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寧 王愛麗 趙斌
翻開《血脈傳承——第二屆“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獲獎作品集》,“讓家庭成為厚德之所”幾個黑體大字映入眼簾。仔細品讀這本書,無論是文字作品,還是攝影作品、書畫作品,都彰顯出解讀良好家風、傳播良好家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此,河南省關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婦聯(lián)、省文明辦、省教育廳聯(lián)合主辦了“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活動?;顒右灾v好家風家教故事為主題,中原兒女傳承良好家風、踐行家庭美德、促進社會文明,把榜樣力量轉(zhuǎn)化為生動實踐,在全社會形成了爭先晉位謀出彩的濃厚氛圍。
一次“家內(nèi)涵”的思想探索
第一屆征文活動始于2016年8月,共收到來稿3000多篇。很多人都用一句話總結(jié)自己的家風、家教:有“老實做人,勤懇做事”的傳統(tǒng)美德;有“善待鄰里,吃虧是?!钡奶幨涝瓌t;有“差一點點最好”的人生哲學;有“這都不算事”的樂觀豁達……他們詮釋了正直、善良、勤勞等傳統(tǒng)美德如何讓人生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
第二屆征文活動自2018年5月啟動,共收到文字稿件4000多篇、書法和攝影作品3000余幅。內(nèi)容涉及家庭教育中的和諧、孝道、勸學等。今年4月份,省關工委等有關部門對第二屆征文活動獲獎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通過征文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里團結(jié)、修身律己的美德,尊崇忠誠、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觀念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
一個“家故事”的集體回憶
家風是什么?第一屆征文一等獎獲得者劉亞茹在《家風是無言的教育》一文中這樣寫道:“父母不曾專門對我進行過有關家風家訓的教導,他們一直用行動讓我明白,在人的一生當中,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p>
第二屆文字類一等獎獲得者牛軍芳的父親是一名木匠,父親對榫卯的嚴苛要求讓他受益頗深?!八^一凸一凹,一轉(zhuǎn)一折,由整化零,由零歸整,成居室美具,皆是榫卯之功。父親在用榫卯雕琢家具的同時,也雕琢了我的人生。”
通過征文活動,良好的家風家教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激蕩成時代新風尚和歷史大潮流,不斷推動社會向前發(fā)展。
一場“家文化”的集中分享
古人有言:“家之興替,在于禮儀,不在于富貴貧賤?!闭魑幕顒訂酒鹆巳藗儗绎L家教的重視和重新認識: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點,家風是精神成長的沃土。
《我家發(fā)放獎學金》一文中,第二屆征文文字類一等獎獲得者楊中興講述了這樣一件事:“為鼓勵孩子們努力接受學校教育,我們實行了獎學金制度……我侄子楊新因病致貧,他的一雙兒女在家風激勵和獎學金支持下,都考上了大學?!?/p>
一家仁,一國仁。正如第二屆書法類一等獎獲得者徐正軍所寫的那十個字一樣“國泰千秋祚 家和萬事興”。
第三屆“血脈傳承——我的家風家教故事”征文活動已經(jīng)啟動,希望廣大讀者踴躍參與,用生動的文字闡述家風家教在個人成長及家庭建設中的切身感悟,讓淳厚家風成為真正的傳家之寶,讓家庭成為真正的厚德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