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英
摘要: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思維導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其能夠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利用不同顏色進行標記,從而構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架構。該教學方法的運用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也能夠幫助學生獲得相對具體、完整的知識脈絡,這對于培養(yǎng)及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等發(fā)揮積極作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初中教育
引言: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知識點相對零碎,如果教師不注意稍加梳理和歸納,這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理性思維、邏輯思維等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思維導圖法對相關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層次化、可視化地整理與歸納,使學生能夠更積極地構建知識架構體系、增強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本文首先介紹了思維導圖的概念,然后指出思維導圖助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具體應用。
1.思維導圖概述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英國頭腦組委會創(chuàng)始人東尼·博贊第一次提出“心智文化概念”。其指出人類的思維存在一定的發(fā)散性特點,大腦中的所有信息都是思考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由此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的關節(jié)點,而這些關節(jié)點有能夠發(fā)散出更多的關節(jié)點,由此創(chuàng)建了大腦數(shù)據(jù)庫。由此來看,思維導圖是指表達思維發(fā)散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又稱作“心智導圖”,其是利用記錄一些重要的數(shù)據(jù)或信息,利用顏色、圖像、符號等進行繪制的一個教學手段。
思維導圖具有精簡、便捷、易學、圖文結合等優(yōu)勢,其能夠利用運用不同的圖形和顏色來表達我們大腦中的信息,與人們的思考規(guī)律相吻合,有利于人們的有效記憶和理解。并且思維導圖與人體神經(jīng)元的網(wǎng)絡狀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便于我們整合不同知識點的內(nèi)在關系,并由此將相應的知識點進行擴展,且向四周進行輻射和擴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和邏輯判斷能力。
2.思維導圖助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的具體應用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教師一定要遵循“立德樹人”的教育原則,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同時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有理想、有文化、有品質、有道德、有紀律的五好新人,真正地成為一名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不過,由于初中生的年齡偏小,其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并不強,所以在具體學習過程中,需要借助于思維導圖能夠整合一些零碎的知識點,將其可視化、系統(tǒng)化、層次化處理。所以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我們需要在課前準備階段、課中教學階段、課后復習階段等進行層次化推進。
2.1? 課前準備階段
首先,教師運用思維導圖設計教學大綱。具體來說,教師能夠利用諸如XMind等軟件設計思維導圖,明確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和思路。通常而言,這一種教學方式包括三個教學步驟:明確教學主題(通過不同的顏色標注相應的教學主題)→整理分支內(nèi)容(根據(jù)教學大綱中對應的教學主題諸如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過程等明確不同的教學要素以便于教師利用不同的顏色線條對其進行連接和融合,然后在不同的分支中明確相應的關鍵詞)→修改和定型。
其次,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做好預習作業(yè)。預習是學生開展高效學習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唯有認真做好預習作業(yè),方可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及掌握教師所傳授的內(nèi)容。具體來說,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預習時,需要考慮到兩個重要的步驟:明確教材內(nèi)容及教學主體(學生利用書本預習,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明確相應的教學主體)→明確分支(通常而言是指課堂上需要理解的知識點、不容易理解的重難點等)。
2.2? 課中教學階段
首先,教師需要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授課和歸納。例如在《敬畏生命》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明白生命至上的道理,在課堂上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整理和歸納。一方面教師利用圖片展示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到生命是脆弱的,并且也是非常頑強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對生命保持一定的敬畏心理,并由此利用案例來告誡學生一定要對生命持有敬畏之心,我們要真心地對待它、珍惜它,所以,生命的價值是至高無上的。另一方面,我們要認識到盡管生命的價值是至高無上的,不過并非代表著我們只能夠看到自己的生命價值,同時也要重視他人的生命。且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學生展開邏輯性、有序向地講解和闡釋。
其次,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做好課堂筆記。在具體教學活動中,學生能夠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提高做筆記的效率,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記錄最多的內(nèi)容,且更具有條理性、層次性和有序性。在實際課堂活動中,學生通過自己在課前制作的思維導圖,對已知內(nèi)容和未知內(nèi)容進行更好地把握和標記,然后將一些存在疑惑的地方進行整理,以便于在課堂上更認真地進行聽解,由此能夠將一些不清楚的地方進行重點標記和梳理,使其能夠在課堂有目標、有計劃地聽講。
2.3? 課后復習階段
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對課本中每一章節(jié)、每一單元、每一架構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和梳理。以便于在期中、期末考試的復習階段,對其進行復習和鞏固,進一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并且,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將一些章節(jié)的內(nèi)容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與教師的課堂活動相融合,由此能夠促進微觀和宏觀內(nèi)容的全面掌握,對提高學生的理解力、記憶力等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3.結語
由此來看,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是非常深入和廣泛的,這有利于教師對課本知識的全面把握和梳理,便于加強不同知識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同時也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應用實踐能力等得到較大地提升。
參考文獻
[1]宋彩云. 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少年, 2018(36).
[2]潘軍安. 思維導圖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 當代教研論叢, 2018(5).
[3文娟. 思維導圖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價值初探[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 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