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華
摘要: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的交流和往來日漸頻繁,很多事物都打破國界的限制,并且?guī)恿烁鲊幕膫鞑?、融合與新生,形成一個多元化的世界格局。而音樂這種歷史悠久的文化表現形式,歷經幾千年的歷史文明傳承,更是融合了更多不同的元素。在音樂的傳播發(fā)展中,明顯的呈現多元化,給人們的藝術生活增添新鮮的素材。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需要正確的運用音樂多元化現狀,深入探索多元音樂文化中所蘊含的文化差異與融合,把中學音樂教學的作用和意義充分發(fā)揮,為我國音樂發(fā)展和文化傳承提供助力。
關鍵詞:多元音樂文化;中學音樂教學;體現研究
音樂的多元化發(fā)展,是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然。音樂無國界并不是一句用于外交的場面話,在世界各國語言文化差異中,唯有音樂可以讓所有人共同聆聽和傳唱,多元音樂文化正是音樂共通性的產物,每一個借助音樂表達情感的人都融入了自身所處區(qū)域的文化內涵,也注入了為自身所欣賞的新鮮元素,因而音樂中便集合了眾多的文化特征,也使得多元音樂文化得以發(fā)展,不但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因其內涵而影響著人們的民族感情和世界認識。多元音樂文化這種集合不同區(qū)域文化內涵和潮流先驅的特征,對青春活力的中學生來說,有著不可抗拒的魅力,他們急于了解這個世界,在時代前沿沖鋒的壯志豪情,在多元音樂文化里找到安撫和寄托。因此,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融入適當的多元音樂文化,對培養(yǎng)中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有著巨大的作用。
1. 中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1.1 教學內容陳舊落后
當下我國中學音樂教學內容陳舊落后,完全不符合音樂流行風向及學生的喜好。陳舊落后的音樂教學內容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學生對音樂學習積極性差,使得音樂人才的培養(yǎng)很難實現。如若不改變當前的音樂教學內容,不重視音樂多元文化的學習,那么我國音樂人才隊伍將漸漸凋零,一個文明古國的音樂文化也將在世界文化的舞臺上失去色彩和地位。
1.2 對音樂教學不夠重視
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音樂課作為科任課程無需考試,也不受重視,在很多中學音樂課只是作為一門學生休閑放松的課程,至于學習效果人才培養(yǎng)根本沒有受到學校和學生自身的關注。甚至有些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占用音樂教學時間用于語數外等必考科目的鞏固教學。這樣的音樂教學理念直接影響到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重視程度,學生缺乏對音樂學習的熱情??荚嚦煽児倘恢匾瑓s不應該成為衡量學生素質能力的唯一標準,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教育背景下,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綜合素質高的人才才是教育的目標。學校應當起到帶頭作用,重視音樂教學,改變教師音樂教學理念,修正學生音樂學習態(tài)度,把中學音樂教學的作用發(fā)揮出來。
2. 多元音樂文化對于中學音樂教學的意義
2.1 推動中國中學音樂教育發(fā)展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其素材來源于生活。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創(chuàng)造了不同風格的音樂文化,在這些不同風格的音樂當中就蘊含著當地的風土人情、民俗文化、時尚元素和潮流品味等。中學音樂教學中對多元音樂文化的學習,不止讓學生學會音樂知識,對多元音樂文化中所蘊含的其他國家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的了解有著深遠的意義。多元音樂之所以多元就是因為其中包含著音樂創(chuàng)作者的音樂理念和創(chuàng)作思維,將一個凝聚著創(chuàng)作者的視野和見識的陌生世界展現給中學生,讓學生通過音樂學習增長了音樂知識的同時還拓寬了視野開拓了思維,其學習音樂的興趣越發(fā)濃厚,從而推動了中國中學音樂教育發(fā)展。
2.2 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發(fā)展
我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排名第四、民族數量世界第一的文明大國,不同民族地方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這也導致了音樂表達形式不同。多元音樂文化不是狹隘的定義為外來其他國家音樂文化,當然也包含我國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甚至于包含地方民間音樂文化。隨著社會交流和人員流動以及外來文化融入,個別地方民族文化面臨著失傳的危機。把不同地方民族的音樂文化與主流音樂文化融合,形成多元化音樂文化,不僅使音樂文化得以豐富和創(chuàng)新,也有助于地方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中學生正是對陌生領域充滿好奇和探索的年齡階段,對音樂當中融入的新元素充滿求知感,通過對這種新元素的學習了解,無形中將我國豐富的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滲透給學生,既弘揚了民族文化,又加強了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讓學生的音樂水平和民族自豪感都得到提升。
3. 多元音樂文化如何在中學音樂教學中合理運用
3.1 選擇性的融入世界各國優(yōu)秀多元音樂文化
不是所有的文化內容都可以融入中學音樂教學,要有選擇性的將富有欣賞價值和教育意義的世界多元音樂文化融入中學音樂教學。而且也不可能全部吸納,畢竟中學音樂課程容量無法容納所有類型的音樂,所以要選取具備代表性的優(yōu)秀作品。這樣從源頭上保證教學質量,在音樂教學中包容和尊重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內涵。
3.2 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揚
在多元音樂文化的教學中,不能忽略本土音樂文化的存在。中國民族音樂文化和地方民間音樂文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音樂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是我國文化發(fā)展歷程中寶貴的傳統(tǒng)文化財富,需要傳承和發(fā)揚。在中學音樂教學中融入這些本土音樂文化一舉多得,充分發(fā)揮了中學音樂教育的意義。
3.3 合理改良傳統(tǒng)教學方式
中學音樂教學的多元音樂教學,需要與之匹配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將課堂主導身份還給學生,豐富課堂內容,增加師生互動,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環(huán)境中熱愛音樂學習。
結論:音樂作為一種易于傳唱可以傳播蔓延到的文化形式,除卻音樂本身的藝術價值,其內在承載的音樂文化借助音樂的載體更容易被傳播和記憶,通過把多元音樂文化融入到中學音樂教學中來,求同存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強學生音樂素養(yǎng)和民族文化認知,是音樂教育具備的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為中學音樂教學指明了方向。
參考文獻:
[1]王吟.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J].教學文匯,2014.
[2]董曉磊.把握時代命運,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淺談多元文化早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寫與讀,2012.
[3]陳小麗.多元音樂文化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合理運用[J].音樂時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