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我國教育行業(yè)中小學數學教學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而且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廣泛的應用數學實驗教學方式,此方式不僅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概念,并且還幫助學生充分的掌握數學的規(guī)律,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數學問題的能力。并且數學實驗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作為主要的數學實驗器材,同時教師在現(xiàn)階段的數學實驗教學中,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的數學實驗,以此來提升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關鍵詞:實驗;小學數學;應用
一、 引言
數學實驗是近幾年我國數學教學中全新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具有探究性和趣味性的實踐教學活動,是基于驗證某種猜想,從而獲得某種數學結論,并且能夠有效地發(fā)現(xiàn)某個數學規(guī)律進而以此規(guī)律來解決某一類數學問題。同時數學實驗有教師引導著學生合理的利用實際的學習工具、電子設備以及計算機等,在特定數學思維模式的情況下,在特殊的實驗環(huán)境中或者是特定的實驗條件下,來進行數學化的實際操作。具體的流程大致上可以分成:基于探究實驗需求產生的實驗動機、設定實驗目標明確實驗的任務、選擇實驗材料開展實驗過程、分析實驗結果形成實驗結論。所以,文章就針對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際的應用展開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二、 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根據我國現(xiàn)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來看,開展數學實驗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且數學實驗應當是基于學生學習內在的一個需求,不能為了實驗而去實驗。要積極地開展適合當前學生個性特征的數學實驗活動,同時還需要使學生學習數學時更加具有探究性,充分將學生帶到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并且還能突顯出學生深度的思考。而且數學實驗作為探究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方式,其中內在的核心價值就是要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形成,以及發(fā)現(xiàn)數學規(guī)律和總結數學結論的一個重要的過程。
因此,數學實驗的主體必然是學生,教師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是領導者也是組織者,需要考慮到不同年齡的學生和特點,需要設計不同的實驗教學活動。而且相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應當設計難度小、趣味高的數學實驗互動。
例如:“神奇的折紙”“有趣的拼塔”等,比如教學在讓學生進行折紙的過程中,稍微加深一些難度,讓學生準備一張普通的紙,將紙進行對稱折,最多能對折幾次呢?這個時候學生跟隨教師的問題開展動手操作實驗,這個時候有的學生就說了,我最多對折了5次,還有學生說:我力氣大我對折了6次。教師完全可以將最終的答案告訴學生,一張紙,對其進行對折,最多只能對折到8次,因為根本沒有任何辦法對折到9次。通過這樣的數學實驗,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注意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
三、 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將數學實驗應用于情景創(chuàng)設
現(xiàn)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和實踐性的情景教學,并且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強烈的好奇心。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效果也會發(fā)生巨大的改善。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開展怎樣才能使得天平保持平衡的一個數學實驗,教師在課前事前準備實驗器材天平和足夠多的發(fā)麻和物體,要求學生進行實際操作,保持天平處在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這樣的教學模式能夠最大化的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動手操作的積極性,而且實驗教學活動不僅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的掌握和理解數學知識。
(二)將數學實驗應用于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上
數學實驗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探究性和突破性的教學方式和活動,就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平行四邊形一課時,教師通常情況下會借助生活中與平行四邊形相關的實物圖片來引起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認知,并且要求學生在紙上自行畫出品行四邊形,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的觀察和交流,進而對平時四邊形具有更加深入的認知。所以,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其中也會出現(xiàn)少數不為所動的學生,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了解其自身的心理特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進而為學生設立相關的數學實驗教學活動,這樣便可以很好地帶動所有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當然,在數學實驗教學活動中,以數學實驗作為相關的載體,久而久之,學生的參與程度就會逐漸地提升,從而使得學生對平行四邊形的理解也會更加的透徹,并且將數學實驗教學活動應用到課堂教學中重點難點的突破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效地推動小學數學課堂實驗教學的發(fā)展。
四、 革新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對于新課標的改革,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要打造更高的教學效率,保證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就要求教師革新小學數學教學的教學理念,積極探索新的、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們開展實驗教學,指導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教師要在一旁給予正確的指導,及時糾正學生操作過程中的錯誤,這樣不僅保證了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且還能通過實踐將知識點記憶得更加牢固。學校要在數學實驗上投入適當的資金,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將教學與實驗有機結合起來,新穎的教學模式還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始終保持積極性,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成績,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 鼓勵學生發(fā)言,開拓學生思維
由于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思維模式尚未健全,尤其是像數學這種特別抽象的學科,還特別考驗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這就會導致許多學生并不能很好地運用數學思維進行解題,加上數學課堂的嚴肅緊張的氣氛,這就讓許多學生有問題也不敢提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要去充分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引入實驗式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讓學生把教學老師當作自己的朋友,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多開導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學生,提高其心理素質,只有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才能使教學效率最大化,提高學生們的求知欲望,在課堂中學生之間思想的碰撞,才能激起求知的火花。例如,在講到“圖形的特征”時,先讓學生們大致了解本章的內容,再讓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即對本章節(jié)有何見解,在學生們之間不斷地試錯,提出,改正,最后得出的答案才能牢固地記憶住,在討論中得出“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這一概念,通過動手操作在實驗中證明這一結論的合理性,更好地拓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
六、 引入生活化實驗,加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教師要抓住每個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機會,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日常生活中,從根本上講,學習數學的目的在于生活中的應用,要教給學生們如何把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在當今時代,我國大力提倡素質教育,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成為素質教育的首要任務,比如,在學校的室內要重新粉刷一遍墻壁,學校要把這次的任務交給學生們去完成,進行“校園文化建設”,這時,學生們會面臨第一道難題,要計算好每個教室的粉刷面積,再算出一共需要粉刷的面積總和,這就需要學生親自動手計算,算出需要的油漆量,教師再幫學生預設一桶油漆的價格為25元,那么粉刷全部的墻壁最少需要多少油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小組自由討論,積極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將數學知識應用化,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與數學知識結合,其中涉及的數學知識有“立方體的表面積、價錢的估算、生活的應用”,通過實際操作,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在操作中學生不僅學到了更多的數學知識,更多的是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通過粉刷墻壁的工程,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夠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迎難而上的精神,這正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首要目的所在,加強學生們的數學實際應用意識,在生活中學習,在樂趣中學習。
七、 趣味性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這門學科是邏輯性非常嚴密的一門課程,在課堂教學中難免會讓學生產生枯燥的感覺,小學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較弱,對數學學科的思維能力較低,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容易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教師發(fā)現(xiàn)后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惑,不然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行多方面教學,為課堂增添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安排一些趣味小活動,增加課堂趣味性,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通過其他教學措施,讓學生在快樂中更加有效率地掌握知識。比如,在講解除法計算時,15÷5的算法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上前來組成隊列,首先安排15個學生排一隊,學生肯定會好奇教師為什么要讓排隊,從而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再把學生平均分成五隊,這樣,學生們一眼就可以清楚知道五個隊每個隊由三個人組成,教師再在一旁講解其中的過程和道理,使學生對計算過程的理解更加透徹,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們自己發(fā)現(xiàn)計算中的規(guī)律所在,幫助學生們建立自信心,在教學實驗中增加趣味性,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在其中。
八、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數學實驗有效地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教師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為當前小學數學課堂建立豐富的數學實驗資源,進而將數學實驗進行系統(tǒng)化。并且教師在設計數學實驗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改善小學數學教學效果和質量,最大化的推動小學數學實驗教學活動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魏良田.探究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5):66.
[2]王學樂.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冶金管理,2020(1):229-230.
[3]楊勇.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小學數學教育,2019(18):29-30.
[4]楊勇.數學實驗:讓數學探究學習更有深度:數學實驗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與思考[J].數學之友,2018(2):63-65,67.
[5]高根.數學實驗在高中數學探究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7(16):113-114.
作者簡介:
范悅心,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景城學校。