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是音樂教育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對于全面音樂教育發(fā)展而言起到至關重要促進作用。近年來,通過高校鋼琴教學學生雖然可形成較為良好的鋼琴演奏水平,但是在踏上工作崗位后卻難以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學生在校期間未能接受系統(tǒng)的鋼琴教學培訓及實踐。所以,在高校鋼琴教學中如何推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真正意義上提高學生的鋼琴綜合能力,是能否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鋼琴人才的重要課題。《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作為許珊多年來在鋼琴教學領域潛心鉆研的成果,既有基于扎實學術素養(yǎng)的理性認識,又有具體的實踐經(jīng)驗。
一、《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內(nèi)容簡介
《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把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分為七大章節(jié):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了鋼琴教學研究的目的及意義、鋼琴教學的主要任務等內(nèi)容;第二章,鋼琴教學計劃和機制的探索創(chuàng)新,主要介紹了鋼琴教學計劃的研究制訂、鋼琴教學機制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等內(nèi)容;第三章,重要鋼琴演奏技術的教學研究,主要介紹了肢體技術的學習和指導、歌唱性技術的教學研究等內(nèi)容;第四章,彈奏方法多樣化與多聲部思維,主要介紹了鋼琴彈奏方法的多樣化、多聲部音樂思維的研究等內(nèi)容;后三章分別闡述了鋼琴教學理論的研究方法及建構、鋼琴演奏的實踐指導、鋼琴作品的教學指導等內(nèi)容。作為一部專門研究鋼琴教學與實踐的理論著作,《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一書論述嚴謹、細致,表現(xiàn)出較強的專業(yè)性。同時,語言流暢,引入大量生動形象的典型案例。本書不僅可作為鋼琴教學的指導用書,還是了解鋼琴演奏與鋼琴教學的前沿性著作。
二、現(xiàn)階段高校鋼琴教學存在的問題
結合《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而言,高校鋼琴教學不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還要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就現(xiàn)階段高校鋼琴教學實際情況而言,仍舊存在一系列問題,對學生全面發(fā)展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首先,教學模式單一?,F(xiàn)階段高校鋼琴教學仍舊采用集體授課的教學模式,并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在該種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結合既定的教學進度來制定教學目標,嚴重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不關注學生的學習特征及鋼琴演奏水平,最終造成教學效果不盡人意。
其次,教學內(nèi)容不合理。現(xiàn)階段高校鋼琴課程所設置的教學內(nèi)容偏難,尤其是在實際鋼琴教學中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有的教師熱衷于引入各式各樣相對復雜的演奏技巧及難度較大的曲目開展教學,以期向?qū)W生充分展現(xiàn)與分享自身的演奏技巧、經(jīng)驗,而這顯然未能很好地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特別是在實際學習中,學生不易于領會鋼琴作品的思想情感及深刻內(nèi)涵,也無法實現(xiàn)對鋼琴演奏技巧的充分掌握,將會極大水平削弱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
三、高校鋼琴教學改進策略
鑒于當前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為推進高校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現(xiàn)提出以下幾項策略思考。
第一, 開展好鋼琴演奏理論教學工作,為鋼琴教學實踐奠定堅實理論基礎。鋼琴演奏理論是實現(xiàn)鋼琴演奏、鋼琴教學的重要理論前提。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全面深入地從鋼琴的觸鍵、發(fā)音原理等切入,加強對學生鋼琴基本理論水平的有效培養(yǎng)。同時,還應當有效明確教學中學生出現(xiàn)的實際演奏問題,并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自主解決這些問題。
第二, 開展好教學課型選擇工作。高校鋼琴教學作為集體形式的大課,為推進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教師應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推進對主講課型、觀摩課型、實踐課型、研討課型等各種課型的結合應用,以此收獲更理想的教學成效。
第三,推進教學中不同角色的靈活轉換,建立起理論教學與課堂教學的緊密聯(lián)系。體驗教師角色是高校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的重要一環(huán),有助于學生將自身所學理論知識、專業(yè)技能以合理的語言及適用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彰顯,進而為學生今后參與實際工作奠定良好基礎。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將學生劃分為相應的小組,分別擔任教師角色、學生角色開展教學實踐,進一步引領學生切身感受教師角色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黃佳,河池學院講師,碩士)
書名:鋼琴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許珊
出版社:中國書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36555
出版時間:2014-02-01
價格: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