成混懸液),灌胃劑量為0.3 g·kg-1·d-1,模型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均給予同體積溶劑,連續(xù)灌胃給藥2周,每天記錄小鼠體重、飲食量與飲水量,每周定期測空腹血糖,比較各組動物血糖值及血糖下降百分率。
血糖下降百分率=(實驗前血糖值-實驗后血糖值)/實驗前血糖值×100%。
4)口服糖耐量實驗(OGTT)。
14 d后,小鼠禁食過夜后經口給予葡萄糖溶液(劑量為2.0 g·kg-1BW),測定0、0.5、1、2 h的血糖值,觀察各組動物給予葡萄糖后各時間點血糖水平及曲線下面積的變化。
血糖曲線下面積(AUC)=15×(0 h血糖值+0.5 h血糖值)+15×(0.5 h血糖值+1 h血糖值)+15×(1 h血糖值+2 h血糖值)。
制得的咀嚼片形狀完整,表面光滑,色澤均勻,具有灰樹花的特有香氣。重量差異、脆碎度、硬度、水分均合格,粗多糖含量為(5.6±0.2)% /片。
按照實驗規(guī)范,將實驗用 ICR系雄性小鼠禁食24 h(不禁水),一次性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溶液(生理鹽水溶解,一次性腹腔注射給藥160 mg/kg,3 d后尾尖取血測定小鼠空腹12 h的血糖,記錄數(shù)值,將給藥造模3 d后的空腹血糖值>10.0 mmol/L的小鼠視為模型建立成功并用于后續(xù)評價實驗。
不同組小鼠體重情況如圖1所示。圖中可見,對照組小鼠體重隨著時間緩慢上升,而經過四氧嘧啶誘導后,小鼠出現(xiàn)了糖尿病典型的體重減輕現(xiàn)象。觀察比較模型組和咀嚼片組片,發(fā)現(xiàn)2組小鼠體重均隨著時間緩慢上升,但是咀嚼片小鼠體重顯著高于模型組,結果顯示,灰樹花咀嚼片能夠緩減糖尿病造成的體重減輕。
圖1 各組小鼠體重情況
造模后,相較對照組、糖尿病組和治療組小鼠出現(xiàn)較顯著的多飲、多食等典型糖尿病癥狀。但是,給予灰樹花咀嚼片灌胃治療14 d后,治療組小鼠的飲水量顯著低于糖尿病組(圖2(a)),且治療組小鼠飲食量總體低于糖尿病組(圖2(b))。這說明灰樹花咀嚼片能夠緩解糖尿病小鼠多飲、多食等癥狀。
圖2 各組小鼠飲食與飲水情況
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前各組小鼠血糖均無顯著差異,且處于正常水平;造模3 d后給予四氧嘧啶的小鼠血糖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其組間無顯著差異;通過給藥1周后觀察可知,咀嚼片組血糖水平低于模型組(p<0.05);給藥2周后,咀嚼片組血糖水平依舊顯著低于糖尿病組(p<0.05),如圖3所示。
圖3 空腹血糖水平比較分析
口服糖耐量實驗(OGTT)可以觀察小鼠耐受葡萄糖的能力以及小鼠β細胞功能。OGTT結果顯示,糖尿病組小鼠血糖波動較大,經治療后的小鼠血糖水平變化趨于平緩(見圖 4),且各組 OGTT曲線下面積(AUC)計算結果顯示(見圖5),治療組小鼠的口服糖耐量的AUC明顯低于糖尿病組(p<0.05)。這說明在經過予灰樹花咀嚼片治療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調節(jié)功能明顯改善。
圖4 口服糖耐量實驗
圖5 口服糖耐量曲線下面積比較分析
本實驗內容涵蓋了上游原料藥的發(fā)酵提取、下游制劑產品的開發(fā)與質量控制、藥理學評價,實驗內容豐富,通過本教學項目的實施可促進制藥工程專業(yè)學生建立全產業(yè)鏈的概念,為將來從事食品、保健食品、藥品領域工作奠定良好基礎。上游發(fā)酵提取引入了一定規(guī)模的發(fā)酵罐培養(yǎng)實驗,使實驗更好地結合生產實際,不僅有助于進一步鞏固學生微生物操作技能,還可促進學生建立制藥工程概念;下游試驗中采用了工業(yè)規(guī)模的制劑制備以及質量控制設備,使學生獲得藥物制劑的生產工藝和質量控制專業(yè)知識,為從事藥品的開發(fā)與生產奠定基礎。藥理學評價實驗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動物實驗技能以及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對培養(yǎng)學生綜合實驗技能和提高科研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