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燕
【摘要】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只喜歡坐在座位上被動地接受信息,一些學生甚至連問的興趣也沒了,思考能力和水平越來越弱。語文課堂學生不想獨立思考的原因不是單一的:其中有孩子自身的原因,也有學校、家庭的因素,還和當前的教育方式有關。本文就當前小學生語文課堂不想獨立思考現(xiàn)狀進行反思并展開分析、探索,嘗試提出了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充分利用教材、向課外擴展延伸、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思考,力求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關鍵詞】 培養(yǎng)? 創(chuàng)造性? ?思維能力
1.由不喜歡思考引發(fā)的反思
我們在教學中經常發(fā)現(xiàn)這樣一些現(xiàn)象:學生總喜歡與同學一起“學習”,喜歡相互之間商量、討論,作業(yè)相互校対參考;有的學生一有問題,自己不先作認真思考,就立即和同學進行討論;也有的學生看到問題自己不主動地思考解決的方法,而是依賴老師的提示和同學的幫助;也有一些學生在課堂學習時能夠做一些習題,可是到了檢測時,他卻不能獨立完成作業(yè)……這些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學生,是很難適應高年級知識的“縱深”學習的。
2.缺乏獨立思考的原因分析
2.1家庭的環(huán)境太優(yōu)越,懶于獨立思考
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從小父母就基本上包辦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長期下去,他們就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為了老師,而不是為自己。他們對于學習只是憑自己的興趣,逐漸養(yǎng)成了懶于獨立思考的習慣。
2.2按老師的預設“表演”,沒有機會思考
在新課改中,以往老師問學生答的課堂模式有所改觀。增加了表演、小組合作等,但這種形式老師沒有顧及到絕大部分學生,只是老師和幾個學生在互動,其他學生只是看著老師模仿性地去生搬硬套,老師活生生地剝奪了本該屬于學生的思考機會。
3.培養(yǎng)獨立思考能力的探索
在課堂中如何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呢?我進行了以下嘗試:
3.1創(chuàng)設獨立思考的教學環(huán)境
首先,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為了便于同學之間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老師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圍坐。在《居里夫人的三克鐳》一文課后有這么一道思考題:為什么說“這三克鐳展示了一位展示了一位科學家偉大的人格”?這個問題對于五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要一下子說出自己的理解并不容易,我先在屏幕上顯示學習提示:(1)在文中找出居里夫人的三克鐳的來歷和各自用途的句子。(2)每一克鐳都體現(xiàn)了居里夫人的什么品質?然后給3分鐘學生自主學習,嘗試尋找答案;最后由小組長組織組員把自己的理解進行交流,組員相互修正和補充了自己的見解。長期以往不但讓學生在別人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得到啟示,還可以吸收他人的經驗和拓展自己的思路。但如果沒有經過思考,在組內就無法交流,無形之間也促使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其二,教師要熱愛、尊重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上,老師要努力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收獲。比如上《少年閏土》這篇文章時,對于“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這個句子中的“四角的天空”的理解,我特意叫了一個語文學困生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先問“天空”大嗎?但是如果你從小車的天窗看“天空”,“天空”怎么樣?課文“四角的天空”就像你從小車的天窗看到的天空,它很小,文中指的是閏土生活空間怎么樣?通過一系列的“引”,最終使這名語文學困生把答案說出來。
其三,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常言說得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上課也是這樣,心急就上不出好的課堂效果。我在教學《范仲淹的故事》這篇文章時,在第一課時,讓學生用小標題概括寫了范仲淹的哪些事時,花了太多的時間,導致第二課時時間不夠。學習“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個句子時,我只讓學生讀了一遍,就叫學生談理解,當時只有四五個語文水平比較好的同學舉手,而且理解得也不是很好,我干脆直接自己就講了。但在做這篇文章的習題時,發(fā)現(xiàn)很多同學對這個句子的意思還是很模糊,我抽查了幾個中等水平的同學結果還是一樣。過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學,如果當時我多花上幾分鐘讓學生思考,效果就不會這樣了。
3.2引導獨立思考的靈方妙法
其一,充分利用教材思考題引導學生思考。教材課后練習的設計注意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預習時應該有所不同。対于自學能力強的學生要求獨立思考完成,甚至還要圍繞課文內容或中心至少提一個問題,并嘗試解決;對于中等生遇到疑問時可參考《字詞句篇》等工具書:而對于學困生既可參考《字詞句篇》等工具書,又可請教別人。這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積極思考。
其二,鼓勵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思考。古人曾說:“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笨梢姟耙伞敝匾纾号nD因為提出了“蘋果為什么總往地上落而不往天上飛”的疑問而發(fā)現(xiàn)了“地球萬有引力”;人們因為好奇于蝙蝠如何探路而創(chuàng)造了雷達……思考是由問題引起的,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4.結語
愛因斯坦說過:”要把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始終放在首位?!睂W會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オ能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學識”。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對學生的極大的尊重。
參考文獻:
[1]徐勇.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J]. 學周刊, 2011(16):156-157.
[2]黃瑾. 淺析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J]. 中國校外教育(17):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