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平 張緒成 侯慧芝 方彥杰 馬明生 呂軍峰
摘要:從范圍、術語和定義、地塊選擇與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綠肥還田和采收等方面規(guī)范了甘肅東部半干旱區(qū)小麥 — 油菜 — 玉米輪作培肥技術。
關鍵詞:半干旱區(qū);輪作;培肥;技術規(guī)程;甘肅東部
中圖分類號:S344.3;S147.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1-1463(2020)05-0080-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0.05.021
Review on Functional Substances of Lycium barbarum in Gansu and Its Efficacys
SHI Rong, LI Tingting, ZHOU Li, SU Ju
(Jiuquan Food Inspection and Testing Center, Jiuquan Gansu 735000, China)
Abstract:The Lycium barbarum is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 with “Homology of Medicines and Foods”, which is widely planted in Northwest China, but mainly as Primary agricultural products,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functional substance contained in wolfberry. Taking Lycium barbarum from Hexi Corridor of Gan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functional substance such as betaine, polysaccharide, flavonoids, Carotenoids of Lycium barbarum and the efficacys of antioxidant activity, Antibacterial activity, Hypoglycemic.
Key words:Lycium barbarum;Functional substance;Nutritional composition;Efficacy
甘肅東部半干旱種植區(qū)年降水量為400~500 mm,屬兩熟不足一熟有余種植區(qū),受目前主要作物種植制度和農村勞動力的限制,冬閑田面積大、空閑時間長。夏糧作物(主要是小麥)收獲后的60~90 d內耕地處于裸露狀態(tài),而這一時期正是降水量集中和熱量資源豐富的季節(jié),光熱水資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且耕地裸露和降水量大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態(tài)的保護。糧草輪作可以充分利用空閑茬口70~80 d的光、熱、水、土資源,前茬作物收獲后種植1季生長期短的綠肥作物油菜或飼草,無茬口矛盾,不影響糧食生產(chǎn),既能增加當季地面覆蓋,保持水土,又能增加生物固氮量,活化富集土壤磷、鉀等養(yǎng)分,可提高單位耕地面積的產(chǎn)出率和產(chǎn)值,增加收入[1 ]。
與連作相比,麥后復種綠肥作物(油菜、大豆)進行輪作可顯著改善土壤結構和微生物性狀,提高土壤質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影響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加快土壤碳循環(huán)和磷活化,增加土壤有效養(yǎng)分含量;同時降低土壤氮素礦化率,有利于土壤氮素的穩(wěn)定和積累從而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耕地地力等級和無機肥農學效率,增加單位面積糧食產(chǎn)量,達到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
小麥—油菜—玉米輪作培肥技術以小麥、玉米為主栽作物,每3 a為1個輪作周期。這為解決我國耕地質量整體偏低、農業(yè)生產(chǎn)對化肥依賴較大等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有利于推動我國西部地區(qū)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
1? ?范圍
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半干旱區(qū)小麥—油菜—玉米輪作培肥技術,適用于以小麥玉米為主的甘肅東部半干旱區(qū)或國內同類型區(qū)。
2? ?術語和定義
小麥 — 油菜 — 玉米輪作培肥指第1年9月下旬播種冬小麥,第2年7月上旬冬小麥收獲后于7月中下旬種植油菜作為綠肥,至9月上旬將油菜粉碎翻耕入土,生產(chǎn)1季冬油菜鮮草做綠肥,油菜翻壓還田腐解后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為后季作物提供速效養(yǎng)分。第3年4月再種植春玉米,9月中上旬收獲后,及時整地播種冬小麥或下年種植玉米的種植方式。
3? ?小麥
3.1? ?地塊選擇
在適宜區(qū)域選擇平整地塊,土壤環(huán)境質量應符合GB 15618的要求。前茬以豆類、馬鈴薯、油菜及禾本科作物為宜。
3.2? ?整地施基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滅茬、深耕曬垡,耕深20~25 cm,播前10 d遇雨及時收耱。播種時結合施肥淺耕地,耕深15~18 cm,隨耕隨耱,做到地面平整,疏松綿軟。底施優(yōu)質農家肥45 000~60 000 kg/hm2、N 120~150 kg/hm2,P2O5 90~120 kg/hm2。
3.3? ?選用良種
選擇耐旱、抗病、抗倒伏、優(yōu)質高產(chǎn)的優(yōu)良品種,如隴鑒110、隴鑒111等系列品種。播前精選種子,純度高于98%,發(fā)芽率達90%以上。
3.4? ?適時播種
平均氣溫達到14~16 ℃,0~5 cm土層地溫穩(wěn)定在16~18 ℃時及時播種。正常年份以9月13 — 18日播種為宜,回茬地力爭9月25日前結束播種。
采用耬播或機播,播深5~7 cm為宜,力求下籽均勻,深淺一致,播種量165~210 kg/hm2。
3.5? ?田間管理
3.5.1? ? 中耕除草? ? 春季小麥返青后及時中耕松土,消滅雜草。也可在返青后,拔節(jié)前,即3月25日至4月5日用2,4-D丁酯乳油? ? ? ?1 500 g/hm2兌水300 kg低量噴霧防除雜草。
3.4.2? ? 防治病蟲害? ? 冬小麥主要病害有銹病、白粉病、赤霉病等。播前用種子重量0.2%~0.3%的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治小麥銹病、白粉病、黑穗病。病害發(fā)生時,可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825~900 g/hm2兌水450 kg噴霧防治銹病;用20%三唑酮乳油600 mL/hm2兌水450~750 kg噴霧防治白粉病;用 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 250~3 000 g/hm2兌水450~750 kg噴霧防治赤霉病。
麥田主要害蟲有葉蟬、紅蜘蛛、麥蚜等,可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用40%樂果乳油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 000倍液噴霧防治。
3.5? ?適時收獲
7月上旬冬小麥成熟時低茬收割。
4? ?油菜
4.1? ?整地、 施肥
早播是提高綠肥油菜鮮草產(chǎn)量的關鍵。前茬小麥收獲后要及時整地,清除田中麥稈,然后淺耕耙耱1遍,做到土細疏松,地表平整。播種時施尿素30 kg/hm2作種肥,油菜5~6葉期追施尿素75 kg/hm2。
4.2? ?選用良種
選用雙低雜交飼用油菜品種飼油1號[2 ]。要求種子飽滿、純度 > 95%、凈度 > 90%、發(fā)芽率 > 80%。
4.3? ?搶時搶墑播種
根據(jù)土壤墑情搶時早播,遇雨及時播種,利于出苗。甘肅東部半干旱區(qū),小麥收獲后將地淺耕1遍,隨后將種子直接撒播,然后用耙將土耙松并使種子埋入土中,再耱地1遍。播種量以15.0~22.5 kg/hm2為宜,墑情差時可將播量增加至30.0 kg/hm2左右。
4.4? ?田間管理
4.4.1? ? 查苗補苗? ? 墑情好時播種后3~4 d即可出苗,出苗后拔除田間自生麥苗,及時查看苗情并適當間苗,對于較大面積的無苗缺苗區(qū)域,及時撒播補苗。保苗數(shù)控制在150萬~180萬株/hm2。
4.4.2? ? 水肥管理? ? 視生長情況適當追施葉面肥或促進營養(yǎng)器官發(fā)育的肥料如尿素等,生育中期可在油菜苗高20 cm時結合降水追施尿素,保證后期長勢。
4.4.3? ?病蟲害防治? ?復種油菜生長期短、采收早,大部分地區(qū)在采收前一般不會發(fā)生病蟲草害問題[3 ]。歷年病蟲害發(fā)生較重地區(qū),可在出苗后20 d左右進行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方法同油菜的正常栽培防治[4 ]。
4.5? ?翻壓還田
在油菜生長50~60 d、苗高30~50 cm時,利用機械將油菜地上部粉碎并翻耕入土,還田后耱實。油菜翻壓還田腐解后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團粒結構,能增加有機肥以培肥土壤。
5? ?玉米
5.1? ?整地、 施肥
第3年春季整地施肥后采用全膜雙壟溝方式播種玉米 [5 ],為了便于輪作,優(yōu)先選用降解地膜。播前施N 150 kg/hm2、P2O5 105 kg/hm2作基肥,具體施肥量可以根據(jù)地力情況略有增減,肥料優(yōu)先選用緩釋肥且全部基施。
5.2? ?適時播種, 合理密植
春玉米一般于4月25日播種。目標產(chǎn)量為13 500~15 000 kg/hm2時,采用寬窄行種植[5 ],寬行80 cm,窄行40 cm,株距25 cm,保苗6.75萬~7.50萬株/hm2。
5.3? ?田間管理
科學合理的管理可以促進玉米生長,要堅持苗早、苗足、苗齊、苗壯幾個基本要求。定苗之后到拔節(jié)期,要隨時查看,及時打杈。玉米拔節(jié)期到抽雄期,可適當追肥,此時是葉面積增大的關鍵時期,注意防治玉米頂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抽雄期到成熟期,玉米管理重點是增加粒重,可適當追肥,做好病蟲害防治。其它田間管理措施同常規(guī)。
5.4? ?收獲
當年9月上中旬玉米成熟時及時采收玉米并整地,為秋播冬小麥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 許文學.? 秦州區(qū)麥收后復種油菜栽培技術要點[J] .? 中國農技推廣,2010,26(5):31.
[2] 陳其鮮,毛萬湖,崔小茹,等.? 飼草油菜新品種飼油1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J] .? 農業(yè)科技通訊,2007(8):56.
[3] 郭叢陽,王天河,楊文元,等.? 河西地區(qū)麥后復種飼用(綠肥)油菜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J].? 草業(yè)科學,2008,25(3):90-92.
[4] 柳文利,艾合買江·吐遜,孔德鵬.? 輪臺縣麥后復播油菜栽培技術[J].? 新疆農業(yè)科技,2012(1):34.
[5] 胡志橋,包興國,張久東,等.? 河西灌區(qū)綠肥—玉米輪作培肥技術[J].? 甘肅農業(yè)科技,2011(12):55-56.
(本文責編:陳? ?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