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偉
摘要:在初中階段的課程體系當中,物理學科是其中非常關鍵的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非常多的科學知識及研究方法等,需要教師在課程中不斷的挖掘和研究,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是十分關鍵的。所以,為了使得課程價值更好的彰顯,教師也可以跟隨時代的發(fā)展,將研究性學習引入其中,讓學生在局限的課程中得到更多?;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fā)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物理;研究性學習;滲透策略
前言:目前,教育改革正在不斷的推進當中,在這樣的教育浪潮中,教師在教學的開展中也不應安于現(xiàn)狀,而是應該在原本的基礎上不斷的創(chuàng)新改革,這樣才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教育成效。所以,在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教師也應該不斷的引入研究性學習。借助這樣的方式集結(jié)集體的智慧,使得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
1.研究性學習的概念
在課程的實際開展中,研究性學習是比較創(chuàng)新的一個概念,和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相符合,是教師在課程的開展中應該不斷的深入研究的。在課程中,所謂的研究性學習一般情況下就是指,教師讓學生在自己的指導下,站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角度下針對某一問題或者專題,采取科學的方法、方式等獲取知識、認識問題,使得問題得到解決和深化,這就是課程中所謂的研究性學習。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學生才是課程中的主人,是占據(jù)主體地位的。在這其中,無論是在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確定方案、合作探究等諸多環(huán)節(jié),都是由學生自主的決定和實現(xiàn)的,使得學生的價值和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在物理課程的開展中,通過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使得學生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更好的展現(xiàn),使得學生有更多自由和自主的時間和空間,使得學生本身在智能結(jié)構(gòu)這一方面得到優(yōu)化,是新課程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體現(xiàn),是值得教師在課程中密切的進行關注和研究的。
2.研究性學習問題/專題的選取來源
針對于研究性學習這一方式而言,本身是具備著比較強的開放性的。所以,在課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問題/專題的選取是非常重要的點,是教師應該深思熟慮的,也是研究性學習在開展中的起始點。在這其中,應該從幾個方面來進行設定,使得問題/專題的選取變得更加貼合:(1)教材內(nèi)部。物理是將實驗作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在物理教材中包含世界萬千相關的物理原理和知識,能幫助學生站在物理的角度更加科學的認知世界。如力、聲、電、光、熱等,不僅會讓學生對這些物理現(xiàn)象進行了解,也會讓學生懂得這些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如何更好的利用為人們的生活和生產(chǎn)進行利用等。所以,在進行問題/專題選取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就可以將教材內(nèi)部中的內(nèi)容作為材料,結(jié)合實際的課程進展為學生進行問題/專題的選取,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做到理論結(jié)合實踐等,使得研究性學習在開展的過程中目的和方向變得更加明確。(2)物理和其他課程間的交叉點。在自然學科中,物理課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時和其他學科之間的交叉點也是比較多的,這樣可以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真正的做到跨學科,使得學生在知識獲取的過程中變得更加綜合。所以,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在進行問題/專題的選取中,也應該找尋到其他課程和物理學科間的交叉點等,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問題/專題,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變得視野擴展,使得最佳的研究性的學習效果得到不斷的展現(xiàn)。(3)物理和技術間的交叉。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我們已經(jīng)身處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正在日新月異的發(fā)展當中。但是在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當中,是離不開物理學科的強烈支撐的。所以,也應該不斷的在技術和課程間的交叉中找尋問題/專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開展研究性學習。如,在講解測量的過程中,學生必然就會講解到“納米”單位,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將知識和納米技術進行結(jié)合,使得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探索出更高領域,讓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和提升。(4)學科和社會的交互。在課程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社會間的關系是比較密切的。如,在“聲音”相關知識的講解中,就會涉及到“噪音”這樣知識,使得學生對人類的公害更好的進行研究。如噪音、水污染、固體廢物、大氣污染等。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開展研究性學習。如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水/垃圾污染情況、學校噪音、破壞環(huán)境的不良習慣、家鄉(xiāng)處理垃圾的方法是否正確和科學等。都可以進行問題/專題的選取等,為后續(xù)學習活動的開展指明正確的方向。(5)物理和生活的交互。物理和實際生活間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性。所以,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將研究性學習變成物理和實際生活間的紐帶。如:“在吹泡泡”的過程中,細心的人就會發(fā)現(xiàn),為什么吹出的泡泡是圓的呢?為什么有的有色有的無色呢?為什么是先升后降呢?對于這些問題,教師都可以讓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使得學生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實際生活中物理知識的價值和內(nèi)涵。這樣可以更好的找尋到研究性學習在實際開展中的切入點等,確定好相關的問題/專題,使得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和方向得到明確,保障研究性學習得到持續(xù)和穩(wěn)定的開展。
3.初中物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意義
從當前的教育趨勢下,對教師教學的開展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要求教師在課程的開展中應不安于現(xiàn)狀,應該積極、努力的探索,更好的順應新課標和新教材的需求,將原本的傳統(tǒng)教學轉(zhuǎn)變?yōu)樘骄啃詫W習等,讓學生的學習思維和能力得到不斷的提高。在物理課程教學中,所謂的研究性學習一般就是指,將學生的探究型和自主型的學習作為基礎,從學生社會及生活中選擇專題,引導學生以個人或合作的方式開展,讓學生以親身的方式直接的進行知識和經(jīng)驗的獲取,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鍛煉和發(fā)展。在物理學習的開展中,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讓學生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科學探索興趣,讓學生在親身學習和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真理,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更多知識和真理,使得學生的發(fā)展變得更加全面和綜合。(1)激發(fā)求知欲望。在課程中,精心的對教學程序進行設計,可以啟迪學生的智慧和心理,使得學生的思維火花得到點燃,讓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得到激發(fā),讓學生在物理學習中變成一種樂趣。在課程中呈現(xiàn)的知識都是原本的現(xiàn)成知識,及時學生死記硬背的記住,也很難對學生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但是,研究性學習則有很大的不同,更加注重學生學習和探究知識的過程,這樣學生就會將物理的學習變成一種精神的需求,讓學生在知識的探究中展現(xiàn)靈活思考,動口動手動腦,這樣的物理學習才是精彩的,使得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更好的激發(fā)。(2)展現(xiàn)物理之美。在物理學當中,研究對象是非常多的,大到天體,小到粒子,包含著物質(zhì)的萬千姿態(tài)等。所以,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也能使得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更好的感知到物理之美等,讓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到物理和物理現(xiàn)象的和諧、簡單和自然,折射和反射呈現(xiàn)的自然美、對稱美等,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變得更加濃郁。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和主動的對自然的奧秘進行探尋,讓學生理解事物的聯(lián)系和本質(zhì)等,使得學生的思維和能力得到不斷的生成。(3)有助于學生積極思維的調(diào)動。在原本的課程開展中,應試教育的思想觀念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嚴重的,部分教師在課程中在面對中考的壓力下一味的追求升學率,讓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中過于機械化等,使得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變得非常僵化。而通過研究學習的有效開展,教師就會不斷的追求教學手段的豐富和創(chuàng)新,會采取習題情境、故事情境、實驗情境等方式,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積極和活躍。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進入到物理情境當中,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調(diào)動,對學生的積極思維進行促進。此外,也可以鍛煉學生的獨立和自主的學習。使得學生能改變原本的現(xiàn)狀,不再只是在課程中被動的獲取知識,而是做到更加積極和主動的分析和探究,讓學生在知識的掌握中掌控更多的主動權(quán),使得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得到展現(xiàn)。
4.初中物理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對策
4.1精選研究內(nèi)容,實現(xiàn)良好滲透
在物理課程的開展中,并不是所有的內(nèi)容都適合用于研究性學習的開展的[1]。所以,這就需要教師秉持著適當?shù)脑瓌t,根據(jù)實際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暮Y選,這樣才能為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指明方向,保障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在這其中,教師應該將新課標和素質(zhì)教育作為依據(jù)和導向,使得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不斷的鍛煉思維和能力。例如,在講解“杠桿”相關知識的過程中,在這其中主要包含知識的目標,分別為杠桿構(gòu)成、應用、畫力臂、掌握五要素等。在這些知識中,理解及畫力臂是最難的,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在適當?shù)那闆r下帶領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等,保障學生的學習更加具備主動性和探究性。在知識接觸中,學生可能在阻力和動力的方向上不好掌握,教師就可以拿出時間,讓學生開展專題研究,讓學生在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中更好的突破在學習中的難點,使得研究性學習得到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機會是比較寶貴的,只能在課程中定期的進行開展。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保障學生研究性學習中的內(nèi)容是由價值和意義的,能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進行鍛煉的,這樣的研究性學習才是有價值和意義的,才是在課程中值得開展的。
4.2找尋研究契機,實現(xiàn)良好滲透
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掌握正確的時機,需要教師進行良好的掌握,這樣會使得研究性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不斷的提高[2]。例如,在找尋研究性學習的契機時,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找尋,讓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效果變得更佳。如,1.在學生很難獨立的完成任務時。在物理課程的開展中,其中包含各種各樣學習任務,由于初中生的能力有限,在自主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困境和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變得止步不前。所以,在課程中,如在探究“密度”的過程中,很多物理量都需要進行探究,學生是很難憑借個人完成任務的。這時就可以開展研究性學習。2.學生意見和思路不同時。學生在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上都是不同的,在知識掌握和研究的過程中必然會出現(xiàn)不同的見解。在這時,就可以開展研究學習,使得一些題目越辯越明等,使得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得到不斷的展現(xiàn)。3.在學生產(chǎn)生疑問或好奇心時。好奇心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對知識和世界進行探究。初中生的思維是非?;钴S的,必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好奇心和疑問。對于這些普遍性的重點問題,就可以在此基礎上開展研究性學習,便于學生更好的探究和解決。
4.3加強及時引導,實現(xiàn)良好滲透
研究性學習在開展的過程中,是引導學生在原本的知識和經(jīng)驗作為基礎所開展的合作和交流[3]。但由于初中生的知識系統(tǒng)并不完善,需要教師在研究性學習中不斷的加強引導。例如,在開展“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中,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迷茫。所以,在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時,也應該找尋到適當?shù)臅r機,參與到學生群體中,和學生間進行交談和合作等,指導學生相關的注意事項,保障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等,使得學生逐漸的探究出條件,使得研究性學習得到良好的滲透。
4.4開設研究活動,實現(xiàn)良好滲透
除了以上幾個方面外,在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中,也應該引導學生開展專題的研究活動等,使得學生獲得的體驗感變得更加直接[4]。例如,在講解和“氣壓”相關的物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水火箭的制作與發(fā)射”的研究性學習。在活動的開展中,可以借助一些廢舊塑料瓶,借助高壓空氣所帶來的作用,對火箭的發(fā)射高度及射程不斷的研究,讓學生在不斷的研究中掌握相關的氣壓等物理知識。同時,也可以將競爭因素引入其中,讓學生喚起熱情,使得研究性學習的價值得到展現(xiàn)。這樣可以更好的突顯研究性學習活動的實踐性和操作性,讓學生在這其中更好的體會研究性學習的樂趣,體會到更多物理的奧秘等,使得學生的多項能力得到鍛煉。
4.5優(yōu)化情境設計,實現(xiàn)良好滲透
在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中,要想使得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展現(xiàn)更多的主動性,教師應該做到的就是讓學生對學科產(chǎn)生喜愛之情,這樣才能讓教學活動的開展逐漸的達成目標[5]。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生無論是在智力還是體力都處在身心發(fā)展非常關鍵的時期,學生是具備好學、聰敏、精力充沛的特質(zhì)的。在接受新鮮事物的過程中學生會展現(xiàn)出更多的好動、好奇、好學心理。所以,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jié)合初中生的特點,不斷的加強情境設計,帶給學生一種入情入境的感覺,使得研究性學習得到良好的滲透。例如,在講解“光的折射”相關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適當?shù)囊胍粋€實驗情境:“在玻璃槽中裝滿水,在水中插入塑料材質(zhì)的泡沫片,在泡沫片上會粘貼由塑料裁剪出的魚,讓幾名學生上前,各使用幾根鋼絲對水中的魚猛刺。在猛刺的過程中,由于學生會相信自己眼中看到的就是魚的準確位置,但是學生卻都戳不中。”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情況呢?”可以讓學生分組的開展研究性學習。這樣可以將光學原理和實際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讓教學內(nèi)容在呈現(xiàn)的過程中變得更活、更美,使得教育在開展的過程中更加具備藝術性。
4.6借助巧妙實驗,實現(xiàn)良好滲透
物理學在形成的過程中往往都是將實驗作為基礎的[6]。所以,在物理課程的開展中,教師在引入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將探索性的實驗引入其中,讓學生在學習中展現(xiàn)更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讓學生在教學中的情緒變得更加興奮、活潑、愉悅,讓學生本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意識得到不斷的提升。例如,在講解“力的作用”、“聲音的產(chǎn)生”等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課堂變成學生的實驗小課堂,讓學生在研究性活動的過程中逐漸的嘗試自主操作,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進行預設、實驗的設計、開展、記錄、總結(jié)等,讓學生根據(jù)物理現(xiàn)象進行總結(jié)和推理。在這其中,學生間也可以自由的進行溝通和交流等。這樣可以從原本的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拥奶骄?,使得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得到不斷地提升和發(fā)展等,使得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不斷增強,讓學生在學習中真正的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結(jié)合,使得研究性學習的內(nèi)涵和價值得到更好的展現(xiàn)。
4.7鼓勵學生求異,實現(xiàn)良好滲透
在物理學習的實際開展中,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也是非常關鍵的,有助于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和開闊等??v觀物理的整個發(fā)展歷史,大多數(shù)的物理理論都是物理學家在生活中的新奇發(fā)現(xiàn),其中求異思維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如浴盆里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了浮力、牛頓被蘋果砸到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些都是物理歷史上非常重大的發(fā)現(xiàn)。所以,在物理課程的開展中,教師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得學生的思維更加具備求異性。例如,在研究性學習的實際開展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斷的擺脫傳統(tǒng)認知帶來的束縛,應該多多進行假設,多多提問等,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下對問題進行解答,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綜合性運用等。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進行的設想,無論學生所闡述的觀點是好是壞,教師都應該秉持著細心的講解和引導,使得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和開發(fā),讓學生學會創(chuàng)新,使得研究性學習得到良好的滲透。
5.初中物理研究性學習應注重的幾點問題
在課程的實際開展中,研究性學習在物理課程中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知識的獲取中變得更加積極和主動等,使得學生知識的應用和解決的能力得到不斷的提升。這樣可以使得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帶動學生在綜合素質(zhì)方面得到更好的提升。但是,對于初中生這一群體來說,學生在思考問題、知識結(jié)構(gòu)、實踐經(jīng)驗等方面的累積依舊是比較少的[7]。因此,在實際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不斷地展現(xiàn)自己的作用,對一些問題加以關注和重視。
首先,教師在研究性學習的實際開展中應該注重自身地位和角色的轉(zhuǎn)變。在開設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原本知識傳授中的權(quán)威者逐漸的轉(zhuǎn)變成課題研究中的參與者;從知識的傳播者逐漸的轉(zhuǎn)變?yōu)閷W生研究的指導者、組織者、促進者等。在這其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加深對教材的深入研究,并注重知識和實踐間的聯(lián)系,學習學科中最為前沿的知識等,這樣才可以不斷的借助研究性學習的開展,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fā)展。其次,在物理課程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始終的秉持著滲透性的原則,應該不斷的加強學科知識和生活、社會間的關聯(lián)性等,讓學生對生活當中的物理現(xiàn)象加以思考和探究,使得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變得更加自然等,達到一個潛移暗化的效果。如,在講解“浮力”相關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聯(lián)系語文學科當中闡述的“死海不死”的相關知識。也可以引導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聯(lián)系起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浮力在實際生活當中的體現(xiàn)等。這樣就可以使得研究性學習實現(xiàn)潛移默化的滲透等,使得學習活動在實際的開展中變得更加自然。再次,應合理的選擇研究性課題。在研究性學習的實際開展中,問題/專題的選取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是學生在活動中主要的研究內(nèi)容,也決定著研究性學習的方向。假如問題/專題沒有價值或意義,那么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也是沒有意義的。在課題選擇的過程中,教師主要可以讓學生選擇三個類型的研究性課題:知識類型、熱點類型、社會生活類型。這三種類型的題目選擇是非常有價值性的,和研究性學習的目的也是比較吻合的,是教師在問題/專題選擇當中的方向。最后,適當?shù)脑鎏眢w驗式的研究性活動[8]。與以往陳舊、單一的授課模式不同,研究性學習在實際的開展中可以讓學生獲取到最為直接的體驗感,使得學生的學習體驗變得更加深化。所以,在課程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將研究性學習中“體驗性”、“實踐性”的特質(zhì)更好的展現(xiàn)出來。這樣就可以不斷的彰顯研究性學習的價值,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當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知識,在真切的體驗和操作當中找尋到問題的答案和奧秘。這樣的方式往往比傳統(tǒng)單一式的講解來得更加有效,不僅讓學生獲取真知,也能鍛煉和提升學生獲取真知的能力,可謂是一舉數(shù)得。
結(jié)論:綜上所述,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會在社會和生活當中選取專門的研究課題等,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具備自主性和探索性。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開展中,教師也應該大力的開展研究性學習,應該精選研究內(nèi)容、找尋研究契機、加強及時引導、開設研究活動等,使得研究性的學習得到更好的滲透。
參考文獻:
[1]黃治龍.初中物理課融合互動理念進行教學的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0(07):24-25.
[2]吳開拓.空間磁感線分布演示實驗裝置的制作嘗試[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2):11+15.
[3]朱玉洪.任務驅(qū)動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02):16.
[4]謝秀麗.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效率的幾點思考[J].教書育人,2020(04):42.
[5]邱軍玉.新時期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0(03):9-10.
[6]謝冕.初探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物理課堂的有效整合[J].才智,2020(03):103.
[7]呂振杰.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方法[J].中國新通信,2020,22(02):179.
[8]呂振杰.談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方法[J].中國新通信,2020,22(0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