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祥
語文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備受重視。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僅能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為學生日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作文即記錄所見所聞,表達所思所想,因而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師應當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掌握寫作方法。
1.營造良好的作文學習環(huán)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對于做任何事情都適用。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這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困難。而作文對小學生來說是新事物,如果學生對作文沒有興趣,便不會積極主動地寫作,其寫作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因而,教師應當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寫作中,提高寫作能力。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放松精神,在寫作時保持輕松自如的狀態(tài)。
例如,教師在講解《金色的草地》時,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圖片、視頻等,學生能夠直觀感受到風景的優(yōu)美,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場景有形象、具體的了解,寫作時就能運用其中的技巧。講完文章,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關于植物的作文,此時,學生處于教師營造的情境中,因而能夠積極、主動地寫作,并且作文質量也比較高。
2.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方法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尤其是在作文教學時,轉變教育理念,繼承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法中的優(yōu)秀部分,摒棄不符合時代發(fā)展需要、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部分,將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融合,打開語文教學的新局面?,F(xiàn)階段的作文教學仍舊缺少創(chuàng)新,實際的作文教學效果與預期的教學目標差距非常大。這對教師來說是嚴峻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優(yōu)化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例如,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形式,帶領學生到花園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欣賞春天的美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周圍的環(huán)境以及花草樹木,讓學生與自然親密接觸。也可以給學生自由活動時間,讓學生盡情做游戲。之后,讓學生據(jù)此寫作。將寫作拓展到課堂以外,學生能夠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身邊的變化與美好,從而在寫作時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3.探索新的教學形式
想要改革作文教學,教師需要深入了解班級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此外,教師還要對每個學生的個性以及特點有所了解,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布置學生感興趣的寫作任務,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例如,教學《麻雀》時,教師就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這些任務的難度不同。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水平劃分小組,讓學生分組討論麻雀的特點、麻雀與大雁的異同以及麻雀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語文實力較差的探討“特點”,語文實力比較強的探討“聯(lián)系”,以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與作文能力。此外,這個方法還能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這一課的內容寫作,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總之,教師要重視作文教學中的每一個問題,并且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