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蠟染文化以其獨有的審美性、實踐性以及藝術性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本文主要從多媒體、合作法以及實踐法三個角度,開展蠟染文化在幼兒教學中的運用,并在此過程中,讓幼兒真正了解蠟染文化,欣賞蠟染作品,制作蠟染工藝品,提升幼兒對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能力。
關鍵詞:蠟染文化;幼兒園;教學活動;運用策略
幼兒階段是幼兒認知世界的重要階段。幼兒喜歡玩,喜歡表現(xiàn)。在蠟染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幼兒的這些特性,開展蠟染文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此過程中,增強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為幼兒的成長增強一抹亮麗的蠟染色彩,促進幼兒的健康和快樂成長。
一、運用多媒體,開展蠟染文化宣傳,提升幼兒的文化了解
眾所周知,幼兒喜歡動畫片。幼兒園教師可以在網(wǎng)上搜集關于蠟染文化的宣傳視頻,或是結合已掌握的蠟染文化知識,進行相關動態(tài)視頻的制作。在開課后,教師可以播放蠟染文化的視頻,讓幼兒在具有趣味性的情境下,掌握更多的關于蠟染文化的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在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蠟染問題,讓幼兒進行有獎競猜,提升幼兒對蠟染文化的理解力和掌握力。
例如,為了讓幼兒更為全面的了解蠟染文化,真正感受蠟染文化的獨有魅力,教師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蠟染視頻,并引入幼兒喜歡的喜洋洋的人物,讓“喜洋洋”介紹蠟染文化,提升幼兒蠟染文化的學習興趣。在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出設相應的蠟染文化習題,考察幼兒對蠟染文化的了解能力。教師問幼兒:“誰可以結合視頻內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蠟染的由來?”小于說:“在古時候,有一個小姑娘不滿意自己身上只有一種色調的衣服。她日思夜想辦法。在睡夢中,一位花仙子將她引入萬花園中。她被這美麗的場景所吸引。很多蝴蝶、鮮花落到她身上。植物和動物落在白衣服上特別漂亮。在她一夢醒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衣服上有很多蜂蜜和蜂漿,便拿到靛藍的染缸中。奇跡出現(xiàn)了,在蠟染的部位出現(xiàn)了白色的花狀形圖案。這種圖案被更多的人喜歡,這種工藝得到流傳。”教師運用多媒體,制作具有趣味性的視頻,不僅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強他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并在此過程中,增強對蠟染文化的理解。
二、使用合作法,進行蠟染文化欣賞,提升幼兒的欣賞能力
在蠟染文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開展蠟染文化的欣賞課程,并在此過程中,真正讓幼兒從個人的角度,欣賞蠟染畫的魅力,并從中獲得欣賞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上周,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搜集相對簡單,且具有特色的蠟染作品,讓幼兒以小組的形式,欣賞蠟染作品,并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用心觀察,品味蠟染作品的獨有魅力。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點,劃分小組。教師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并結合幼兒的性格特點,進行分組,并在組中設置小組長、副組長、觀察員和發(fā)言員,讓幼兒彼此配合。第二點,適時引導。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你們要仔細觀察蠟染作品中有哪些好看的景物,以及各個蠟染作品有何共同特點!”第三點,展示成果。教師運用文字的形式,簡要介紹幼兒的學習成果。小占說:“我們小組發(fā)現(xiàn)每個蠟染上面有像是冰紋的圖案,有的像是雪花,特別漂亮!”教師運用合作教學法,讓幼兒在交流的過程中,觀察藍染作品,欣賞蠟染作品,提升幼兒的欣賞能力。
三、巧用實踐法,組織幼兒手工操作,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
蠟染手工作品制作過程相對復雜,對工藝人員具有較高的要求。針對此種情況,幼兒教師可以運用本校的資源,簡化相應的過程,并在此過程中,讓幼兒進行簡易蠟染作品的制作,真正提升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
例如,在上周,教師考慮到運用傳統(tǒng)的蠟染繪畫,不僅不會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也不利于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因而,教師采用“仿蠟染形式”開展蠟染的教學。在具體執(zhí)行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教師運用宣紙代替白布;用多種顏色的顏料代替蠟。第二點,開展繪畫。教師鼓勵幼兒運用顏料簡單勾畫相應的圖案,完成上拉的過程。第三點,進行上色。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排筆,在作品的背面涂色,從而更好地展現(xiàn)出蠟染的“冰裂紋”效果。第四點,在幼兒的作品完成后,教師引導性地對幼兒說:“你們可以思考如何將自己的作品,運用到生活中,或是學習中?”有的幼兒用膠水,將蠟染紙貼到書上;有的幼兒將蠟染紙貼到鉛筆盒上。通過運用實踐教學法,教師不僅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提升幼兒的思維能力,獲得良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講蠟染運用到幼兒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構建多元化和趣味性的方式,讓幼兒真正地對蠟染這門傳統(tǒng)文化產生興趣,并適時地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為幼兒提供相對開放的實踐空間,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實踐能力,進而讓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鐘琴妹.民間蠟染在幼兒區(qū)域活動中的運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7(6).
[2]邱麗.淺談幼兒園蠟染文化教育活動的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策略[J].中華少年,2016(20).
作者簡介:
鄒琴,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qū)七眼橋鎮(zhèn)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