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新新
摘 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關注以及探討,是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主要內容。本文從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工作的角度出發(fā),結合筆者帶班的切身體會,通過對一起學生心理問題引發(fā)相關事件的分析,并提出相關對策,總結經(jīng)驗教訓,為后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辦法。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案例分析;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4-0-02
遇到具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是輔導員開展學生工作中的一個重要難題,此類學生屬于“問題學生”,而“問題學生”是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經(jīng)常面對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之所以是問題學生,成因是多方面的,由于復雜的和長期的非智力因素造成,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因素對學生的成長會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針對這樣的學生,我們需要找到病源,從源頭抓起,才能從根上解決問題,輔導員需要具備更多的耐心以及愛心去對待“問題學生”。心里疏導工作是輔導員工作的一項重點及難點工作,輔導員掌握大學生心理問題疏導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一、案例介紹
筆者作為商務英語班級的輔導員,所帶學生中曾有一名男同學,在剛開學軍訓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此男同學在行為以及習慣方面都與別的同學不太一樣,軍訓的時候曾經(jīng)在校園內走失,后來在同事和同班同學的共同幫助下,于校園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落里面找到了該男同學。經(jīng)過跟同學和舍友的了解后,發(fā)現(xiàn)該同學在班級和宿舍都不太喜歡與人交流,上課時經(jīng)常一個人坐在一個小角落里,也不敢與老師交流,在宿舍時也經(jīng)常早早就洗漱上床睡覺,舍友與其說話,他也不敢正視。在平時的上課過程中,當任課老師與該學生互動時,學生也都不回答問題,無視老師的課堂教學互動。由于學生是學習外語的,他一直不敢正視他身邊的朋友、同學和老師,所以他的課堂表現(xiàn)極差,一些外教曾經(jīng)對他的意見非常大,外教曾通過其他老師跟輔導員溝通過他的情況。近一年以來,輔導員多次收到任課老師對該同學課堂表現(xiàn)的反饋。周末的時候,該學生很早就起床出去了,然后到晚上才回到宿舍。每天上課時,也是先等舍友都走了他才起床,每天晚上也都是比舍友先上床睡覺。無論是任課老師還是同學,都向輔導員反映該同學的很多異常行為。
二、輔導過程
自從開學了解他的情況后,會每周與他聊天,關心他的生活以及學習。在多次的溝通后,發(fā)現(xiàn)該生很難溝通,不愿與輔導員說話,不敢正視輔導員,總是低頭不語。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談心談話,該生仍舊是這樣的情況,并未有所改善。有時輔導員在路上看到他與他打招呼時,他也是躲得很遠,他身體的第一反應就是往后縮。后來輔導員繼續(xù)給他做思想工作,再三詢問溝通時,他仍然含糊其辭,還說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何必再提起來,一直在逃避問題,最后輔導員就不再細問下去,并一直鼓勵他走路昂首挺胸。但是該生承諾,以后會多與人接觸,會多向別人學習。經(jīng)過多番的談心談話,輔導員發(fā)現(xiàn)該生自卑壓抑,不善與人交流。近一年多以來,輔導員會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談心談話,向舍友、同學和班長了解情況,經(jīng)過多方了解,發(fā)現(xiàn)他們所說的情況與輔導員了解到的是一致的,該同學無論是在班里還是在宿舍都一向獨來獨往,鮮少與人溝通。輔導員便主動經(jīng)常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也曾邀請家長來學校了解情況,在家長來校后,將學生的情況一五一十地告知家長,從舍友以及家長那里了解到,該生在成長過程中曾因生理上的缺陷遭遇過同學的欺負,所以影響到個人性格的變化,自卑封閉,不喜歡與陌生人接觸,并且敏感多疑,總覺得同學都不關心他,也一直不去正視同學們對他的關心,潛意識里面總覺得同學都不喜歡跟他講話。輔導員也及時將該生的情況上報系二級心理輔導站和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請專業(yè)老師給他進行多次輔導,并與家長進行多次的談話,要求其能夠主動配合學校開展相關的心理輔導工作,同時請家長多多鼓勵孩子走出去,多與人接觸交流,學習承擔一些應該承擔的責任,目前該生情況一直處于穩(wěn)定中。
三、原因分析
(一)個人認知偏差
在輔導員與其進行詳細溝通的過程中,學生關于認知問題上的偏差表現(xiàn)了出來,一是對大學生活有錯誤認識,認為上了大學就不用老師管了,大學除了課堂學習以外,大家都應該相對自由一些;二是對集體生活缺少基本的心理準備,不信任自己身邊關心他的同學、舍友和班委,總是覺得別人接近他都是有目的的,別人善意的關心在他看來是非常奇怪的,簡單的日常交流也是很異常的,所以很難融入集體中去;三是對人際關系的處理有逃避心理,非常欠缺這個方面的能力,經(jīng)常獨來獨往,不愿意與同學過多交流,不參與多余的社交活動,對于同學及老師的主動搭訕,第一反應總是保持排斥心理,往后躲。
(二)缺乏家庭正確的引導
在和該生以及家長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生的家長每周都會開車從很遠的地方來學校接該生回家,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家長也并不關心學生的學習,也不及時帶著學生去做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一直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的異常,只是不喜歡說話,在孩子受過欺負后也沒有及時帶著孩子去做專業(yè)心理輔導,這直接就影響了孩子心智的成長,影響了其個性發(fā)展,導致孩子自卑、自閉的情緒漸長,以致平常與同學交流時很不穩(wěn)定。
(三)社會原因
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各種現(xiàn)象層出不窮,作為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所見所聞直接影響到他個人的成長,如果在成長過程中,與受到的教育出現(xiàn)偏差的話,就會影響到他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如若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及時跟上,長此下去,他的錯誤認知也會越來越多,而學生有時缺乏辨別能力,于是很容易出現(xiàn)自閉問題。
四、解決對策
(一)關愛學生是幫助學生走出自閉的第一步
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在他成長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感受到溫暖,感受到來自于老師濃厚的關心。每次輔導員與學生談心談話后,該生都會跟母親講述輔導員經(jīng)常與他談話的情況,表達他內心的喜悅以及感動,后來與輔導員交流得越多,學生也就越來越喜歡多說話了。學生的目前也曾跟輔導員表達其對輔導員的感激之情,學生情況也都有所改善,如若發(fā)現(xiàn)他的問題置之不理的話,一切將會發(fā)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二)有效的心理輔導是走出自閉的關鍵
作為一名輔導員,要掌握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掌握處理此種情況的必備技能。當軍訓期間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自閉的情況后,輔導員一是先安排班級的班干部以及舍友與其維持聯(lián)系,也請大家多與他交談,希望能讓他感受到來自班級同學的溫暖,同時避免更多難以把控的意外發(fā)生;二是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了解其成長過程,對癥下藥,同時定期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三是輔導員并不是一名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專家,需及時尋求專業(yè)人士的幫助,聯(lián)系院系的專業(yè)老師為學生做心理輔導,以及尋求校外專家的幫助。
(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成長的推進劑
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知識、過于扎實的心理輔導技能是輔導員所要具備的,對學生付出溫馨且真情實意的關心是做好學生心理問題疏導的重要途徑。因此,輔導員在談心談話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相關的心理知識以及所具備的技能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心理疏導,以及健康教育,輔導員一定先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讓學生敞開心扉,這樣學生才愿意把前因后果毫無保留地傾訴于輔導員,那么后期工作的開展也將會很順利,這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有益的。
五、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輔導員日常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開展需要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良好溝通,因此,輔導員需要加強自身知識儲備,深入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知識,充實知識儲備,以及掌握更多的心理輔導技能。輔導員工作并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么簡單的職業(yè),這是一個既繁雜又非常具有教育性和挑戰(zhàn)性的一個職業(yè)。高校學生工作內容相當豐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對于工作在一線的輔導員來說,處理繁雜的事務,可以增進不少知識、拓展思維、積累經(jīng)驗,同時也能不斷增強工作信心,所遇問題的圓滿解決能夠促使輔導員更有信心地去深入工作中去。
參考文獻:
[1]任波,高健,馬沖.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與大學生生命價值觀關系的研究[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2]楊燕.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思考——一則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案例分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7(3).
[3]袁月.淺析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jīng)濟,2019(7).
[4]高婷婷.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特點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心理月刊,2019(13).
[5]謝欣宇.基于輔導員視角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究[J].教育現(xiàn)代化,2020(3).
[6]孫思芳.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
[7]姚子雪婷.基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模式分析[J].科技資訊,2019(20).
[8]趙婷.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成才之路,2014(28).
[9]汪磊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誤區(qū)及對策[J].文教資料,2011(24).
[10]于思月.輔導員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及思路[J].中國高新區(qū),2017(15).
[11]呂海升.高校黨建落實立德樹人的實踐途徑和工作機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6).
[12]張正.淺談高校核心價值觀及其建構[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4).
[13]毛正強.淺論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J].中國成人教育,2007(7).
[14]張曼麗.我國高校學生管理中管教統(tǒng)一原則及實踐途徑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4).
[15]胡江.黨組織在高等院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與實踐途徑的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6).
[16]劉文文,劉春雷.大學生孝道教育的實踐途徑研究[J].黑河學刊,2015(4).
[17]石昌遠,梁媛,李世鵬.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下大學生社區(qū)志愿服務[J].管理觀察,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