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要:優(yōu)化智障學生識字教學是提升他們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智障學生只有在記憶中儲存了一定數(shù)量的字詞,才能利用這些字詞來理解書面材料,敘述事情,表情達意。為此,教師可嘗試運用適合智障學生的“鏈型”識字教學模式,以提高識字效果。
關鍵詞: “鏈型”;識字;教學模式;智障學生
我反復研究并吸收了30多種識字教學的成功經驗,遵循“由記憶到理解,由整體到部分”的認知規(guī)律,對智障學生的識字教學方法進行了深入摸索,使智障學生能較好掌握500個左右最常用的漢字,順利完成識字任務;在此基礎上,還探索出一套體系相對完整的適合智障學生的“鏈型”識字教學模式。這個模式由緊密的三個鏈圈鏈接而成,具體結構見下圖:
上面這個“鏈型”識字教學模式結構圖由三個鏈圈相扣而成,每個鏈圈可以視作識字教學次第推進的一個階段,都是識字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F(xiàn)把每個階段的教學操作過程做具體闡述。
一、聽讀階段的教學操作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一般是先教學漢語拼音,后教學漢字,而后再教學詞句,最后才進入閱讀教學,這使識字和閱讀截然割裂開來。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注重從整體入手,暫不教拼音,先直接讓智障學生學一部分漢字,幫助學生盡早建立漢字的字形表象,盡早認讀一些簡單的漢字,提高認讀漢字的興趣。而且,我們把漢字放到淺顯易懂的適合智障學生閱讀的課文中。識字和閱讀有機結合,能大大提高識字效率。這個聽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操作可分以下三步進行。
(一)聽讀——營造特定的教學氛圍,讓課文直接訴諸于智障學生的聽覺,引發(fā)其學習欲望
教學中,我盡量做到每篇課文都讓學生先聽讀,進行初步感知。聽讀是識字教學的第一個階段。通常,教師可讓智障學生聽錄音配樂朗讀,聽教師范讀,聽發(fā)音清楚的學生試讀。如時間允許,還可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到“想聽”而產生躍躍欲試、輕松樂學的積極情緒。在聽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邊聽邊想象、記憶、思考,以提高聽覺感受力和聽覺記憶力。這樣扎實訓練,既可以培養(yǎng)智障學生對文字的敏感性,又可以發(fā)展他們的理解、記憶、思維等能力。
(二)跟讀——智障學生看著課文,伴著老師(或多媒體課件)的范讀輕聲跟讀全文,或在教師的逐句范讀下跟著讀
采用通篇跟讀或逐句跟讀要視智障學生的程度而定。跟讀的基本要求是:認真聽(字音),仔細看(字形)。一般說來,中輕度智障學生的跟讀遍數(shù)以3~5遍為宜。如果重復過多,既浪費了相對有限的教學時間,又會導致他們厭學情緒的產生。進行跟讀時,教師最好把全篇課文寫到黑板上,或投影到屏幕上,以確保他們集中注意力。
(三)試讀——放手讓智障學生自己試著讀
試讀應重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通過學生自己讀給自己聽,提高他們的感知、記憶能力;通過學生讀給周圍同學聽,促進同學間的交流,共同發(fā)展提高。而對教師來說,學生不論是個別分散自由試讀,還是四人小組輪流試讀,都為教師因材施教、個別輔導提供了良機。所以,教師要利用試讀,指導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接近一般學生的水平;對于部分智力程度稍好的學生,可鼓勵其朗讀背誦,比別的同學先行一步。不過,無論對于哪類學生,不要讓試讀成為學生的負擔,而應設法讓其感到沒有約束,沒有壓力,能充分放松地、積極自主地進行。這樣,才能加速課文“整體輸入”的進程。
二、讀認階段的教學操作
讀認階段可分為朗讀、誦讀、認讀三個教學步驟進行操作。
(一)朗讀——借助文字材料,運用出聲的語言讀課文
對智障學生識字來說,朗讀的主要功能是通過眼、口、耳、腦的協(xié)調活動,幫助學生記憶課文。朗讀的較高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但對智障學生來說,朗讀的基本要求是“口齒清楚,聲音響亮,讀得連貫”。為達到上述要求,教師可采取多種方法,加強朗讀訓練,比如領讀、齊讀、小組讀、指名讀、分角色讀、自由讀等。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法,朗讀必須把握兩點:一是教師一定要變著方式讓學生讀,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自始至終處在新異刺激下的興奮狀態(tài)之中,充分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二是擴大受訓面,教師要著眼全班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達到熟練程度,為后續(xù)的誦讀做準備。
(二)誦讀——試著脫離文字材料進行背誦
誦讀的基本方式有單人誦讀、集體誦讀、教師領讀、學生領讀、自由誦讀等。在誦讀過程中,教師可引導智障學生邊表演邊誦讀,輔助理解;也可用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課文情境,加深記憶;還可用競賽、游戲等形式,激發(fā)他們誦讀的興趣。總之,教師要盡可能讓智障學生在不知不覺、興趣盎然的各種活動中達到熟讀成誦的學習目的。
(三)認讀——對課文中出現(xiàn)的所有生字逐個進行識別后,正確讀出
認讀從外在的形式看,是“見形—發(fā)音”的過程;從漢字學習的認知過程看,它使學生對單個漢字、讀音辨別得更加清晰,分化更加明顯,是建立漢字表象的過程。認讀一般分下列三步進行:(1)循序認讀:先擦去熟字,按序認讀剩下的剛學過的生字。(2)變序認讀,分兩種形式:一是引導學生定位聯(lián)想,以上面幾個環(huán)節(jié)為基礎,根據(jù)字在課文中的位置,對新學的生字進行變序認讀;二是不按字在課文中的位置,打亂生字在課文中的出現(xiàn)次序,進行整體移位、雜亂排列、無意義組合,讓學生認讀。甚至還可以運用倒讀、豎讀、逆序讀、跳讀、隨機指讀等。(3)單字認讀:用卡片、板書、多媒體課件等各種形式出示單個漢字,讓學生認讀。以上每個步驟,都可采用開小火車讀、卡片閃讀、互相提問讀、小組比賽讀、穿插游戲讀等多種形式,以有效提高識字的效率。
三、認記階段的教學操作
漢字掌握鞏固的基本要求是能認能記,最高水平是能聽寫和默寫。認記在學生漢字學習過程中是鞏固的過程,在這一教學過程中,除了繼續(xù)運用各種循序、變序、單字等靈活的認讀方式外,進一步幫助學生記憶生字是至關重要的。在教學實踐中,我把認記漢字放在相當重要的地位,把它列為教學的重點,并在輔導學生識記生字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除了采用傳統(tǒng)的“加偏旁、換偏旁、加一筆、減一筆”等部件分析法外,還采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故事法
即運用奇特聯(lián)想把一個字的各個部件編成形象、有趣的小故事。如教學“照”字時,可邊寫邊講故事:一個日本人(日),拿著一把刀(日刀),割下八戒口(昭),放在火上烤(照)。
(二)字謎法
根據(jù)構字規(guī)律或物體特征,編出謎語讓學生猜,從而掌握字形結構,或加深對字的印象。如“浮”字,可編成字謎“手抓孩子水中戲,飄來飄去不沉底”;又如“盤”字,可編謎語“說碗不是碗,食堂飯店忙不閑,家家戶戶都要用,稍不留心就打爛”。
(三)歌訣法
采用順口溜或歌訣的形式,用幾句簡單的話,概括出字形特點,幫助記憶。如“畫”字,可編成“畫山,畫水,畫家園,空山之中一畝田”;“廁”字,可編成“寶貝立刀邊,藏在廠里面”。
(四)情境法
根據(jù)課文的情節(jié),采用分角色扮演小品、播放課件、具體的實物或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特定情境,再相機出示生字、鞏固生字。如為鞏固“雞、貓、狗、豬、牛、跑”這些生字,教師可逐個出示畫有小動物并寫有相應字的圖片,讓學生認讀,用形象輔助記憶;也可用文字做些頭飾,分別叫學生戴上后走到講臺上,其他學生見到字后快速讀出字音。
(五)實驗法
有的字光從字形上看,或口頭解釋,學生不容易理解和記憶,但用實驗一演示,就可以使學生加深印象,記憶持久。比如在課文《烏鴉喝水》中有一個詞——“漸漸”,教師可做個“烏鴉投石入瓶——瓶水慢慢升高”的演示實驗。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水面隨著投入石塊的逐漸增多而增高的情景,自然明了“漸漸”就是“慢慢”的意思。
(六)觀察法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找到記住字形的辦法。如“破”字,有學生這樣記:“一天,我碰到石頭磕破頭皮?!庇秩纭盃敗弊?,有學生這樣記:“爸爸的爸爸,走路要用拐杖(父—爺)?!睂W生經觀察后想出來的記憶方法,雖然沒有什么根據(jù),但融入了他們一定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根據(jù)漢字特征、結構規(guī)律記憶字形,效果較好。
(七)動作法
教師可簡化學生記憶繁復的漢字筆畫的過程,把字形記憶納入以基本字為單位的多形式相疊加的規(guī)則化體系,配上動作手勢,或隨音樂拍手,增強記憶的趣味性,幫助學生快速記憶字形。如教智障學生認識“童”“媽”兩字時,可叫他們邊拍手打節(jié)奏邊說:立字頭,里字底,童字記心里;女字旁,馬字邊,媽媽記心間。
(八)競賽法
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特點,通過快速認讀比賽或設立識字擂臺,可以增強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為鞏固已教學過的幾個生字,可進行“爭大王”(指識字大王)的競賽,隨機選3~4名學生當選手,大家當裁判。教師一連串地出示一些生字,哪名選手先讀出就成為“臨時的大王”,再與其他挑戰(zhàn)者進行同樣的競賽,直至選出真正的“高手”,然后評出“真正的大王”。如與選手所在小組的“紅星榜”或“競賽臺”等掛鉤,全體學生將會更加投入。這樣,識記字形鞏固認讀效果好,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九)游戲法
教師通過游戲的形式,一邊玩一邊出示生字,使學生在玩中鞏固生字。游戲的形式有“送信”“放氣球”“猜猜看”等。下面介紹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放鞭炮”游戲。教師先掛出一長串鞭炮(實際為帶狀的多次折疊式卡片),再由學生次第揭開每只小鞭炮(即翻開一張小卡片)后馬上認讀。如讀對了,其他學生再跟讀一遍后齊說“啪”;如讀錯了,其他學生輕聲糾正后齊說“哧——”。
上述方法僅僅是我的初步探索,在具體識字教學中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輔之以部件分析、書空、抄寫、組詞、擴記、解釋字義等各種傳統(tǒng)方法。此外,要鞏固漢字識記效果離不開良好的識字條件。因此,我們應積極創(chuàng)設特定的“漢字環(huán)境”,通過開展有關的游戲、多樣的活動,將漢字的認讀滲入到智障學生的生活之中,并與學生大量的閱讀、淺顯實用的寫作相結合,就能提高生字的識記效果,避免生字回生現(xiàn)象的發(fā)生。
(責任編輯:韓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