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珍
乳腺癌是當前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1],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乳腺腫塊、乳頭溢液、乳頭乳暈異常、腋窩淋巴結腫、乳腺皮膚橘子皮狀改變等。乳腺癌的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其中首選方法是手術根除術,該方法可以使原發(fā)腫瘤及區(qū)域淋巴結得到最大程度的局部控制,具有直接有效優(yōu)勢。不過由于乳房是女性最為重要的身體器官,術后創(chuàng)傷較大,手術會對患者身體和心理帶來較大損害[2]。不少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恐懼、不安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影響手術的順利實施和術后身體的快速康復。因此,做好患者圍術期的心理護理十分重要。傳統(tǒng)的普外科護理僅針對患者疾病本身,而忽視了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疏導,因此,效果一般不會太好。人性化護理強調以患者為本,對患者實施差別化護理,更加強調患者對患者的心理疏導,有助于患者身心的早日康復。選取本醫(yī)院部分乳腺癌患者若干名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兩組患者分別給予人性化護理、常規(guī)護理,結果表明人性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醫(yī)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45±3.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病程(2.3±0.5)年。所有患者均乳腺癌確診,其中,行乳腺癌腫塊切除保乳術1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術78例。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患者,觀察組患者采用人性化護理,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性護理。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臨床表現(xiàn)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患者實施常規(guī)臨床護理,主要包括術前詢問病情,按時輸液和換藥,及時記錄患者臨床體征等。
1.2.2 觀察組 對患者采取人性化護理措施。
1.2.2.1 術前護理 手術前,乳腺癌患者及其家屬對手術的效果會存有顧慮,患者會對手術存在較大的恐懼,害怕手術的成功概率,擔心術后體形的改變,影響外表和今后的生活等。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疏導工作,認真傾聽患者訴說,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心理變化、情緒起伏,然后從語言上、行為上關心患者,向他們介紹乳腺癌的病理及治療方法,消除他們對手術的恐懼,還要向患者講解一些術后整形的知識,以打消他們的顧慮。另外,應指導患者進行功能性鍛煉,同時加強對患者的食物指導,叮囑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熱量、富含纖維食物,為術后愈合創(chuàng)造條件。
1.2.2.2 術后護理 ①患者手術后,應及時調整患者的體位,全麻未清醒時,護理患者取仰臥位,清醒后取半臥位,便于患者輕松呼吸;護理人員應密切關注患者各項生理指標,每30 min測患者血壓、脈搏、呼吸一次,每2~4 h對患者體溫進行一次測量,如發(fā)現(xiàn)患者高燒,可能是創(chuàng)口感染所致,應及時報告主治醫(yī)生。②患者術后,應及時進行功能性鍛煉,一般術后第2天就需要進行握拳、伸指、屈腕鍛煉;術后第3天可進行屈肘鍛煉;第4~5天,患者可做摸對側耳廓、伸直肘關節(jié)、患側上舉鍛煉。第7天后,患者可逐漸加強患肢鍛煉,以逐漸恢復患肢功能。功能鍛煉時,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循序漸進,逐日增強,每天強度不可過大,以免影響患者患肢功能的恢復。
1.2.2.3 術后并發(fā)癥護理 患者術后,有時會伴隨有并發(fā)癥,如處理不當,可能危及患者生命。乳腺癌手術常見并發(fā)癥主要有術后出血和皮瓣壞死。術后出血多發(fā)生在術后24 h,護理人員如發(fā)現(xiàn)患者面色蒼白、切口大面積滲出、引流管內引流大于100 mL/h時,應及時匯報醫(yī)生,做好止血搶救工作?;颊呷绯霈F(xiàn)切口大面積發(fā)黑,皮下有積液,說明切口受到感染,應及時為切口進行消毒,可給予紅外線照射或無菌換藥,換藥時應注意保持創(chuàng)口干燥,并及時監(jiān)測患者體溫[3]。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滿意度采用醫(yī)院自擬量表評估,內容包括護理質量、護理態(tài)度、護理技巧,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較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45例患者對人性化護理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7.78%;對照組45例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71.11%。實施人性化護理的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護理理念的進步,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逐漸受到了護理人員和患者的認同。與傳統(tǒng)常規(guī)護理相比,人性化護理更加注重對患者心理和情緒的疏導,有效地平抑了患者及其家屬內心對手術的焦躁和不安,同時還通過健康教育等方法,為患者帶來了全新的護理體驗,因而提升了護理滿意度[4]。在本次的乳腺癌患者圍術期人性化護理效果體驗中,觀察組患者對人性化護理方法的總滿意度為97.78%,其對護理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乳腺癌圍手術期中,有助于消除患者的緊張、恐懼情緒,保證了手術的順利實施[5],降低了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促進了術后患者身體的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