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煜 陳 剛
心腦血管疾病成為目前臨床中的多發(fā)疾病,若能夠予以及時有效的防治血栓形成,則將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并改善患者的預后質(zhì)量[1]。目前臨床中多使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鈉的方式進行抗凝血治療,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2]。但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可知,由于受到諸多不良因素的影響,當進行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時較易導致患者發(fā)生出血現(xiàn)象,從而對其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對其進行良好的護理[3]。伴隨著護理技術(shù)的提升,目前臨床中多使用針對性護理模式。本文探討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出血原因及護理對策。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2月-2019年1月本醫(yī)院收治的86例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運用不同的研究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對照組43例患者,男25例,女18例,年齡52~63歲,平均年齡(57.5±4.9)歲,其中不穩(wěn)定心絞痛12例,缺血性心肌病21例,心肌梗死10例;實驗組43例患者,男26例,女17例,年齡為53~63歲,平均年齡(57.9±5.1)歲,其中不穩(wěn)定心絞痛13例,缺血性心肌病22例,心肌梗死8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均符合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條件;注射前未存在出血現(xiàn)象。②排除標準:由其他原因?qū)е碌某鲅F(xiàn)象;患有嚴重的血液疾病。
1.3 方法 經(jīng)過分析可知,出血的原因包括注射方式不當、按壓時間不夠及力度不當、注射部位差異、低分子肝素與活血化瘀藥物合用等,因此只有針對上述原因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出血的發(fā)生率,確?;颊叩慕】?。
1.3.1 對照組 對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即針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護理。
1.3.2 實驗組 對患者采用針對性護理模式:①選擇適合的注射部位:腹部皮膚具有較厚的皮下脂肪且毛細血管較少,能夠使藥物發(fā)揮良好的滲透性,因此可作為首選注射部位;當進行臍周靜脈注射時,應遠離臍周1 cm的位置;當需要進行兩次進行注射時,應注意避免兩次距離過近;進針時深度需要超過2 cm。②保持合理的按壓時間與力度:注射完畢后對注射部位進行適度的按壓,以便促進藥物的吸收度,若患者無凝血障礙現(xiàn)象,則需要按壓3 min,皮膚下陷深度1~1.5 cm。若患者需要同時口服其他抗凝藥物,則需要適當延長按壓時間5~10 min,并且可適當?shù)脑黾影磯毫Χ?。③采取正確的注射方式:在注射時護理人員需要將腹壁皮膚捏起,以便擴大皮下間隙、松弛血管,從而促進藥物的快速吸收。進針與拔針時均需要垂直于皮膚,避免用力過猛;進針前無需排空注射器空氣,將針頭向下,空氣彈至藥液上方即可,不僅能夠避免浪費,還能避免藥液沾染皮膚而導致瘀斑。④加強對藥物的合理選擇,并進行健康宣教:在進行注射前需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以便能夠為患者正確用藥;并且護理人員在用藥前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并且需要輔助患者采取平臥體位,調(diào)整好呼吸頻率,保持放松,注射過后需要加強對患者觀察,并告知其相關(guān)的注意事項,以便能夠加深患者的了解,降低出血的發(fā)生率。
1.4 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出血程度,判定標準:出血直徑小于1 cm為輕度,出血直徑2~3 cm為中度,出血直徑超過3 cm且有硬結(jié)為重度。②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運用自制的問卷進行調(diào)查,包括滿意、一般滿意與不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提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出血程度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出血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出血程度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低于實驗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比較 例(%)
血栓是影響機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安全的重要癥狀,因此只有予以及時有效的溶栓、進行血液的抗凝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預后質(zhì)量[4]。伴隨著藥物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臨床中多使用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的方式進行抗凝治療,能夠獲得良好效果;但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證明,由于受到諸多不良因素的影響,患者較易產(chǎn)生出血現(xiàn)象[5]。
目前針對性護理模式能夠有效的針對可能導致出血的因素進行處理,從而能夠有效的降低患者出血的發(fā)生率,甚至能夠有效的避免出血現(xiàn)象,與常規(guī)的護理模式相比,針對性護理模式能夠獲得良好的效果,由結(jié)果可知,患者的出血發(fā)生程度明顯較輕,并且未出血率與滿意度得到顯著提升,原因在于護理人員能夠有效的對出血情況進行分析觀察,并且能夠針對不同的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護理效果。
總之,低分子肝素鈉皮下注射出血的原因包括注射方式不當、按壓時間不夠及力度不當、注射部位差異、低分子肝素與活血化瘀藥物合用等。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護理可以降低皮下注射出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