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涵
【摘 要】 目的:對臨床治療中老年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進行探討。方法:將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80例患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根據(jù)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成常規(guī)組(90例,ALB 35g/L-55g/L)和實驗組(90例,ALB<35g/L);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臨床價值。結果:根據(jù)對比指標表示:實驗組(90例,ALB<35g/L)的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心衰糾正時間相比常規(guī)組(90例,ALB 35g/L-55g/L)較長,且APACHEII評分較高,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組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 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顯著評估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預后情況,具有較高的評估準確性。
【關鍵詞】 老年;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
【中圖分類號】 R78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073-02 ?臨床中,如果不給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和病情控制,待其發(fā)展為急性加重期且合并呼吸衰竭現(xiàn)象,則會無形中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因此,需要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及時掌握[1],有效分析患者的臨床病情進展狀況。本文將對老年慢阻肺(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進行探討,以下為研究內(nèi)容。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回顧性將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80例患有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常規(guī)組(90例,ALB 35g/L-55g/L)患者中,男50例,女40例,年齡62~85歲,年齡均值(70.9±3.5)歲;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1.34±2.26)年;實驗組(90例,ALB<35g/L)患者中,男55例,女35例,年齡62~88歲,年齡均值(71.2±3.6)歲;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1.22±2.21)年;所有患者中排除患有精神疾病且均在家屬的自愿情況下接受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監(jiān)督核準研究內(nèi)容,病例資料完整,(P>0.05)表示患者的相關指標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分別抽取180例老年患者的靜脈血5ml進行血清白蛋白水平(ALB)的檢查,以ALB=35g/L為標準,35g/L及以上表示血清蛋白水平正常,35g/L以下表示血清蛋白水平較低;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心衰糾正時間、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態(tài)(APACHEII評分[2]),進行有效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院的患者進行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平方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卡方檢驗。P<0.05,則表示兩組患者的對比數(shù)據(j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進行有效對比。
2 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心衰糾正時間相比常規(guī)組患者較長,且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態(tài)評分較高,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結論
近年來,由于我國人口的老齡化趨勢發(fā)展,多種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在不斷的提高,老年慢阻肺(COPD)則屬于其中的一種,臨床中主要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為特點,又被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果不給予及時的治療和病情控制,將會致使患者由于病毒或者細菌感染變得急性加重,相關醫(yī)學研究資料表示[3],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ALB)對其預后情況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本次經(jīng)抽取180例老年患者的靜脈血5ml進行血清白蛋白水平(ALB)的檢查,以ALB=35g/L為標準,將ALB水平35g/L及以上作為常規(guī)組患者,將ALB水平35g/L以下作為實驗組患者;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心衰糾正時間、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態(tài)后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心衰糾正時間相比常規(guī)組患者較長,且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態(tài)評分較高,兩組相關數(shù)據(jù)對比,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顯著說明,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機械通氣時間、心衰糾正時間,同時可以提高患者的APACHEII評分。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而言,血清白蛋白水平可以作為移向影響患者預后情況的指標,同時顯示著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會降低畫著的預后情況,需要醫(yī)護人員給予一定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李考, 王萍, 閆如意,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椎骨的CT值與骨密度的關系[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8, 41(5):340-344.
[2] 武良權, 楊健, 仝春冉, 等. 序貫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敗原因分析[J].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18, 41(9):714-717.
[3] 李艷琴, 沙正凱. 長期氧療聯(lián)合中藥湯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 中國民間療法, 2019, 27(14):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