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蘭
【摘要】在英語學科教學的眾多課型中,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教學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作為載體,豐富的文本內容,多樣的呈現形式,總是能淋漓盡致地把一種非母語語言的多元的知識,信息與文化傳遞給學習者。在閱讀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分析教材、使用教材,將文本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密切結合,也應成為教師的第一重任。因此,教師要首先特別明晰閱讀教學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才能明白自己應該教給孩子什么,經過深思熟慮與充分的備課之后,還能更多地教給孩子什么。
【關鍵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yǎng);小學英語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文本將已知詞匯、句型和碎片式的表達有機結合起來,構成更有意義的篇章。與此同時,閱讀文本還帶來了語言學習之外的文化藝術,方法技能,風俗習慣,人文科學等多元的信息。在閱讀課上,學生在進行語言學習的同時也在進行著多元信息的提取,交換和深層次的比較與思辯,從而提升了學習能力,文化品格與思維品質。因此,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形式。一篇篇優(yōu)秀的閱讀材料,則是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之路的基石。
研究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不難發(fā)現,它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有著極高的對應性。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的之一:Reading for fun——對應核心素養(yǎng)之語言能力,文化品格。
我們把fun這個詞分為兩個層面理解,即英語語言本身的“趣”與英語語言文化的“趣”。
在閱讀教學中,教材或其它載體選用的高質量語篇,其優(yōu)美的文字,準確地表達,豐富的體裁,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新鮮、好玩、不一樣、有韻味、讀起來很美”等感覺,從而愛上英語,愛上語言學習,這就是英語語言本身的“趣”之所在。
同時,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一段語篇背后必然有這種語言使用者的文化積淀,英文閱讀展現給學生們英語作為母語國家人們的不同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與表達方式。學生能夠通過文化與跨文化的比較與學習,探知更廣闊的世界。這種“趣”,也就是英語語言文化的“趣”。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通過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體會到兩種不同的“趣”,使孩子們愛上英語閱讀并受益終生,也就等于培養(yǎng)了孩子的語言能力,文化品格等核心素養(yǎng)。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的之二:reading for information——對應核心素養(yǎng)之學習能力,文化品格與思維品質。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對信息的提取,解碼和再加工,以達到提升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文化品格和內化思維品質的目的。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的之三:reading for knowledge——對應核心素養(yǎng)之語言能力與其他能力
通過閱讀實現語言知識的學習。語言能力是在社會情境中借助語言,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而閱讀教學最善提供的就是文化背景和語言環(huán)境,在閱讀文本中學習語言無疑是最好的途徑。值得一提的是,縱觀中外的母語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字詞的學習,句式的表達,文化精髓的提取,無一不是通過對一篇篇優(yōu)秀的文章剖析學習所實現。英語教學雖然在我國是作為外語教學,但其目標終究是為了讓交流和表達更接近目的語,因此,母語教學的有效手段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的之四:reading for thinking——對應核心素養(yǎng)之文化品格與思維品質。
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讀者和作者的跨文化差異常常更能激發(fā)學生審辯式思維方式。吸收與唾棄,批判與創(chuàng)新往往是如影隨形,英語閱讀的課堂絕不是盲目的接受與簡單的欣賞,分析、推理、判斷、理性的表達、智慧的思辨,更應該成為教學的常態(tài)。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目的之五:reading for skills——對應核心素養(yǎng)之培養(yǎng)技能(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有效的課堂策略和合適的閱讀技巧指導,可以達到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
閱讀課堂教學中,我們所學詞匯的活用,表達的多樣化,文化或跨文化信息量的豐富等,都遠高于單純的詞匯、句型、會話等其它的課堂的語言承載形式,對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設計的思考:
在閱讀課教學設計過程中,基于閱讀教學目的本身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教師需要從多角度、多層面去進行思考與設計,教學設計的廣度與深度同時決定了一節(jié)閱讀教學的維度。越是多維度,越難,也越精彩。通常情況下,我們所提到的三維目標雖然能概括大多數的英語課堂教學目標,但是具體到閱讀課型,其實還有很多需要細化的,特殊思考的地方。
1.學情分析的細化
針對指定的某一節(jié)閱讀語篇的學習,學生相對應這一語篇的語言儲備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閱讀語篇的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如何?需要教師多少幫助?在哪一方面存在更多的學習困難?理解詞匯,句子表達,文化背景或是思維水平?進行學情分析的進一步細化,有助于我們在備課時更加清晰的看清重點難點。
在學情分析的細化中,我們始終要把學生的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放在第一考慮的位置,這是由于這兩者是其它策略實施的前提。一節(jié)課如果不基于這兩點去思考與設計,就會多了很多盲目性,設計看起來再完美,實施起來也會如同穿一件不合身的衣服,課堂效果大打折扣。
2.學習策略的選擇
我們要關注孩子的學習能力。孩子們的學習能力應該是和語言能力同步提高的。教師切忌使用單一的無學法指導的策略,如單純地聽、讀、背等,相對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分析發(fā)現如何聽更有效,如何讀更準確,如何背更快速,更有意義。如何提取閱讀的關鍵信息,如何看待跨文化的有爭議的現象,等等。
也就是說,在學習策略的選擇上,我們要遵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原則,最大程度地去啟動學生自身的思維機制,幫助學生逐步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勤學,善思的習慣。關注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是一件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教師的策略使用直接關系到這種持續(xù)性。
3.文段問題的設置
文本再構或重組劃分處理之后,下一步則是具體分析每一部分的主題并思考如何用盡可能少的關鍵性問題或提問,引發(fā)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更集中,更深入地思考和探究,通常也稱為大問題的設置。
這個問題應基于文本且高于文本,最好是開放性的。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能達到感知理解文段的目的,還能進行更深層次的提煉與思考。并且,一個語篇的每一段大問題的設置,通常會引領整個文章的分析走向,教師應該慎之又慎。
再有,每一個大問題的設置背后,教師要準備好若干個對應的策略,如歸納、推理、判斷、追問等,用以引導與激活學生。在基于大問題的學習與思辨過程中,教師不宜過多干擾或主觀地引導學生,應盡量使學生在教師設定的范圍內擁有充分的思考與認知的空間,感受到思維發(fā)展的自由性。
4.文化品格的滲透
閱讀材料中作者的觀點是什么?所傳遞的文化信息又是什么?是在文章的哪一處體現出來的?文化與跨文化知識的學習,在外語教學中始終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閱讀課堂設計中,我們需要通過有效的問題或其他策略,幫助學生尋找字里行間滲透的文化或跨文化信息,進而促成對師生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合理引導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跨文化學習過程中,對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于本民族的差異的評判,教師應始終站穩(wěn)立場,引領學生不卑不亢,明辨是非。欣賞與批判的思維方式應是并存的。并且,閱讀語篇中如果出現較大的文化差異時,教師尤其要以本民族文化對應比較著進行教育教學。在學生的思想傾向嚴重偏離軌道時,教師也絕不能任其發(fā)展,此時此刻,引領的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引領的藝術也尤為重要,適當的策略選擇,可以避免課堂一邊倒的現象。
5.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閱讀文本中哪些是我們可以欣賞、學習、汲取或傳承的,哪些是我們應該引以為戒的?我們和作者的觀點一致嗎?文章有趣嗎?人物關系如何分析?個性描寫等哪里寫的比較出彩?故事情節(jié)是否存在漏洞?閱讀教學中問題的提出與解決,觀點的碰撞,主題的挖掘等都能夠幫助我們達成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去發(fā)現問題。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這是一個良性的課堂循環(huán)。教師的作用在于如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閱讀的關鍵性問題,同時又不能忽略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師的大問題設置,通??梢越鉀Q這個問題。
給學生合適的話題,語言支架,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充分地去思考與表達,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起初階段,可能學生會苦于語言的障礙,無法做到充分表達,教師此時作為觀察者與助手,應適時發(fā)現學生的困難,分析其原因,并施以對策。比如,幫助學生理清句子語序,提供合適的關鍵詞,引導學生用肢體語言輔助表達,將學生的話重新整理后重復一遍,確認觀點,等等。傾聽,觀察,分析,繼而適當地施以援手。教師最好不要與學生搶話,或直接打斷學生的表達,這樣做的結果,往往會使學生失去表達的信心。久而久之,思維能力可能會大打折扣。
閱讀教學對于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但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決心,在每一節(jié)課的閱讀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作為引領者,觀察者和陪伴者,都要時刻記得自己的目標與培養(yǎng)方向,最終實現逐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終極任務。
參考文獻:
[1]陳蓉.培養(yǎng)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青海教育,2020,(04).
[2]張冠群,黃小梅.小學英語審辯式閱讀教學的行動與省思.課程·教材·教法,2019,(04).
[3]吳衛(wèi)煒.探討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天津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